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婚姻登记处加班加点,但数据显示年轻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低。
为啥?
适婚人口少了,结婚成本高了,生活压力大了,婚姻观念变了。
年轻人想的多,怕遇人不淑,怕婚后生活不如单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七夕甜蜜蜜,但结婚率还是跌跌不休。咱们可能真得想想,怎么让年轻人愿意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了!
01
七夕节,这个富有爱情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成为了许多情侣选择喜结连理的吉日。
尽管今年的七夕恰逢周末,但多地婚姻登记处宣布加班,确保新人能顺利办理结婚登记。
然而,民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结婚率的下降趋势并未因此得到扭转。
2024年第二季度的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
婚登记数同比去年减少了49.8万对,创下近年新低。
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了4.3万对。
更令人关注的是,我国结婚率已经连续九年下滑,从2013年的1346.9万对逐年递减至2022年的不足七百万对。
人口学者预测,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可能只有660万对,这将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
这可不是小事,毕竟在中国,婚姻和生育紧密相关,结婚率的下降直接关系到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
02
年轻人为何越来越不愿意结婚?
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首先,适婚人口数量的减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
但即便考虑到人口因素,结婚意愿的低迷仍难以完全解释。
其次,高昂的婚姻和生育成本也是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指出,0-17岁城镇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6.7万元,北京和上海的城镇家庭更是高达93.6万元和101万元。
养育成本的高昂,让许多年轻人感到压力山大。
此外,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宏观数据显示男多女少,但微观现象表明,即使是条件优异的女性,也面临着婚恋匹配的难题。
婚姻观念的变化同样影响着年轻人的选择。
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的自由和品质成为重要考量,婚姻的抗风险能力似乎逐渐减弱。许多年轻人开始怀疑婚姻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期望中的增量和幸福感。
此外,婚姻的信任成本也越来越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婚姻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压力,让年轻人更加谨慎地权衡婚姻的利弊。
不难看出,虽然七夕节婚姻登记处加班为新人提供便利,但结婚率的持续走低反映出年轻人面临的多重困境和考量。
如何在保障年轻人生存空间的同时,营造一个有利于婚姻和生育的环境,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03
事实上,低结婚率,这已经成为东亚国家的共性问题。
从日本的“脱单”努力到韩国的“人口紧急状态”,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和经济因素。
2020年,日本男性的终身未婚率达到了28%,女性为18%。
韩国更是在今年宣布进入“人口紧急状态”,出生人口创历史新低。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社会脑洞大开,从吃饭随机拼桌到官方推出的婚恋交友软件,尝试了各种提高男女见面机会的方法。但现实是,这些努力似乎收效甚微。
分析原因,这一切可能源于儒家文化圈的传统,东亚社会普遍具有强烈的家庭主义特征。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被赋予了巨大的压力,而家庭福利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却相对较低。教育焦虑和竞争压力直接抑制了人们的生育和婚姻意愿。
以北京海淀区为例,教育压力与生育意愿、结婚率的低落呈现出了明显的关联。
虽然“双减”政策的出台缓解了部分问题,但教育带来的生育压力和生育捆绑婚姻的社会传统,仍让新一代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面对低结婚率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母婴行业和教育行业首当其冲,新生儿减少直接影响市场份额。但有企业已经想到了出海策略,中国企业如飞鹤开始在东南亚和非洲布局,寻找海外增长的新机会。
同时,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下,老幼共托机构的兴起,为降低养老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在深圳和太原,一些民营养老机构已经开始试点将幼儿园与养老设施结合,探索老幼共托的新模式。
结婚率的下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问题,它反映了经济发展潜力和国家的经济趋势。
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房产和生育扶持政策,以缓解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但提升结婚率需要从人口结构到婚育成本再到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企业和个人需要因势利导,提前适应低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愿意结婚、敢于生育的社会环境。
这几年砖家说的报复性的事情一个也没实现
说什么胡话,法律都说了不要结婚证都能给孩子上户口,那么去领结婚证干嘛?再说了结婚能有什么好处?能吃饱饭?还是能过得更好?多数都是一地鸡毛,一个人赚钱花不完根本花不完。我一个四线上班族一个月2800元,不恋爱不结婚一年加上年终奖还能存2多万,以后养老钱准备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