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绘画博主“咖啡”的小助理账号发布讣告称,“咖啡”因直肠癌不幸离世,年仅29岁。此前,“咖啡”在一段视频中透露,她在2024年5月被诊断出患有中晚期直肠癌,并在经历了9次化疗后选择停止治疗。
她坦承自己是因基因缺陷而患病,并曾认为在她这个年纪不会遇到严重健康问题,因此忽视了一些健康警告。她提醒大家,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和应对。
出现“三多两痛”警惕肠癌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相对高发,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如果出现“三多两痛”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1. 排便次数增多
正常人每天大便次数为1~2次,但是,当癌肿占据了肠道内的空间后,会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刺激,导致患者便意频繁,总有大便没拉完的感觉。如果最近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应立即就医。
2. 放屁次数增多
如果放屁频繁,且伴随刺鼻的臭味,也要警惕肠道肿瘤可能。具体和肿瘤位置有一定关系,如果肿瘤长在直肠接近肛门处,即使肿瘤体积不大,也容易导致放屁频繁。
3. 便血次数增多
肠道癌变后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加上大便与癌肿表面摩擦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表面溃破出血。需要提醒的是,肠癌和痔疮引起的便血完全不同,肠癌的便血主要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大便发黑为主。
4. 腹胀腹痛
当肿瘤引发肠道梗阻后,患者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腹痛部位以中下腹为主,疼痛程度会逐渐加重,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5. 肛门坠胀疼痛
如果肿瘤发生在肛门附近,会引起肛门坠胀、疼痛,同时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症状。
高危人群要尽早筛查大多数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而这个过程通常要经过5~10年,只要在这期间发现并及时处理,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目前,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的一线筛查方法,不耐受或不依从者,可选择免疫法或化学法替代,如大便潜血检测、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等。具体筛查频率如下。
(1)每5~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无病变检出者,结肠镜复查间隔可为10年;同时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
(2)直径≥l厘米的腺瘤,绒毛结构≥25%的腺瘤(即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其他病变者,应在治疗后1年内再次复查结肠镜,如无异常发现,后续结肠镜复查间隔可延长至3年。
(3)其他腺瘤应在诊断治疗后3年内再次复查结肠镜,如无异常发现,后续结肠镜复查间隔可延长至5年。
(4)其他肠道良性病变者,可视同一般人群处理,结肠镜复查间隔为10年。
(5)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者,明确诊断后每2年复查结肠镜。如筛查中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在治疗后每年复查结肠镜。
预防肠癌,5个生活习惯要避免1. 吃得油腻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减缓,高脂肪食物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和损害,长此以往,容易诱发结直肠癌。
2.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肠道蠕动减弱,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加上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功能下降,都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3. 大肚腩
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的发生。相比其他部位的脂肪,堆积在内脏器官的脂肪(大肚腩)危害尤其大,与结肠癌的发病有明显相关性。
4. 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文表示,吸烟会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导致胃溃疡、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胃肠道癌症的发生。
5. 喝酒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指出,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报告纳入的10项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王真】
【编辑: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