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我心中的十大法治案件

老梁不郁闷 2023-12-05 20:46:36

大家好,我是关注新闻和法律的老梁不郁闷,2023年很快要过去了,哪些法律事件是你觉得印象最深的呢?翟欣欣案、李昊石案、川大张薇案、北极鲶鱼案……我来说一说我的版本,看看咱们一样不一样。

翟欣欣案

这个事情背景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创业者苏享茂在2017年自杀,留下遗书称遭妻子翟欣欣威胁索要千万财产,苏享茂的家人则起诉翟欣欣,但是这件事一直久拖不决,直到今年4月5日北京朝阳法院做了一审判决,判决翟欣欣退还财产。

更关键的是直接认定了涉案财产是婚前财产赠予,并且认定翟欣欣有胁迫行为,我认为这直接影响到后续刑事追责,而到6月9日苏享茂的哥哥苏享龙发文称,翟欣欣已被逮捕。

这个案子在我看来,能够实现最后的追责,是苏享茂家属始终坚持的结果。

法律界有句话,法律不帮助躺在自己权利上睡觉的人,很多案件,甚至是刑事案件,除了需要司法机关的强力支持,很多时候更是当事人坚持到底的结果,他们相信法律会给自己一个公道。

当然,如果你问我坚持是不是一定有结果,那我会告诉你没有人能保证.

除了这个案子,成功的例子还有江歌妈妈诉刘暖曦案,实际上今年江歌妈妈还起诉了网暴者.

但是也有并不成功的情况,比如很多人关注的朱令案,由于缺乏证据尽管家属坚持多年,警方也尽力侦查,但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追责。

那么如果不一定有结果,你还要不要坚持?

我想正是很多人在希望渺茫的时候不放弃,才有了成功的案例,而很多失败的情况你只是不知道,而不是没有。实际上我们的司法机关也在默默的坚持,比如很多人关注的劳荣枝案也在今年完成了二审,尽管死刑复核没有完成,但能到这一步已经是公安机关多年坚持的结果了,要知道之前十多年里都面临着看不到希望的情况。

有时候坚持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李昊石案

如果说艺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其实近年并不罕见,甚至今年吴亦凡案二审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但是我认为笑果文化艺人李昊石在节目中侮辱解放军的案例更值得关注。

因为吴亦凡的违法犯罪行为至少还停留在私生活层面,而李昊石则是明目张胆的把侮辱内容放到节目里,在公开表演场合向观众传播,可谓登堂入室。

有些人说,李昊石只是一时失言,无心之失,甚至当时有人拿出脱口秀在美国如何被宽纵说事儿。

但是主管部门很清楚说了他是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也就是他向主管部门申报一套,然后自己表演的时候是另一套,请问这是无心么?并且他5月13日下午、晚上连续两场这么做,请问这是一时么?

实际上,笑果文化的声明承认在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在管理上存在重大漏洞,请问什么叫侥幸?是不知道而为之还是明知存在漏洞怠于处理,这完全是不一样的。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很多人替李昊石鸣冤叫屈,替笑果文化文过饰非,说什么脱口秀冒犯一切,是冒犯的艺术,类似说法我只在当初艺人pgone被批评时见过有他的粉丝声称“歌词不带脏如同战士没带枪”。

在我看来流行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和糟粕,正在借由粉丝文化不断挑战道德法律底线,本来如果能防微杜渐,在一开始做好教育引导防范工作,这些问题或许可以避免。

如果笑果文化一开始不是心存侥幸严格管理,或许李昊石现在还活跃在舞台,如果经纪人能够不予配合,或许吴亦凡不至于身陷囹圄,如果粉丝不是在遇到问题时一味袒护,或许很多问题艺人本来可以更加谨小慎微。

现在的结果是李昊石让脱口秀行业遭受重创,那些在脱口秀行业出现问题苗头时大喊冒犯一切的人又在哪呢?

