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徐海东曾做一事,几十年后主席开会:海东同志来了没
1969年的一天,中共九大会场上,毛主席坐在主席台上,目光在人群中来回搜寻。与会代表们起初不明就里,直到听见主席三次询问:"海东同志来了没?"会场才恍然大悟。毛主席竟然为了等一个人,迟迟不让会议开始。这个让毛主席如此牵挂的人,正是开国大将徐海东。为什么时隔多年,主席对徐海东仍然念念不忘?这还要追溯到34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在陕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
一、毛主席的困境
世人皆知直罗镇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的辉煌一战,却鲜有人知这场胜利背后,还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35年11月,陕北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冷,寒风呼啸着掠过黄土高原。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响了关键一战。
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红军一举歼灭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俘虏5000余人,创造了长征以来最大的战果。这一仗,不仅打出了红军的军威,更为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然而,胜利的欢呼声刚刚落下,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毛主席面前。当时的红军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辗转十余省,给养早已见底。加上新建立的陕北根据地百废待兴,能够筹措到的物资极其有限。
一天傍晚,毛主席在油灯下召集了一个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同志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杨至成。油灯的火苗在寒风中摇曳,映照着几个人凝重的面容。
"咱们现在还有多少家底?"毛主席开门见山地问。
杨至成拿出一本破旧的账本,翻了翻说:"报告主席,现在全军就剩下1000块大洋了。按照目前的情况,要熬过这个冬天,至少还需要2000块大洋。"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远处传来战士们操练的声音,让这份沉默显得更加沉重。大家都清楚,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支部队能否安全过冬的大事。
就在这时,毛主席想起了一个人——徐海东。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比中央红军早一个月到达陕北,虽然他们的处境也不容乐观,但或许能够伸出援手。
"去找海东同志试试。"毛主席说着,拿起笔写下了一张借条。这张借条虽然简单,却字字千钧:"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问题,特向你借款2500元,毛泽东。"
为了这件事,毛主席特意叮嘱杨至成:"你亲自走一趟,把咱们的困难如实告诉海东同志。"杨至成接过借条,踏着漫天的风雪,向徐海东的驻地走去。
这一路上,杨至成心里也在打鼓。他知道徐海东的部队也是刚到陕北不久,肯定也有不少困难。可是军情紧急,再难也得试一试。当时的路况极差,杨至成顶着刺骨的寒风,走了整整一天一夜,才到达徐海东的驻地。
二、徐海东的抉择
当杨至成到达徐海东驻地时,已是深夜。徐海东正在处理军务,看到主席亲笔写的借条,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他让通讯员马上去请供给部长刘炳华过来,同时安排人为杨至成准备热水和饭菜。
刘炳华匆匆赶来,看到徐海东脸上凝重的表情,便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徐海东开门见山地问:"炳华同志,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钱?"
刘炳华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仔细清点了一遍:"报告军长,现在还有7000块大洋。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徐海东打断了。
"拿5000块出来。"徐海东的语气坚定。这个数字让刘炳华愣住了。作为供给部长,他深知部队的困难。当时红十五军团刚到陕北,根据地还在建设中,7000块大洋是他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底。
刘炳华急得直跺脚:"老军长,您可要三思啊!咱们部队马上也要过冬了,战士们的棉衣还没着落,药品储备也不足,粮食也只够吃两个月的..."
徐海东示意他坐下,将毛主席的借条递给他看。刘炳华看完后沉默了,半晌才说:"可是,老军长,5000块也太多了,要不我们先借2500块?"
"不行!"徐海东斩钉截铁地说,"你想想,毛主席他们走了一年的长征,打了多少仗,吃了多少苦?现在既然开口借钱,就说明情况十分紧急。咱们必须全力支援!"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员跑进来报告:"报告军长,西边新修的战壕被暴雨冲塌了,需要紧急维修,预计要花费500块大洋。"
这个消息让刘炳华更加担忧:"老军长,您看..."
徐海东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战壕可以慢慢修,但中央红军的困难必须马上解决。你现在就去准备5000块大洋,今天晚上就送过去。"
刘炳华还想再说什么,徐海东却已经在桌上写起了回信。他一边写一边说:"除了钱,再从各连队调集一些武器弹药,能拿多少拿多少。"
这一夜,红十五军团的供给部灯火通明。刘炳华带着几个战士,一遍遍清点着钱币,确保数目准确。与此同时,各连队也在紧急清点可以支援的武器弹药。
天还没亮,杨至成就带着5000块大洋和一批武器弹药,踏上了返程的路。这批支援物资,在数量上远远超出了毛主席的请求,但徐海东坚持如此。
第二天一早,徐海东召集全军官兵开会。他说:"同志们,我们刚支援了中央红军5000块大洋。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更艰苦一些,但只要能帮助党中央渡过难关,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扛住!"
