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鄂西会战局部战役的牛长岭大捷有多猛?51师151团上校团长王奎昌带领1700多人面对日军甲种13师团的三个步兵大队,在湖南澧县的一个叫牛长岭的地方跟日军血战两三天三夜之后,不但击杀了日军1000多人,还击毙了日军的两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可以说在抗战当中是一次难得的胜仗,过程非常精彩。
牛长岭大捷纪念碑
1947年的5月份,王奎昌作为整编五十一旅151团的团长在孟良崮突围,并在随后的淮海战场和福建一带两次逃脱,因此此人也被称为74军的“祥瑞”。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发生在1943年的那场战役,74军的一个团完胜日军三个步兵大队的战役,日军在一次作战过程当中被一个团级单位击毙了两名联队长级别的军官,可以说,在八年抗战当中也是仅有此一例。
(原创不易,欢迎各位发财的小手点点赞和关注呀,蟹蟹)
孟良崮突围的四位团长,151团团长王奎昌实力最强根据相关资料,王奎昌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0期。
在毕业之后就加入到了王耀武的第51师,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以及后面的长衡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等,抗战打满全场。
此人在74军当中的资历很老,在74军刚刚组建的时候就是基层军官,而且一直是王耀武的51师当中的主力军官。
在抗战结束之后,王奎昌任整编第五十一旅151团的团长,随后跟随74师在两淮,涟水以及山东一带的战场上跟华东野战军连续作战。
在1947年,大家都知道74师全军覆没,其中有4位团长突围了,王奎昌就是其中的151团上校团长。
1947年的冬天,王耀武开始以邱维达在后方整训的三个新兵团,重组了第七十四军。
王奎昌随后接任了罗幸理,成为了第少将师长,并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
王奎昌部被全歼之后,而师长王奎昌当时趁着夜色和他的两名警卫营的幸存士兵一起,在战场上狡猾的逃脱了,随后,华东野战军战士发现之后立即对其进行了追击,但是并没有找到。
次年,74军又在浙江的金兰地区第3次重建。
重建的时候,王奎昌仍然担任58师的师长。
随后在福建的平潭岛战役当中,74军再次被全歼,而作为58师师长的王奎昌第3次逃脱,跟随国民党的大部队撤退到了台湾。
由于王奎昌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先后三次分别从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以及平潭岛战役当中逃脱,所以他也被称为74军的“祥瑞”,是74军的高级军官当中运气最好的一位,也是最为狡猾的一位。
甚至比他的老上司,后面升任为100军军长的周志道运气更好。
然而王奎昌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却远远比不上他在抗战时期的一场大捷当中的表现。
在这场战役当中,王奎昌率领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跟日军第十三师团的三个步兵大队激战3昼夜之后,击杀了日军1000多人。
日军除了溃逃的部队之外,剩下的只有12人被俘虏,剩下的日军全部被151团击毙,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日军的两名大佐级别的连队长也在这次战役当中被王奎昌的151团所击毙,成为了轰动一时的的抗战大捷。
牛长岭大捷,151团1800多人硬刚日军3个步兵大队,击毙日军两名步兵联队长,乃抗战时期团级单位战绩的佼佼者1943年的夏天,日军开始发动了鄂西会战。
此时,在湖北宜昌、长江三峡等各处国民党第六战区,除了江防部队跟日军浴血奋战之外。
周围的其他部队。包括当时的中央军主力第七十四军也在积极地驰援鄂西。
其中74军的第51师58师。也在周围跟日军进行了一番鏖战。
58师还跟日军的第17独立混成旅团激战了七昼夜,并击毙了日军两名大队长,
然而在鄂西会战的外围,实际上第51师当时的151团驻扎在湖南醴县的一个小镇内。
收到51师师长周志道的命令,151团奉命前去突破日军第13师团在松滋的阵地。
当时日军侵华司令部想要策划常德会战,这个时候他们的战略部队已经开始收缩,并打算趁着鄂西会战的时候调集军队朝着常德一带运动,为接下来发动的常德会战做准备。
也就在这时,日军的第13师团师团长亲自视察了该阵地。
在这之前,日军的第十三师团在松滋西南山区曾经遭到了军民堵击受挫。