高铁掌掴案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小的案件,五一假期,一位高铁女乘客因制止后排儿童撞击座椅背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

女子将自己被打视频发布到网上,并表示成都铁路警方判定双方为互殴,很多人指责警方处置不当,甚至包括了一些法学界的老师。

但是事后成都铁路警方发布详细事发经过和完整视频,显示这名女子在对方已经被制止的情况下,连续两次击打对方面部,被认定为殴打他人。最后她被罚款200元,而对方被罚款500元。

应当看到这件事里包含了许多民众关注的要素,在公共场合的熊孩子吵闹问题,被攻击时还手是否认定互殴的问题,这都是近年来许多小案却被热炒的社会背景,这其中固然有一味强调还手无责、放肆殴打他人的不合理诉求,但是对于自身安全的焦虑和对公共秩序的期待,则是完全合理必要的,什么情况能还手更是需要更多明确和科普的。

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在这件事上却哭错了坟头,甚至包括一些专家学者也被质疑,关键在于一开始的舆论是被女子的小作文引导,而当警方展示视频后公众才发现其陈述内容并不完整,让许多本来想借此讨论相关社会话题的人扑了个空,甚至还要被质疑鲁莽发言。

但我想对于互殴问题的讨论本应该更加深入,而现在媒体和平台追逐热点不求甚解,反而妨碍了这种讨论。

目前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在修订,或许未来可以在操作性上更进一步,让民众更能理解法律的意义和精神,当然关于伤害民族感情的条款讨论也很激烈,希望新的法律最终能让更多人满意。

丰县八孩女案

徐州丰县八孩铁链女热议其实是去年的事情了,如果说这件事的上半场是去年舆论场的关注和徐州两级政府的调查为主,下半场则是今年的一审判决让这件事有了一个还算不差的结果。

坦率说我一直不认为有所谓正义不会迟到这种事,如果迟到了还能叫正义,那我们现在就没有必要追寻,就坐等正义到来好了。

当正义迟到时只能说在不差的结果中尽量争取那个相对更好一些的,而这个案子我认为最后的结果是做到的。

这其中除了公安机关细致的调查,比较罕见的是最高检核准了对追诉期的限制,使得对几名超过诉讼时效的被告人能够判处刑罚。

实际上类似问题在拐卖案中并不罕见,有些人被拐卖的时间比较久,而家人没有及时报警,导致年深日久后已经无法追责。

这个案子给以后追究拐卖人口刑事犯罪的案件指出了一个方向,但是如果每次都靠向最高法申请核准还是比较麻烦,希望能够有一个司法解释来明确边界,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报请最高检突破时效限制,鼓励基层检察机关报请追究。

川大张薇案

川大张薇案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滑稽的一个案子,四川大学女生在地铁里怀疑一个大叔偷拍自己,就上去检查对方的手机,在确认并无偷拍内容后,仍然把对方的视频不打码发布到网络上。

结果网暴不成反遭质疑,一开始拒不道歉,还说对方既然没有偷拍,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呢?这种理直气壮匪夷所思,一度引爆网络。

然而这件事的结果是,她通过谎称自己要被川大开除,得以取得了大叔父子的谅解,进而免除了警方对其处罚,再用这个谅解在学校那边换来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可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时至今日我也不想评价她的行为和川大的处理了,但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现在某些女性似乎对于自己维权造成的错误缺乏担当,并非只次一例。

同样是在地铁里,一名男子因为鞋面反光,被两名女子怀疑偷拍,在警方介入证明了男子的清白之后,据说这两名女子并不愿意诚恳道歉,而这个态度激怒了男子,目前已经起诉到了法院。

我个人非常支持女性朋友依法维权,也很支持在遇到侵害时勇敢站出来,但是近年来一些女性指责他人后被发现错误,但是往往不肯道歉。

之前清华一位学姐被书包挂到了臀部,居然提出让被她指责性骚扰的同学跟她互相道歉,这种嘴脸可谓无理搅三分。

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某些女性在明知道自己搞错了之后,仍然能保持理直气壮的态度,甚至反而倒打一耙发动网暴,尤其是这些女性中还有即将成为社会精英的研究生和党员,究竟是她们觉得自己因为性别高人一等呢,还是认为自己掌握了女权说辞就可以法外行事?

这个恐怕从道理和法理上都说不通,我建议女性朋友们引以为戒,您维权归维权,也是要在法律和道德框架之内的。

胡鑫宇案

事情本身也确实有些诡异,2022年10月14日,江西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鑫宇失踪,由于监控并没有拍到他出校,家属怀疑其遭到了侵害并向警方求助,但由于并没有启动刑事案件的证据,警方未予立案。

本来家属有疑问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件事后续在网络上发酵,传出了个各种谣言,有的说是光头老师把胡鑫宇推下楼,有的说胡鑫宇女友被侵犯,有的说胡鑫宇是被杀害卖器官,但由于没有证据并没能实现刑事立案。

