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华流走出国门的“女子十二乐坊”,为何短短几年就销声匿迹?

咬金木有腰 2023-12-18 23:47:58

前言:借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用来形容娱乐圈也丝毫不为过。内娱步入正轨之后,发展势头的确迅猛,规模以及影响力上早已超过了港台、日韩以及东南亚,但在蓬勃的大环境下,明星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同样令人应接不暇。

或许今天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十八线小艺人,可保不齐一夜过后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同样,那些功成名就的,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会不会一落千丈,人来人往间,有太多人早已消失不见。

80、90后网友应该依稀记得,在2001年前后,曾有一支由12名年轻靓丽的女子组成的组合突然爆红,她们人手一只乐器,穿搭极具国潮风格的演出服,合奏时而悠扬、时而欢快,一经亮相舞台,便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这支组合的名字就叫做“女子十二乐坊”。

可当下转念回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子十二乐坊竟突然从荧幕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毫无征兆,甚至十多年后偶然提起,才令观众们后知后觉。

据悉,当年女子十二乐坊之所以能够走红,都要归功于一位叫做王晓京的民乐狂热者,也就是后来十二乐坊的团长。

当时眼见日韩娱乐组合发展得风生水起,王晓京便突发奇想,如果能够将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组合衔接到一起,会不会碰撞出火花?

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个不经意间冒出的想法,会在实施后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名气。

为了凑齐组合成员,王晓京直接从内地高等音乐学院中挑选人才,除了要求至少要熟练掌握一种民族乐器之外,对成员的颜值身材更是严格把关。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王晓京终于凑齐了12位年轻靓丽的女孩,但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组合初具规模第一步,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将这12个女孩培养出默契。

想来也是,当时国内的歌唱组合已经纷纷开始崭露头角,但在组合人数上,基本都是以二、三为主,谁也没有如此大胆地尝试过十人以上,毕竟每增加一个队员,对于默契值的考验就会上升一个台阶,想要让每个人完全融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凡事总有例外,虽然不清楚王晓京究竟用了什么办法,但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乐坊的整体演出感觉逐渐成熟。

2001年北京首场演出,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国风的靓丽造型,加上民族乐器合奏时的共鸣,当即让女子十二乐坊声名鹊起。

从那之后,乐坊的商演几乎接到了手软,据说最频繁的时候,一天就要辗转多个城市。这还不算完,在王晓京的带队下,女子十二乐坊还顺利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国际舞台表演。

团队先是以日本市场为跳板,随后进军美国,短短两年时间里,女子十二乐坊在北美就逐渐稳站了市场前端,据说团队一年的演出加专辑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一个多亿,要知道,那可是二十年前,一个亿的含金量有多大不言而喻。

奈何好景不长,团队成立4年之后,女子十二乐坊的事业轨迹便开始逐渐走上了下坡路,直至2006年,电视荧屏中已然很难再见到她们的身影。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乐坊的消失如此猝不及防?

首先,高负荷的演出模式令不少成员的身体吃不消。要知道,一年几百场演出,对于成员的体力以及精力无疑是巨大的消耗,一旦有人身体状况欠佳,要么影响整体演出氛围,要么直接暂停营业,这便是人多的一大硬伤。

其次,当有人因内部或者外部因素退出时,就必须有新人前来接棒,这也直接导致默契平衡被打破,久而久之,便也失去了组合的本味。

再者,人多的一大弊病就是矛盾频发,尤其是新老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自然影响整体的工作氛围,久而久之,原本契合的灵魂逐渐碎片化,观众又不傻,演出效果的优劣差距,之际导致团队演出后期场场冷清。

归根结底,十二乐坊的前期演出规划太过商业化,以及内部矛盾频发,就是逐渐衰败的关键因素。可见,独树一帜的组合模式是她们一夜成名的杀手锏,但弊端也同样明显。

结语:十二乐坊的消失实在令人感到惋惜,毕竟这个组合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如今除了少部分记得她们,娱乐圈几乎再也找不到它存在过的痕迹。说到底,这也是行业现实,脱离了初心,终究是梦一场。

深耕娱乐圈新旧事,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