因此,日军剩下的三个步兵大队大约3200多人败退在牛长岭和文公山一带。
此时,日军并不甘心失败,打算在此构筑工事,企图久踞。
因此牛长岭、文公山成为中日双方攻守的中心目标。
6月15日,74军51师151团接到师长周志道命令,由黄埔10期的上校团长王奎昌,率部由湖南澧县开赴松滋重镇街河市结集。
随后,151团全团三个加强营1700多人待命进攻牛长岭、文公山日军阵地。
激战前,日军第十三师团中将师团长内英三太郎中将,曾经亲自到达该阵地视察,并要求加强防线。
随后,他又召集了13师团的炮兵19联队大佐联队长华林三郎、轻重兵十三联队大佐联队长新村理事、攻击大队少佐大队长山本英一郎、防御大队少佐大队长矢野清等人部署攻守方略。
熟悉抗战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日军的第13师团属于常备师团,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甲种师团,而且还是甲种师团的王牌,战斗力颇为强悍。
该师团配属了大量的火炮和重机枪等重型火力。
其中第13师团的19炮兵联队有大量的重火力,战斗力不俗,各种辎重后勤都有保障。
十三师团中将师团长内英三太郎离开阵地前,他还命令炮兵炮击街河市镇。
霎时间硝烟四起,炮弹纷飞。
街河市镇笼罩在血光火海之中,大量的房屋被日军炮火轰击倒塌,造成了大量的村民伤亡。
随后,51师的151团赶到阵地后,立即建立防线,团长王奎昌命令,马上做好突击日军的准备,
151团来自于抗战铁军第七十四军的51师,是王耀武将军的嫡系部队。
曾经在淞沪、南京、武汉、长沙、上高等地跟日军都有过殊死搏斗。
且在作战过程当中,对日军造成了重创,尤其是德安大捷、上高会战中,日军的106师团和34师团几乎被全歼,创造了辉煌战绩。
日军对这支部队也身为畏惧,被其为“三五部队”,“虎部队”。
51师的151团是一个加强团,下面有三个步兵加强营,每个营下辖三个加强连,有500多人。
这支部队在对日作战过程当中,从来没有后退过。
几乎都是作为主攻部队,跟日军进行过硬碰硬作战和白刃战。
151团的前身是305团和306团在德安大捷(也称为万家岭大捷)中打剩下的残部组建的。
该团的前身305团和306团,跟日军的106师团在张古峰上有过惨烈的拼杀,伤亡率在70%以上,代理团长于清祥牺牲,两个团下面的营长就战死了三位,可见当时状况之惨烈。
在打残之后,随着74军建制的改变,第51师以这两个团幸存的士兵改编成了151团。
可以说,这是一支抗战英雄的部队。
151团开到牛长岭一带后,王团长庄严地发出了命令:第一营由金鸡山向牛长岭一侧出击,第二营由黄家岭向文公山进攻,王团长亲率第三营以猛烈炮火佯攻主峰牛长岭,掩护两营同时挺进。
16日黄昏时分,在战斗无法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王团长命令放弃两侧阵地,集中三个营的兵力,亲率敢死突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牛长岭高地发起了冲锋,强占日军主阵地。
在战役过程中,王奎昌发扬了黄埔毕业生悍不畏死,以及74军“团长营长带头冲锋”的战术风格,跟日军甲种师团进行硬刚。
历时2个昼夜的牛长岭战役,击毙炮兵19联队大佐联队长华林三郎,及轻重兵十三联队大佐联队长新村理事。
在抗战当中以一个团的兵力能够击溃日军三个步兵大队,并且击毙了日军两个大佐级别的步兵联队长,可以说是一场难得的胜仗。
日军三个步兵大队3000多人,除了大部分溃逃之外,俘虏只有了12个人,剩下的日军被击毙了1000多人。
在战后,王奎昌在呈报给师长周志道的电文中有言,如果当时他手底士兵数量更多,或者说有两个团的兵力,那么日军剩下的这些人也都逃不脱。
因为当时151团打的非常的猛,日军丢下了大量的武器,包括19挺轻机枪,11挺重机枪,500多支步枪,还有大量的马匹、粮食、武器等,几乎是一溃千里,被打的屁滚尿流。
日军遭此惨败后,全部逃窜至涴市、弥陀寺、沙市等地,角缩起来。
牛长岭大捷,151团的伤亡要远远低于日军,排长以上军官阵亡7人,士兵107人,受伤的仅有57人。
牛长岭大捷151团阵亡将士碑文
战争结束以后,大公报以民族正气为题,在7月13日还进行了专题报道,后来大公报又以追歼鄂西残敌为题也在“大公报”进行了报道,王奎昌团长的名字以真名出现在了报纸上。
也正是因为牛长岭一战,日军的13师团三个大队惨败之后,师团长内英三太郎被调离13师团,师团长被换成了赤鹿理中将。
在1943年11月份的常德保卫战当中,该师团进驻到了湖南的北面的张家界一带。
随后,再次遭到了74军58师的重创,在慈利和常德北面的漆家河一带,遭到到了58师172、174团以及蔡仁杰的173团顽强阻击,一共被歼灭了4000多人,一直没有办法跟常德城内的日军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