2016年6月21日,重庆警方成功捣毁一个特大跨省贩毒制毒团伙。然而,这个贩毒制毒团伙暴露的缘由却是扰民。2014年,一名重庆男子报警称邻居家每到半夜就有很多噪音传出。
即使小区里的多位居民上门警告也没能让噪音停止传出,反而是愈演愈烈。无奈之下,小区里的一位居民便报了警,试图让警方调解一下。但警方在经过调查后却发现这户人家不简单。
理由是这户人家在白天的时候一直大门紧闭,但到了晚上却很多陌生人肆意出入。这种不符合一般生活作息习惯的行为显然很是反常。经过警方初步判断,很可能是聚众吸毒窝点。
为把吸毒人员一网打尽,警方开始了长期蹲守调查的日子。经过一年半的详细摸排,重庆警方彻底掌握该聚众吸毒窝点的所有情况。2016年4月,一场四路出击的收网行动就此展开。
重庆警方分别去到四川成都和重庆永川、渝中以及南岸多个区县等地一举抓获了7名犯罪嫌疑人。这7名犯罪嫌疑人都被警方刑事拘留,后来更是得到了全员均被判处死刑的严厉惩罚。
可能连最初的报警人都没有想到,他只是抱怨了一下邻居很是吵闹。而后就让警方顺藤摸瓜抓到了不少大鱼。据悉,重庆警方共缴毒90余公斤并且还额外收缴得到了自制手枪一把。
别看只有7名犯罪嫌疑人,但他们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毒品犯罪团伙组织。这个组织里既有负责提供货源的上家;又有帮忙送货和打开销路的中间人还有购买毒品的下家以及二道贩子等。
一条毒品犯罪的利益链条很明显已经形成。其中负责贩卖毒品的下家黄某经过警方调查发现,存在吸贩毒前科。并且经济状况和收入明显不符,警方根据这一情况顺藤摸瓜找到了其他人。
虽然这7名犯罪嫌疑人都有比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但在警方的耐心摸排下,7名犯罪嫌疑人的踪迹还是暴露无遗。这些犯罪嫌疑人都没有固定职业,经常往返于重庆成都两地。
一开始的时候犯罪嫌疑人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经常来回更换落脚点和制毒窝点。为此,专案组人员不得不进行24小时的长期蹲守。这一年半摸排就是逼迫犯罪嫌疑人显出原形的日子。
2015年4月,团伙成员当中的中间人和制毒人在重庆沙坪坝某小区秘密制毒。后来他们又把制毒窝点迁移到了重庆荣昌的一个偏僻小镇上。再后来这个犯罪窝点又转移到了重庆永川。
贩毒团伙选择的落脚点大多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小区当中,给平日里的警方侦查蹲守带来了极大不便。最后一次发现制毒窝点的地点是在四川成都金堂县的一个小区。而后便收网了。
制毒窝点一年三迁虽然给警方带来不小的难度但收获也十分巨大。仅仅是重庆永川的制毒窝点就被警方查获冰毒液体5205.8克,冰毒414.6克以及麻古2759.76克。另外几处量也很大。
而且这些犯罪嫌疑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交易的时候带上仿真枪,并且提前备好子弹。很明显,制毒人员也害怕被对方黑吃黑。因此,携带仿真枪就成为保护交易安全的必要选择。
在犯罪团伙的人员构成当中,大多数都是中青年男子。而且他们喜欢在晚上吸食毒品。这也就解释了他们在晚上会发出极大噪音扰民。因为他们遵循着反常的昼伏夜出的作息规律。
同时制毒贩毒人员可能还考虑到了白天吸食毒品会有很大的概率被人发现举报,只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不会有泄露的风险。而且凌晨时候的那种寂静氛围更容易让吸毒者沉浸其中。
这些中青年男子都存在着经济状况与收入明显不符的突出特征。警方经过摸排后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禁毒支队,禁毒支队又逐级上报。而后重庆警方专门就这件事情而成立了专案小组。
在逐步摸排中警方还发现有人存在吸毒贩毒前科。在毒品犯罪当中,存在前科的犯罪嫌疑人很容易会再犯。这是因为毒品具有高度成瘾性,一些瘾君子染上毒瘾之后很难成功戒毒。
并且吸食毒品需要一大笔开销,正常的生活工作可能无法支撑起对于毒品的消费。而毒品犯罪里的利润报酬又非常丰厚,许多有前科的人往往抵御不了这一诱惑而后便再次干回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