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2月4日,皇姑屯的一声巨响,不仅炸碎了东北王的黄粱美梦,也炸出了一段从高粱米粥到鱼翅燕窝的饮食传奇。
张作霖这位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枭雄,其最为人称道的除了对日本的“诈骗”之外,还要数他特殊的饮食习惯。
出身与早期生活:艰苦环境下的饮食习惯养成张作霖这位叱咤风云的“东北王”,最初也只是东北一个小村庄里的贫苦孩子。
幼时的张作霖,没尝过什么山珍海味,填饱肚子的多是粗茶淡饭。
家境贫寒,为了活下去,张作霖做过各种营生:卖过烧饼,体验过沿街叫卖的艰辛;学过木匠,感受过刨木的劳累;甚至还当过兽医,见识过各种牲畜的病痛。
那时的东北农村,物质匮乏,饮食结构简单。高粱米粥、大酱菜、窝窝头,这些在今天看来略显粗糙的食物,却是张作霖童年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
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顿炸丸子、灌肠,就算是难得的改善伙食了。冬天,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炖粉条,更是能温暖整个寒冷的季节。这些农家菜,没有繁复的烹饪技巧,却有着最纯粹的东北味道,深深地烙印在了张作霖的记忆中。
即使后来身居高位,锦衣玉食,张作霖依然对这些简单的食物情有独钟。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张作霖加入了土匪队伍。绿林生涯更是风餐露宿,食不果腹。
有时能抢到一些酒肉,就算是打牙祭了。更多的时候只能啃干粮,喝凉水。
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进一步强化了张作霖对食物的渴望,也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顿饭。
权力巅峰:奢华饮食与精细化管理下的饮食文化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张作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苦小子,到掌控东北的“东北王”, 张作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曾经的粗茶淡饭,变成了山珍海味;曾经的简陋住所,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帅府。
奉天大南门里,一座王府式的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张作霖的大帅府。府内不仅有奢华的居室,还有设备齐全的厨房。
为了满足大帅府的日常饮食需求,张作霖专门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厨师团队,足足有13位大厨,其中既有精通中餐的老师傅,也有擅长西餐的洋厨师。
此外还有负责摆台的小工和帮厨,共同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厨房体系。
为了保证卫生,所有厨房工作人员,无论男女,都必须剃光头,以防止头发掉入食物中。
厨房的炉灶24小时保持明火状态,以便随时可以烹制菜肴。但为了安全起见,晚上八点之后,厨房禁止动火。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大帅府还专门修建了冰窖和自制的土冰箱,用天然冰块进行冷藏。用水方面则用上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自来水,并配有备用的洋井,以防万一。
张作霖对食材的要求极高,可谓精益求精。各种珍稀菌菇,如口蘑、元蘑、松蘑、猴头、冬菇、木耳等,都是必备之物。
起初这些食材由专人负责采购,后来为了保证供应,张作霖甚至专门安排人种植,每天新鲜采摘后送入大帅府,再经过严格的审查,大小、新鲜度稍有不足,便会被直接丢弃。
燕窝必须是官燕血燕,银耳必须是纯白色,不能有一丝杂质。鱼翅必须在四斤以上,海参必须是上等的黑翅参。
就连油的使用,也极为讲究,不同的菜肴必须使用不同的油,而且油炸过后的油必须倒掉,绝不重复使用。
从日本进口的瓶装味精,也成了大帅府厨房的常客,用来提升菜肴的鲜味。
除了食材,张作霖对餐具也同样考究,他使用的餐具,都是景德镇出产的带蓝花的细瓷。
酒杯和果碟都是银制的,筷子则是象牙制成的,尽显奢华。厨房做好饭菜后,会用檀木制作的方盘送到各个房间。