有趣的的是部分自媒体又开始造谣,说吴丹红律师要介入,结果吴丹红自己辟谣后,又被他们攻击辱骂,因为吴丹红当时怀疑胡鑫宇是自杀。

然后他们又谣传李昌钰要介入、成龙、梅西为胡鑫宇发声等谣言,堪称当代的请神现场,就差没请玉皇大帝猪八戒了。

这个案子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界,坦率说我是没想到有这么多网民被各路自媒体裹挟其中,在讨论最激烈的时候我去某个平台观看的时候,感觉像进了一个硕大的精神病院,我也不知道那些自媒体是真有病还是装病。

后续胡鑫宇的尸体被找到,经公安部鉴定中心对录音笔内音频文件进行恢复,结合相关证据确认其自杀,但是仍然有自媒体不甘寂寞造谣,指责公安机关调查结果。

后续各平台终于行动起来,清理造谣自媒体,有自媒体被公安机关拘留,总算是把这波造谣风潮压下去。

我只能说某些网民的天真善良被一些借机生事的自媒体利用,显然后来对自媒体的严加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否下一次网民还会如此天真善良呢?多少让人有些担心。

大同订婚强奸案

山西一男子在订婚宴之后,跟自己的未婚妻在婚房里发生了关系,结果女方提出要必须提前在房本加名并补上剩下10万彩礼,女方的母亲还录音了跟男方的对话,其中有男方承认强奸的一些信息。

后续女方报警指控强奸,警方还试图调解过但是没成,现在这个案子已经起诉到法院,开了一次庭但一直没有宣判。

这个案子很多人是关注所谓性同意可撤销,我之前已经做视频专门解释过了,没有性同意可撤销这个说法,中国妇女报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网传南昌有一个案子,说是自愿发生关系之后不交往被判定强奸,但是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判决书,所以不清楚这个案子的情况不好评价。

但是此类案件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是有些女性诬告男性性侵强奸的案子屡见不鲜,比如很多人热议的小慧君自称被性骚扰案,目前据说已经进行刑事自诉阶段。

此类案件引发很多男性焦虑,在我看来叠加了对性同意认定标准的争论和对女性诬告敲诈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的担忧,但是跟之前很多男性表现出愤怒和不满相比,这次舆论场多了一种类似于躺平的心态——请先生赴死,为天下苍生证道。

这可以说是对某些女权人士片面强调女性权利而忽视女性责任问题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司法在相关案件中过分优待女性的一种不信任,这种观点恐怕很难说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女性诬告成本偏低并不罕见,我们前边提到的地铁诬告事件就可以充分说明,同时法院在性侵案中是否过分相信女方证词也让人感到疑惑。

比如今年改判的唐山相亲当天强奸案,实际上从判决书看并没有强奸的实际证据,只有女方单方的陈述,如果不是法官对女方的证词过于信赖,很难理解为什么之前两审都判了有罪,好在最后唐山中院改判无罪。

这或许也是对山西这个案子主审法官的一个提醒,请依据证据和疑罪从无原则审判此案,否则将来万一改判,恐怕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四川女童被狗咬伤案

10月16日在四川崇州一小区内发生的两岁女童被狗咬伤事件,导致肾挫裂伤被送到华西医院救治,目前女童已经出院,狗主人被刑事拘留之后暂时没有具体的消息。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并非偶尔,各地对不文明养犬执法尺度不一,叠加部分狗主人毫无责任心,导致宠物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只不过这次事件正好被监控拍下形成了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女童的伤情比较严重,所以才引发了情绪爆发,如果没有监控或者女童只是轻微伤以下,是否能引发如此关注也在两说之间。

但这件事之后引发全国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执法同样引发争议。

应当承认部分人存在过激言行,包括女童的母亲在治疗过程中发起的募捐也让这种争议复杂化,但同时爱宠人士以所谓文明为挡箭牌,把不文明行为全归结为少数人的做法,也是这种矛盾的背景。

很多人期待对宠物施加更大力度的保护,殊不知保护动物的基础是保护人,法律如何变化也不可能把动物凌驾于人之上,而要想加强对宠物的保护,势必要加强对饲养者的责任,有趣的是在遛狗栓绳这么一个问题都不能落实的爱宠人群来说,却期待通过保护动物的法律先行,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而从这件事看,至少我个人会认为目前对于宠物伤人扰民的法律约束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关口前移,不能做到对小的不文明养宠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那么类似伤人事件恐怕并不会消失。

北极鲶鱼案

3月22日,账号昵称为“北极鲶鱼”的网民发布不当言论,扬言自己家里有9位数,网友发现她曾经晒出家中老人疑似官员,后续被指是深圳交通运输局退休官员钟庚赐。

有趣的是钟庚赐本人还接受过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说自己是“老老实实就这样干到退休”。

