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断绝,进藏先遣连如何度过在高原的第一个冬天?该揭示谜题了

高干聊历史 2024-06-12 11:03:02

文字/流云

1950年,为了解放西藏,新疆军区派遣了一支先遣队。历经48天,克服万难,穿越了雪域高原,到达了阿里的两水泉地区。在这里,他们建立了第一个据点。

先遣连严格执行着“不吃地方”的进藏纪律,在藏北孤军奋战,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生存历程。当年冬天,新疆的运输线补给线中断,先遣连陷入生死绝境,他们又如何进行自救?付出了怎样的惨痛代价令天地恸哭?这篇文章里我们来讲讲先遣连绝地求生的故事。

踏遍雪原寻藏胞,努力宣传我党政策,努力为解放西藏全境打下基础。

藏北全境,人烟稀少,先遣连到达的阿里地区,总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却只有不到3万人。阿里全境几乎都在冻土带上,土地不长庄稼,只有很少的地方能够长出青稞来,人们只能靠放牧打猎为生。而且这里还处于奴隶社会,当地的藏族山民的生活非常的贫苦。

因为刚刚到达这里,对这里的一切都还不熟悉。在李荻三的建议下,先遣连开始四处寻找藏民,进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可是派出去的分队苦吃了不少,也跑了不少路,就是找不到一户藏民。有的连续寻找10来天,都看不到藏族同胞的身影。

鉴于这种情况,先遣连在两水泉据点留下了一部分人,再向前推进了310公里,进入藏北纵深,到达了扎麻芒堡地区。先遣连到达这里以后,继续到处寻访着还对解放军十分戒备的藏族人,向他们宣传解放的意义,宣传党的政策,帮藏族山民收割青稞、夺回被土匪抢去的财产,还将自己极其有限的食物和衣物分发给贫困的藏族山民。

逐渐打消顾虑的山民开始接近先遣连,一些藏族人还大胆的搬到了先遣连驻地的周围。他们友好的称先遣连为“夏保”,也就是朋友的意思,称解放军是“金珠玛米菩萨兵”。

就在先遣连继续向藏北腹地推进时,解放军西南主力部队,开始了解放西藏的大进军。西藏噶厦政权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不接受中央和谈的要求,他们集结藏兵,从国外购置武器,企图将解放军阻挡在川康昌都一带。

然而昌都一战,彻底动摇了西藏噶厦政权的根基,西藏地方政府终于同意与中央政府重新开始和谈。1950年10月28日,先遣连收到“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做好越冬准备的指示”。这看似是一道极简单的命令,但是对于先遣队来说确实一个极大的挑战。

扎麻芒堡刚进10月就开始下大雪,温度降到零下30几度。高寒、缺氧、缺少补给,先遣连首先面临的就是自己的生存问题。

先遣队的物资补给是非常少的,并不是新疆军区提供的少,而是能够实际运到的物资太少。从先遣队8月1日出征开始算起,新疆军区前后组织了4万多头牲畜进藏,拉运后勤保障物资。然而真正能够运到先遣连手里的物资却不到十分之一。

扎麻芒堡刚进10月就开始下大雪,温度降到零下30几度。高寒、缺氧、缺少补给,先遣连首先面临的就是自己的生存问题。

先遣连带来的帐篷在长途跋涉中已经损耗大半。李荻三决定就地挖地窝子、建营房,在藏北零下30几度的严寒,已经冻的坚硬无比的土地,一铁镐下去,只能溅起一束冰渣。战士们想尽了办法,缺少工具,就用野牛羊的角作工具。挖不动,就捡牛粪、打柴禾用火烤,烤一点,挖一点。就这样战士们硬是挖出了一座原始地窖似的营房区。这样先遣连的人和战马才有了一个能够避风雪的地方。

先遣连进藏前发的冬衣,经过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后,已经烂的不行了。战士们就将装粮食、马料的麻袋拆下来进行缝补,缝缝补补,最多的一件军服缝了30多个补丁。战士们进藏时也只有一双保暖的鞋子,为了御寒,白天晚上就都穿着。长年累月的,鞋子都磨烂了,就用野牛皮或者野羊皮在外面包一层。

10月的藏北,已经大雪封山。新疆方面组织的几次驮运救援均告失败,新疆运输队上不来,后方的给养供给线完全中断。作为党最忠诚的队伍,先遣连从进藏开始就一直坚决执行着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命令,坚持遵守不吃群众糠粑果腹,不进藏族民众毡房御寒的纪律。至此先遣连到了断粮、断盐,一切保障生活用品断绝的地步。

陷入生死绝境,为了活下去,先遣连开始想着各种办法进行自救。

他们开始通过靠猎取野牦牛来补充给养。高原上兽肉煮不熟,又没有食盐,没有任何调味品。长时间食用半生不熟的兽肉,人的肠道系统受到完全的摧残。战士们身体开始浮肿、溃烂,肠道无法排泄。

由于饥饿和高原病的严重折磨,先遣连开始出现了人员死亡、战马倒毙的状况。到了1951年2月的时候,先遣连人员的死亡达到高峰期,最多的一天就死亡了11个人。埋葬牺牲的同志,脱帽、敬礼,和同志们告别,还没有回到驻地营房,就又收到报告:第二个战士又死了。

活着的战士们的手被冻伤,起了大大的水泡,水泡里的水又被冻成冰。工作时,水泡破裂,掉出一块块暗红色的冰块。但是他们只要看着连部那没有熄灭的火塘,地窖里还有党员在挥手,战士们就觉得先遣连还有希望。

李子祥这位先遣连的指导员,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中,落下了残疾。在扎麻芒堡到两水泉检查工作的300多里路途中,遇到了大暴雪。他被阻隔在一座冰山上,一天一夜。零下40度的严寒中,他被冻坏了手脚,一路摸爬才回到营地。由于没有药品救治,冻伤的手指继续溃烂,51年大部队进藏时,李子祥才动了截肢手术,一双手截断了5根手指。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藏北高原依然牢牢的控制在进藏先遣连的手中。到了5月份,严冰开始解冻,冰河里已经发出了潺潺的流水声。

先遣连从电台中接到了后续部队进藏的消息,待到大部队带着救治医生,日夜兼程,赶到了藏北的两水泉和扎麻芒堡时,人们都惊呆了。

先遣连的各个地窖中躺满了奄奄一息的伤员,还有码在旁边还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继承烈士遗志,将英雄先遣连的红旗插上阿里的首府嘎达克

考虑到先遣连的实际情况,军区下达了由其它连队接替先遣连进军嘎达克的命令。但是先遣连坚决要求进军嘎达克,由彭青云起草了先遣连请战书,希望由他们完成真正意义上解放阿里的任务。

最后军区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更改了原先的命令,进军嘎达克的尖兵先遣连任务仍由英雄先遣连担任。

1951年6月6日,未经过完全休整的先遣连的45名官兵再一次踏上征程,他们靠着意志与悲情走过千里羌塘无人区、趟过十三圣湖、翻过海拔6715米的东君拉达坂,最终与8月3日胜利抵达嘎达克。

至此先遣连终于结束了1年零1个月的进军,在付出63名战士生命的巨大代价下,胜利完成了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光荣任务。就如毛主席感叹时说的那样,他们是真正“盖世英雄”。

虽然西藏和平解放,但是当时的社情、敌情还是非常的复杂,先遣连又接受了驻防中印边界的任务。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先遣连前行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磨难等着他们去征服。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