为了防止饭菜变凉,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火灶,可以随时加热。送饭的过程中,侍者禁止说话,以免口水溅入饭菜中。
大帅府的日常用餐,通常只需要准备七桌,这七桌“上饭”,分别供张作霖、卢夫人、许夫人、寿夫人、岳姑娘、于凤至、张学明的媳妇享用。
他们通常是分餐制,每人一桌。偶尔张作霖也会和其他太太一起用餐,这时厨房会增加几个菜。
府内的账房先生和各方跑腿的则吃“下饭”,每人一桌。上饭的规格,张作霖和几位夫人是四盘四碗,少奶奶们是四盘两碗;下饭则是四碗的规格。
如果大帅府需要宴请客人,厨房则会单独准备宴席,这种场合,厨师们更是格外用心,毕竟这关乎大帅府的脸面。
大帅府的菜品种类繁多,多达400多种,从燕菜、鱼翅、熊掌、海参等山珍海味,到鸡鸭鱼肉等家常菜肴,应有尽有,当然也少不了各种时令蔬菜。
饮食习惯的双面性:农家菜与奢华宴席的并存尽管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作霖的饮食习惯却展现出一种有趣的双面性。
一方面,他保留了对东北农家菜的热爱;另一方面,他又追求高档食材和精致的烹饪技艺。
1912年,张作霖担任27师师长入住奉天后,生活水平开始提升,可儿时的贫苦经历,让他对农家菜始终难以忘怀。
炸丸子、灌肠、鸳鸯肠、白菜猪肉炖粉条等家常菜,依然是张作霖餐桌上的常客,他尤其喜欢炖菜,认为炖菜更能体现食材的原汁原味。
为此,张作霖还专门请来一位擅长制作炖菜的厨师霍万里,为自己烹制这些家乡味道。
早餐张作霖喜欢喝高粱米粥或燕菜粥,配上一些大酱之类的咸菜。午餐和晚餐,则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当季的时令蔬菜。
张作霖非常注重食材的时令性,春夏秋冬,各种新鲜蔬菜一上市,就必须出现在他的餐桌上。
张作霖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给别人夹自己爱吃的菜。可有些他喜欢吃的,别人却未必喜欢,比如蚕蛹。每次他给张学良夹蚕蛹,张学良都显得不太情愿。
在张作霖的餐桌上还有一个规矩:吃饭时不能掉东西,如果饭粒掉在桌上或地上,必须捡起来吃掉,其他人也必须如此。
在宴请宾客时,张作霖则会展现出另一面。他非常注重排场和面子,对宴席的菜品极其讲究。
为了提升宴席的档次,他特意从奉天的德意楼饭店请来了主厨赵连璧担任大帅府的厨师长,全面负责厨房的运作。
赵连璧不仅保留了张作霖喜欢的农家菜,还增加了自己拿手的饭店菜,并根据张作霖的要求,创作了一系列精致的菜品。
在宴席上,张作霖对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吃熊掌,必须是新鲜的前掌,而且必须成双成对地送上来,左掌则留给夫人们。
如果宴席上有南方的客人,厨房必须准备几道地道的江南菜,以示尊重和重视。
1924年,张作霖五十大寿,他将生日宴办得极其隆重。为了充分准备,他特意将生日宴安排在1924年3月15日至3月17日,并邀请了民国各界名流前来庆贺。
张作霖将奉天城内最大的剧场——会仙大舞台,作为招待来宾的场所。
五十大寿的菜单也极尽奢华,包括一品燕菜、扒熊掌、烤填鸭、火腿龙须、汆蛤什蟆油等名贵菜肴。
权力更迭与生命终结:最后一餐的象征意义1928年,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日本人的步步紧逼,让张作霖的处境日益艰难。他决定撤回关外,以图东山再起。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乘坐火车返回奉天。在火车上,他享用了人生的最后一顿正餐。
这顿晚餐与他以往的奢华宴席相比,显得格外简单。六个菜:肉丝烧茄子、猪肉炖豆角、榨菜炒肉、干煎黄花鱼、菠菜烹虾段、辣子鸡丁;主食是大米饭和高粱米饭;汤是小白菜汤。
可这顿看似普通的晚餐,却成为了张作霖人生的句点。第二天凌晨,列车行驶至皇姑屯时,遭遇了日本人预埋的炸药,张作霖身负重伤,被送回沈阳后不治身亡。
这顿简单的晚餐,也因此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餐,充满了悲剧色彩。
张作霖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学良接管了军政大权。张学良曾评价他的父亲“有雄才,无大略”。可晚年张学良又承认张作霖是个好父亲,比自己聪明、厉害。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20-12-11: 张作霖、张学良家到底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