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七月中旬,于那期聚焦于“被拆卡直播悄然捕获的童心”的节目中,我们轻启话题,揭开了“小马宝莉卡”作为新时代十岁孩童间社交货币的神秘面纱。
节目之后,线上空间回响着多元的声浪:不解于这股卡片风潮的疑惑之音,追忆童年水浒卡情怀的共鸣之曲,以及对商业洪流悄然渗透儿童纯真世界的深切忧虑……
转瞬八月之初,当我们探讨起大学校园的静谧之时,一抹相似的静谧也悄然笼罩在了小学校园的上空。
孩童的天性,本应是活力四射、跃动如风的,但近年来,教师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课间的一幕: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留在座位上,沉浸于手中的乐趣,从串珠、咕卡到手账,直至如今的“小马宝莉卡”,每一股潮流都如同涟漪般迅速在班级间荡漾开来。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语文高级教师李玉瑾,从教29年,暑假前,刚带完一届六年级的班级。
她深切感受到,近十年间,下课铃声不再是奔跑与欢笑的号角,而是转换至另一种静默游戏的信号。孩子们的世界,正悄然被这些小小的卡片所重塑,它们如同雨后春笋,迅速占领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孩子们间共同的语言与乐趣所在。
作为小学老师,李玉瑾发现:孩子间流行的玩具是不断变化的。这些流行游戏都是蔚然成风,迅速在班里蔓延。毕竟,孩子回家说,我们班同学都在玩了,我还没有,有多少家长,会不给买一个?
在李玉瑾的观察中,如今蔚然成风的“小马宝莉卡”,是从上个学期开始流行。她还发现:这种卡片比以往那些玩具流行规模更大,几乎所有孩子都在玩。
小马宝莉卡”的流行规模为什么会这么大?去学校周边以及商场里越开越多的卡牌店,探访一番,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踏入学校周边的卡牌店,仿佛穿越至彼得·潘的梦幻岛,店内热闹非凡,每个孩子都是这片异世界的探险家,他们对卡牌的优劣了如指掌,每一次抽卡都伴随着兴奋的尖叫与欢呼,那份纯真的激情,在小小的卡片间燃烧。
近两年,关于卡牌游戏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
教师忧虑于卡牌交易中的攀比之风,家长则对“盲抽”机制视为“轻赌博”而忧心忡忡。
虽然 80后集过干脆面卡,90后、00后也集过球星卡、动漫卡,但除了这些安静游戏之外,上几代的孩子们还跳皮筋、捉迷藏、踢足球,又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毫无目的在场地上疯跑疯玩。
为什么到了现在,小学生的游戏越变越安静,越变越复杂,孩子们的社交生活,怎么就被商业公司承包了呢?
在一些心理学者看来,TCG卡牌从成人世界走向校园,恰逢网络游戏受限之时,它以“放下手机,健康游戏”的旗号,填补了孩子们娱乐生活的空白。
这不仅仅是娱乐方式的变迁,更是儿童社交环境“非此即彼”选择的缩影。在补习班与作业的重压下,在家长担忧的目光中,校园内外的玩耍空间被不断压缩,卡牌游戏几乎成了孩子们唯一的“透气孔”。
“卡游”公司透露,他们的首款热门卡牌“奥特曼卡”兴起时,就正好赶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政策实施的时期,当时,卡游在宣传文案中还特意强调“放下手机,健康游戏”。
然而,当孩子们怀揣着对自我成长的渴望,踏入这片卡牌构筑的奇幻世界时,等待他们的却可能是一个充满“金钱魔法”而非“友谊魔法”的竞技场。
毕竟,卡牌游戏的魅力,正源自于那份未知与期待,而它背后的商业逻辑,则是诱导消费者不断投入,追求那瞬间的惊喜与满足。
这并不是孩子们娱乐生活的第一次“退守”。
李玉瑾老师记得,原来孩子们的社交是很近距离的,放了学,可以去找同龄人玩。但现在,这个情况做不到了,很多孩子或去补习班,或回到家写作业,就算能够出门玩,家长也不会放心让他们单独外出。
在学校内,玩耍时间和空间也被压缩了。
于是,在多重因素的挤压之下,像卡牌这样的“座位游戏”几乎成了孩子们唯一的选择。
不过,当成长中的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要通过卡牌发展“自我”时,迎接他们的很可能是一个没有“友谊魔法”,只有“金钱魔法”的世界。毕竟,卡牌游戏诞生之初,吸引玩家的精髓元素,就是抽卡的不确定性。背后的目的,则是诱惑消费者不断花钱。
我们这些成年人,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可以玩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