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和水稻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些高达2米的奇特植物,它们不仅在外观上引人注目,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结出的米粒散发着天然的芳香。继袁隆平杂交水稻之后,东方魔稻如何再次发力,为我们揭开植物界的新篇章?
研发历程竹子与水稻虽同属禾本科,但分别属于竹亚科和禾亚科,两者之间的远缘杂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正是这种“不可实现”的想法,激发了农学家钟章美的无限创意和探索精神。
上世纪六十年代,水稻常面临干旱和倒伏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一天,农校毕业的钟章美在无意中看到竹子开花,突发奇想:竹子一身都是宝,富含6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如果能将竹子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上,该多好!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突破两大技术难关:花粉受精技术和杂交后代的不育问题。超远缘杂交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类似于驴和马杂交得到骡子,但骡子是不育的。若能解决杂交后代的育性问题,将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钟章美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水稻与竹子开花的时间差异。青皮竹的开花季节在每年3至6月,且早上5至7时开花散粉,而水稻则在上午10时左右才开花散粉。为了克服这个障碍,钟章美采用温汤处理并拍打稻穗的方法,使水稻在早上5至7时提前开花。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也是一大挑战。1970年,钟章美尝试用“铁骨矮”、“广解九号”、“科情3号”作为母本材料,均告失败。最终,他选择了籼稻与粳稻杂交,并将杂交后的材料作为中间桥梁,再与青皮竹进行杂交。
1971年,钟章美终于得到了三粒竹稻杂交种子。然而就这仅仅三粒种子,也有两株半途夭折,仅剩的一株禾苗经过两年的时间,长到了2.5米高才开始抽穗,但培育结果也并不理想。
正当研究陷入困境时,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长金善宝前来考察竹稻项目。他建议钟章美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最终成功得到了162粒种子。这一突破表明,竹稻有能力产生后代!
竹稻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分蘖力强、根粗叶旺、茎叶坚实、秆壁厚、硬度大、叶片长且硬等。然而,由于染色体重组的不稳定性,竹稻的杂种后代也出现了严重的变异问题,包括生育期变异、结实变异、发芽力变异和形态变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钟章美不断将竹子与水稻的超远缘杂交材料与水稻进行回交、复交。经过十六七代的培育,终于得到了相对稳定的竹稻品种——“竹稻966”和“竹稻989”。
营养价值这种杂交不仅在农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其所产生的竹稻米也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竹稻米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据农业部的检测,每千克竹稻米中富含蛋白质、锌、铁、硒、钙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竹稻米中的蛋白质也含量远超泰国香米和日本“月光米”,能够为人体提供更多的必需氨基酸,促进新陈代谢和肌肉修复。
此外,竹稻米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竹子特有的“竹叶黄酮”和“竹叶多酚”,这些成分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实验表明,竹稻米煮成的米饭在高温下放置4天仍能保持新鲜,证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高纤维含量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
竹稻米不仅营养丰富,其独特的口感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消费者反馈,竹稻米具有淡淡的竹子清香,煮熟后口感软糯鲜香,嚼之柔软甘甜。竹稻米粒饱满、口感细腻,既有稻米的清香,又有竹子的韧劲,用其煮粥时,粥油清亮,香糯润滑,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经济效益种植竹稻的经济效益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显著体现。竹稻的亩产量表现出色,最高可达每亩1113.9公斤,远超普通水稻的平均亩产。这种高产量不仅提升了稻米的产出效率,更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钟章美先生在中国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霭岭村建立了竹稻种植基地,试种面积达到了几万亩。竹稻在广东、韶关、湖南、惠州、常山、德清、四川遂宁等地也逐步推广,近年来竹稻的种植面积已达9780亩。
钟章美先生不仅专注于竹稻的种植,还致力于竹稻的产业化运作。他在梅州市蕉岭县成立了竹稻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竹稻,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创收。竹稻米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获得了多个奖项,并通过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的拓展,进一步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江西省共青城市,袁火滚创办了竹稻米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400亩,年产量约240吨,年收入预计达到120万元人民币。袁火滚还创新地将竹稻用于酿酒,利用竹稻米酿制的谷酒每斤售价高达100元,预计50亩竹稻的毛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他还在竹稻产业链上做足文章,研发出竹稻米粉、竹稻年糕和竹稻粽子等产品,并建立了烘干房和冷藏库,以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广东、浙江等地的大规模种植进一步证明了竹稻的经济效益。竹稻的秆非常有韧性,抗倒伏性和抗虫性较强,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推广种植也获得了成功。例如,在浏阳,彭湘江通过免费提供种子并进行技术指导,每亩按800斤保底收购,收购价高于普通水稻的30%以上,使农民每亩增收两三百元。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农民的收益,也促进了竹稻的广泛种植。
竹稻在梅州市的扶贫工作中也显示出了显著的增收效益。2011年,梅州市农业局将竹稻种子提供给广州市司法局对口扶贫点种植,种植面积超过400亩,平均亩产达到550至650公斤,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户通过竹稻的高产量和高价格,每亩增收700至900元,全村500多亩竹稻种植面积使得种植户的收入大幅增加。
市场前景竹稻拥有如此多的显著优势,但当前并未广泛普及,就是因为推广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竹稻的市场推广面临一些实际问题。首先,竹稻的价格较高,这对消费者的接受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次,由于杂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性状差异,竹稻的口感可能不够稳定,导致消费者对其评价不一。此外,竹稻的种植风险较高,尤其是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较为严格,这也限制了其种植面积的扩大。
尽管如此,竹稻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若能克服推广中的障碍,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竹稻是竹子与水稻通过超远缘有性杂交产生的新物种,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传统育种技术的产物。尽管其育种过程复杂且存在不育风险,竹稻仍然在科研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竹稻的研究还吸引了日本、美国等国的专家前来考察,钟章美先生为了国家考虑,还毅然拒绝了国外财团出巨资购买竹稻技术的请求。
广东竹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研、育种、繁殖和推广的有机结合,推动竹稻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公司在湖南、江西、海南及广东惠州、汕头等地,与当地农业公司合作,种植了超过10万亩的“竹稻1号”,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农民增收。
公司在仁化、南雄、始兴等贫困村,通过种植竹稻,发展“鹅—稻—菇”循环农业,实现扶贫与增收。农户种植竹稻亩产超60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1000元。稻秆用于种菇、养鹅,形成闭环农业产业链,使农户每亩收入达6500元,实现了“富农”目标。
公司还建设了竹稻碾米厂,生产竹稻富硒米等系列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并通过世博会等活动提高知名度。
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智能碾米机,通过“互联网+智慧农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零环节”直供,让消费者随时吃到新鲜的竹稻米。
结语“竹稻”的问世不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更为农业的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这种奇特的作物,融合了竹子的高大挺拔与水稻的丰产特性,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其独特的清香米粒不仅为餐桌增添了美味,更象征着科学家们不懈追求创新的精神。
随着东方魔稻的不断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农业奇迹出现,改变我们的生活,惠及全球。
文章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各位看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1】.跨界奇迹:竹稻杂交的绿色革命|来源:科普中国
【2】浏阳女试种竹稻 夏季三四天不馊最高卖20元/斤|来源:长沙晚报
【3】通讯:钟章美成就竹子与水稻超远缘有性杂交|来源:中新网
【4】竹稻远缘杂交挑战育种难题|来源:中国经济网
【5】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走出新“稻”路|来源:中新网
【6】广东竹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产学研推动科技富农|来源:南方+
越说越离谱![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