这个事儿老实说后续有一些炒作的部分,比如说有人去申请信息公开,被答复不予公开。

其实当时有些律师也分析,这事儿本就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你去申请只能是这个结果,并不能说明没有调查,所以这个申请多少有点炒作嫌疑,但是很多人也都期待能够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也是迎合了大众的一个情绪。

最终深圳廉洁网发布消息,证实钟庚赐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按二级科员确定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这个处理结果我也做过分析,基本还是在法律框架内的,深圳方面的处理本身没有问题,目前未出现刑事追责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另一方面有些网友的质疑其实是对基本养老政策不了解,比如说这个基础的退休金即便是罪犯入狱也只能暂停,只要他之前已经缴够社保年限,还是要给他发放的,有些人非要取消退休金,这个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当然如果相关通报能够对一些细节做更多的说明,我会认为效果要比现在好一些。

其实近年来反腐力度是不断加大的,我相信大家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肯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

这件事折射出来的一种情绪,与其说是对腐败问题本身的关注,不如说是普通年轻人对自身上升空间的焦虑,尤其是通过后天努力能够实现的上升会多大程度上输给官宦子弟和学阀家庭子女,只不过在这件事上正好处于一种叠加,反腐败成了这种情绪的出口之一,但又不能完全解决这种情绪。

退一步讲,如果不存在腐败问题,一个官员的孙女对平民百姓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这对于公众的刺激难道就会小一些么?

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当然需要依靠反腐败,但同时也需要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上升管道,让社会发展的红利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努力的人,才是根本,所以比起钟庚赐的处理结果,社会分配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则让我更加期待。

亮亮丽君被打案

这件事是比较近的,预售房业主亮亮和丽君因为跟开发商的一笔介绍费2万元纠纷,在售楼处被打,更多的细节我就不赘述了,之前的视频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在我看来这件事或许是一年以来最为吊诡的事件,不是因为他们被打,而是因为有相当一批媒体和自媒体、网民,硬要把这件事冠以“烂尾楼”的头衔,而事实是连这对小夫妻自己都一直否认涉事楼盘是烂尾楼,这个楼盘虽然有过停工,但既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烂尾楼标准,也还没有到收房的日期,也就是说连延迟交付都并未发生。

这件事吊诡之处就在于,相当多数的自媒体和网民试图用这个案件代表烂尾楼问题,以期将相关问题推上舆论焦点讨论,结果在亮亮的新视频再次明确不是烂尾楼之后,这种讨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于是有些人采取了一种自欺欺人的态度:认为亮亮是被诏安了,甚至指责亮亮他们是背刺。

我想提醒的是,也许相对他们一度表达要离开郑州却又留下创业,还能算是一种前后不一的变化,他们的态度可一直就认为该楼盘不是烂尾楼,这一点从他们早期发布的视频就能看到,而他们的经济困难是源自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丽君降薪,相关视频甚至早于融创暴雷。

不客气的说,某些硬要把这件事当烂尾楼纠纷讨论的人,从一开始就拜错庙门了。

但我注意到这种对烂尾楼问题的焦虑情绪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类似情况在女律师被打事件中也有,很多人在根本不确定案件涉及烂尾楼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这是烂尾楼纠纷导致的,甚至认为打人者已经因为烂尾楼一无所有、家破人亡。

问题是这件事发酵至今居然没有同一个楼盘的业主出来控诉,甚至媒体和自媒体也都没有找到这个传说中烂尾的楼盘在哪,难道只烂了他一家么?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能同意这种情绪中的不理性部分,但我仍然认为其值得关注,因为烂尾楼的出现、房企的暴雷、业主的损失是客观存在的,中央在去年7月提出保交楼本身就说明,这件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

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保交楼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的,亮亮和丽君所购楼盘虽然还有可能面临延期交付,但是毕竟是正在施工的状态,相信会有很多业主和他们一样,终将住进自己的房子,但可能还会有业主暂时无法实现这样的结果,这里需要各地政府给出更多的关切,业主们有困难看看能否解决,业主们有怨气应该更多的倾听,业主有想法应该充分考虑能否落实,业主有疑问应该更多的解答和说明,为保交楼工作创造更好的舆论氛围,毕竟保交楼说到底,是要让这些业主收到房子。

好的,以上就是我对2023年到目前为止十个印象最深案件的梳理,可能相比起某些旅游博主、美食博主、娱乐博主的梳理没有那么欢乐,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争议,但我想不忘记是一个开始和基础,希望明年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拥有更好的生活,提前祝说有人2024年新年快乐了。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