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夺世界第一!“人工合成淀粉”即将量产,不用种地粮食自由了

加麻又加辣 2024-09-23 14:57:13

什么时候空气竟然能变成大米了?!

都知道中国科学家牛,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再次突破世界第一,实现了空气就能变馒头。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作为一个粮食大国,在“吃”上面下的功夫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袁隆平爷爷更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农业。

可谁知这次,中科院的科学家们竟然天马行空的要“凭空”造粮食,仅仅是靠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能供人类实现粮食自由。

不仅再创世界第一,这项技术还即将实现量产。

这项高科技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将空气变成粮食的呢?

人工合成淀粉 粮食界又一大奇迹

说起淀粉,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人工合成也知道什么意思,那么这两个一组合,就好解释多了,平时我们吃的淀粉都是需要自己种植之后提取的。

而人工合成相比之下就方便不少了,人工合成淀粉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

接下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工合成淀粉的原理,它主要是通过耦合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模块体系,实现“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换,成功构建出一条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人工途径。

这一途径可以显著降低合成的复杂度,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甚至还能达到光合作用的3.5倍,可以说是既方便又省心。

而且人工合成淀粉这项研究还在继续进步。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再次实现了项目突破,技术迭代升级。

现在人工淀粉合成速率已经是玉米淀粉的8.5倍了,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类型淀粉的定向可控合成。

在2022年底,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又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一步,建成了吨级中试装置,目前正在进行测试。

有的时候真的是佩服我们的科研人员,也多亏了他们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绩。别看现在的我们已经够厉害了,但是科学家们依旧没有停下脚步。

对于这个人工合成淀粉,我们还在进一步探索,在未来,他还有很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如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系统过程成本能够继续降低,那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同时也大大的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

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我们也期待在未来可以看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惊喜,其实看到这,我们也会不禁感叹,中国力量是真的很强大。

袁隆平杂交水稻

那么说到粮食,我们就不禁要提到曾经那位解决的全国人民粮食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了,他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热爱人民、心系国家的伟大人物。

袁隆平的逝世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哀悼和缅怀,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科学探索历程。

这个研究过程持续了十几年,善于观察的人总会发现生活中的小惊喜,袁隆平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1960年7月,他在农校实习农场的稻田中发现一株具有特殊性质的稻株,这株稻子“鹤立鸡群”,进而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他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

从这以后,袁隆平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通过不断的探索设计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培育杂交水稻的方案,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杂交水稻的育种。

在这十几年里,袁隆平经历了不少困难,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袁隆平的研究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也被迫中断了。

好在有科委的支持,他的研究才得以于1967年恢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这也标志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后几年,他又继续带领团队乘胜追击,不断攻克“制种关”、“优势关”等难关,育成了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自1976年起,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单产和总产,解决了我国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还被推广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毫不夸张的说,袁隆平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杂交水稻,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爱惜粮食 人人有责

没有老一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如今的衣食无忧,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获取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人们因此也开始不再珍惜食物。

现代社会人们的攀比心太强,消费观也逐渐降低。在某些社交场合或文化中,铺张浪费被视为一种炫耀或显示身份的方式。

这也就导致部分人开始追求即时的满足和过度消费,对食物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随意。

要说有的时候也不能怪买家,现在的食物可以说是空有外表,虽然长得很好看,但是却很难吃,不少人为了拍照打卡,但是没几个人会真正吃掉。

其实这种社会现象是非常不正确的,粮食也会有消失的一天,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一直循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行动起来。

我们要多多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普及粮食生产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其次,各大餐厅也要推广适量点餐、剩余食物打包等习惯,减少餐饮浪费,让人们知道浪费是一件可耻的行为。

最后我想说的是,爱惜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教育、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才能逐步改变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希望所有人都能行动起来,共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塑造一个美好的地球。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科学与中国-《原创性突破!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2024年7月13日

环球网-《关于“1立方米产量=5亩玉米产量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了解一下”》-2021年12月28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