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很暖,但冷水还是得泼

设计有观点 2024-09-27 11:03:27

在新华社今日的报道中,中央会议的精神犹如春风化雨,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高层的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仅是对行业的一次提振,更是A股市场的一剂兴奋剂,引发20余个房地产股票的涨停潮。在解读政策时,我们必须字斟句酌,高层的用词“止跌回升”与“止跌”之间,蕴含着深意。前者意味着期望价格回升,而后者则是对当前下跌趋势的一种遏制。从“止跌回稳”中,我们可以窥见高层对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的担忧,以及对经济良性运转的维护。同时,这也预示着经过数年的价格调整,市场已经接近底部。

然而,“促进”一词的使用,又为市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历史上,即便是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政府也一直在努力“促进”价格稳定,但房价依旧我行我素。因为房价终究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是无数购房者与供应商之间博弈的结果。政府所能作的,无非是通过调控土地供应、限购等政策,来影响市场的供需平衡,以达到“稳定”的目的。

会议精神还透露了政府未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向:商品房建设将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同时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此外,还将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简而言之,政府将想方设法降低供应,预测未来土地供应将收紧,存量房地产可能由地方政府收购,转变为保障性用房,以优化存量。未建设的用地可能会重新规划,提升建筑质量。

政策是真的暖,但该泼的凉水还是得泼一泼

但是,这一系列举措能否迅速扭转房地产市场的颓势?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民众收入预期的悲观、人口负增长、房产供过于求以及房子投资属性的减弱。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房地产下跌的趋势可能不会迅速改变。即使政府采取措施控制供应,但要见到成效,也需要等待现有房地产库存的消化。

政府还可以从增加需求的角度出发,与供给侧政策相配合,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例如,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利率差异,激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降低房贷利率,减轻购房者的负担,促进消费。对于仍在实行限购的城市,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可以考虑取消所有限购措施,让有需求的人能够直接购房。当房子难以销售时,限购措施的坚持对买卖双方都是一种煎熬。

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中,政策的出台虽然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但其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效果尚待观察。我们深入探讨了当前楼市的核心症结——购房者的缺失。为何购房者寥寥无几?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因为资金不足,然而,对于那些无力承担购房成本的人来说,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才是他们的解决方案。目前,市场和政策讨论的焦点是如何激励那些具备购买能力的人出手购房。这部分人群持币观望的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已经减弱。即便市场有所回暖,他们更倾向于出售多余房产,以优化资产配置。其次,他们不愿意在当前市场调整期出手,更愿意等待市场低迷时再寻求机会。最后,他们对购房持谨慎态度,因为自2021年以来,不少开发商未能如期交房,这增加了潜在买家的顾虑。

在明确了不购房的原因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在何种情况下购房者的需求会被激发:价格的稳定和现房销售的实现。然而,现房销售对开发商而言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他们财务状况普遍紧张的当下,这一点难以广泛实施。此外,房价的稳定性也是关键。与股票不同,房产的价值巨大,股票市场的买家可能会因为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入市,因为他们购买的是预期。但在楼市,人们需要看到自己的收入稳定,宏观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才会产生持续的购买行为。

尽管最近的房地产货币政策在多个方面,如存量房贷利率、二套房首付比例、回购、地产商土地支持保障房贷款等都有所推动,但楼市的表面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政策的真正目的是解决宏观经济的复苏问题,因为房地产当前的问题并不在于房地产本身。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复苏,

当经济开始复苏,收入增加和信心问题将自然得到解决,这才是真正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