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的主业,今天聊聊让老师们无奈又苦恼、无语又不敢说的话题。
神圣的教育,本该是知识的播撒、智慧的激发与心灵的滋养。可如今,形式主义却像个幽灵,在一些学校偷偷摸摸地扩散开来,给教育带来了一箩筐的坏影响。
一、形式主义的“奇葩现象”
好多学校一门心思扑在抓老师出勤上。领导美其名曰:制度管理。
打卡机摇身一变成了“大权威”,老师们天天忙着按时打卡,好像按时打卡就等于教育质量呱呱叫。但说实在的,真正的教育质量能靠准点到岗来提升?
有位老师可能昨晚为准备一堂精彩课熬到深夜,结果今天路上堵个车迟到几分钟。只盯着出勤的形式,却不管老师的实际付出和教学准备,这不是把主次颠倒了吗?
拍照留痕更是成了一种“流行风”。学校搞个活动,甭管效果咋样,头一件事就是拍照。老师们得摆出各种造型,学生们也被指挥得晕头转向,就为拍出那一张张看似“完美”的照片。这些照片被拿来塞满各种资料盒,证明学校活动丰富多彩。
可照片背后,学生真正学到多少,教育的意义又在哪?就像一次校园环保活动,学生本该深刻领悟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但因为忙着拍照留痕,活动成了“摆拍秀”,学生只是机械地照老师要求做动作,对环保的理解,可能就停留在照片上那装得挺认真的表情。
最要命的是各项检查一大堆,教案、会议记录、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听课反思要求多少篇,上节公开课资料准备七八项,内容不管重复不重复,既要纸质又要电子档。中层领导火眼金睛一篇一篇的数,一项一项的查。然后堆在档案柜,等上级继续来查。
于是乎,补做资料成了工作的“杀手锏”,把老师折腾得够呛。各种检查一来,老师们纷纷陷入疯狂补资料的煎熬。教学反思要补,听课记录要补,班会记录也得补。这些资料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总结,现在却成了为应付检查临时拼凑的“假繁荣”。
有老师吐槽:“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教书育人,而是在当资料造假大师。”补做的资料往往千篇一律,没一点真实和针对性,对教学改进和学生成长毫无价值。也许,唯一的价值就是迎检,让领导看了赏心悦目,然后竖起大拇指。
二、形式主义的“危害大礼包”
形式主义首先把老师的教育热情给消磨没了。老师们本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钻研教学方法、关心学生成长上,却被这些繁琐的形式主义事务缠住。天天应付各种检查和要求,没时间提升教学水平,也没精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此以往,老师的职业幸福感直线下降,教育热情也慢慢消逝。
对学生来讲,形式主义也不是啥好东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觉得教育不实在、很虚伪。看到的是老师为完成任务搞的各种形式操作,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这会让学生对学习有错误认识,觉得学习就是应付形式,忽略了学习是为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另外,形式主义还浪费学校资源。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拍照、补资料这些没意义的事上,用在教学设施改善、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就少了。学校的发展也被拖住后腿,没法真正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就成了空话。
三、摆脱形式主义的“灵丹妙药”
要远离形式主义,学校领导得换换脑筋。不能只看表面功夫,得重视教育的实质。评价老师工作要以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进步为主,别光看出勤和资料多少。要信任老师,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能发挥教育智慧,专心搞教学。
同时,简化学校管理流程。少点没必要的检查和评比,别为了检查让老师做些没用的活。检查要重实际效果,别只看资料全不全。可以实地听课、和学生聊聊,了解真实的教育情况。
另外,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和支持。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教学问题。还要给老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条件,让他们能安心教学,不为形式上的事烦恼。
教育是严肃的事业,容不得形式主义瞎搞。得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质,让老师能真心教书育人,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教育环境里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醒醒吧,别让形式主义“掏空”学校教育了!
——我是小李滔滔,感谢您的关注、点评、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