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崩溃的真相很扎心,只有发疯才有用!

艾玲知识 2024-09-21 18:11:14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标题叫“女儿的反应为什么那么激烈?”发帖的是一个妈妈,我直接把原帖搬过来吧:我女儿高三,生病在家休息。

中午商量要吃什么,女儿说已经吃腻了外面的饭菜,让我做饭吃。

沉默了一下,她又说饿了等不及了,不如吃泡面。

我说行,我给你泡。

后来我想了下,觉得煮的更健康,还可以加鸡蛋,于是给她煮了一袋。

面刚熟,女儿过来一看是煮的,就崩溃了,问我为什么又是煮的。

我说煮的更快,不就是一碗面吗?

她涕泪横流地吼:

这怎么会是一碗面的问题?这只是煮的和泡的、时间长短的问题吗?

昨天你问我吃什么,我给你发了肥牛饭的做法,我说你按着那个做就行。

你就是不听,你非要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好吃!!它就是不好吃!!

甚至我问你是用的肥牛还是肥羊,你也不说。家里没有肥牛,那你让爸爸去买啊。

你总是什么事情都按着你的想法来,那件事之后,我才知道你“骗”了我。

这是一件小事吗?是小事吗?

她哭了很久。

最近女儿总是因为各种小事,莫名地发脾气,

她的心理是什么?

这个帖子有7000多个回答,其中两个高赞简直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题主真的不理解自己的女儿吗?

她不是为了一袋泡面发脾气。她是为了以前、以后许许多多的“泡面”在抗争。”

——“真绝望啊。一个生病在家的高中生,连煮面还是泡面都做不了主。

你不听她的,你问她干嘛?”

“还不都是为了你好”,这种自我感动式付出太常见了。

01父母要真的看见孩子

人这一辈子无非追求三件事:我被看见,我有价值,我很重要。最基本的诉求恐怕就是“我被看见”。怎么叫“被看见”?我的需求被在乎,我的声音被听到,我的想法被尊重。你既然问了我的想法,就应该认真对待;如果你有别的想法,可以再跟我商量,而不是直接自作主张,把我当小透明。当父母的都觉得,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份“好”,经常只是源于父母自身的经验和判断,而不是孩子真正的诉求。

打个比方。就像你给客户订货,客户要一万个A型号零件,你说好。然后你又想了想,觉得B型号的性价比更高,花一样钱还能多订一些,于是自作主张订了一万两千个B零件。你猜人家客户会称赞你人美心善,还是让你带着你的破零件法院见?所以孩子的崩溃,真的很难理解吗?“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默认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我的经验高于你的经验,我的决定比你的决定更聪明。你不知道什么叫“好”,所以必须由我来告诉你。小到每天的餐桌选择,大到人生重大抉择。成年人傲慢地站在高处俯视孩子,替孩子做决定,暗示孩子的无能。

02父母要分清爱和控制

我们经常分不清“爱”和“控制”的边界。给你把面煮了,还能加个蛋,是为了你吃得更健康。但你有没有想过,他的人生,缺的真是那个桃子,那个鸡蛋吗?不是的。他缺的是,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主权。我们的目标是养出内心富足,对未来有打算有自信的人。你不可能一边事无巨细决定他的人生,一边又让他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尤其是现在的环境下,为什么孩子们情绪不稳定,容易崩溃?因为生活无法被自己掌控。他们不得不接住学校的所有压力,来自同学、老师、父母、排名,他们长期处在一种没有自主权的“无力感”中。你说这是大环境决定的,你改变不了。好,我们也不去谈改变大环境。我们至少可以改变家庭的小环境,在一些事情上,尽量给他们自主选择决定的权利。决定吃什么,吃多吃少,决定空闲时间干什么,甚至是决定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姿势。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最小掌控单位”,也是家庭能给孩子做的“兜底”之一。人不能要求全世界都看见我,但如果连家庭都看不见我,那会是很孤独的。父母的控制会折断孩子的翅膀,让孩子失去自由和向往。放下对孩子的过度关心,给孩子腾出空间,孩子才能快乐地翱翔。所以,别怪很多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反应的很激烈”,不是他们容易崩溃,是他们发现发疯真的有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