会后,刘炳华拿着剩下的2000块大洋,开始紧急筹划如何让部队度过这个冬天。他们把能省的都省了,把能缓的都缓了,硬是用这2000块大洋,支撑着整个红十五军团熬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季。
三、艰难的冬季
1935年的冬天格外漫长。徐海东支援中央红军后,红十五军团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为了省钱,他们把军需仓库里的棉衣翻修了一遍又一遍,把最后一粒粮食都算计着吃。
那个冬天,陕北的天气异常寒冷。大雪一场接一场地下,积雪有时能没过膝盖。战士们穿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站岗,靠搓手跺脚来取暖。有时实在冷得受不了,就轮流回营房烤一会火。
一天夜里,徐海东在巡查时发现,有几个战士的脚上缠着稻草。原来是鞋子破了,不得不用稻草裹着脚御寒。徐海东立即召集各连队排查情况,结果发现全军团有三分之一的战士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但即便如此,当战士们得知这是因为支援了中央红军,没有一个人抱怨。相反,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克服困难。有的战士把破旧的军装改成鞋垫,有的把稻草编成草鞋,还有的把马驮子上的老棉絮抽出来塞进衣服里保暖。
粮食问题更是严峻。到了12月中旬,军需处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口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海东下令组建了十几个生产队,分头到附近的山上挖野菜、采蘑菇,有时还要徒步几十里去找可以食用的植物。
有一次,一个生产队在山上发现了一片野生的红薯。这个发现让整个军团都欢欣鼓舞。他们立即组织人手去挖,但由于天气太冷,地面冻得像铁板一样硬。战士们就用刺刀一点一点地挖,有时一整天也挖不了多少。
为了解决取暖问题,部队还专门组建了伐木队。每天天不亮,伐木队就要走十几里山路去砍柴。由于没有工具,他们就用随身携带的大刀。砍下来的柴要用绳子捆好,一捆捆地背回营地。这些柴火不仅要供应整个军团取暖,还要留出一部分给伤病员烧热水。
医疗物资的短缺也是一个大问题。军医王德林发现药品储备已经见底,但又买不起新药。他就带着卫生员到山上采药,把能用的草药都记录下来,研究出土法制药的方子。一些简单的外伤,他们就用盐水清洗,再敷上晒干的艾叶;感冒发烧就用野菊花煮水喝。
1936年1月,一场特大暴风雪袭击了陕北。积雪几乎把营房的门都封住了。战士们不得不每隔几个小时就去清扫积雪,以防营房被压塌。值班的战士穿着单薄的军装在风雪中坚守,有的甚至把自己的被子拿出来裹在身上。
就在这场暴风雪最猛烈的时候,一个通讯员顶着风雪送来了一个好消息:附近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要给部队送粮食。原来,当地百姓看到红军战士们吃苦耐劳的样子,深受感动。他们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还是你一斗我一斗地凑了些粮食。
这些粮食帮助红十五军团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等到了1936年春天,随着天气转暖,部队的生活条件才逐渐好转起来。战士们开始在营地附近开垦荒地,种上蔬菜,为以后的给养做准备。
四、重返战场
春天刚到,红十五军团就接到了一份重要命令:配合红一方面军,开展陕北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个消息让整个军团沸腾起来。虽然经过了一个艰苦的冬天,但战士们的斗志不减反增。
三月中旬,徐海东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由于冬季时期武器弹药消耗很少,加上之前的积累,军团的战备物资相对充足。徐海东决定采取高机动性的战术,以小规模但频繁的战斗打击敌人。
第一战在延安城外打响。当时,国民党军在延安城外修建了一条防线,妄图切断红军的补给路线。徐海东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摸到敌军阵地附近。天刚蒙蒙亮,红军就发起了突然袭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成功摧毁了敌军的三个火力点,缴获步枪38支,机枪2挺,还有大量弹药。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红十五军团采取游击战术,对敌军发动了连续的突袭。他们白天隐藏在山区,晚上则趁着夜色出击。有时甚至不用开枪,只用刺刀就解决战斗。这种打法让敌人疲于应付,始终找不到红军的主力在哪里。
四月底,一个重要的情报传来:敌军一个运输队正在向延安运送补给。这支运输队有200多辆大车,载着粮食、弹药和军用物资。徐海东立即决定拦截这批物资。他派出两个连队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另外派出一个连队负责断后,防止敌人增援。
战斗在一个傍晚打响。运输队刚进入伏击圈,红军就同时向前后两端发起进攻。敌军的护送部队措手不及,仓促应战。经过半小时的激战,红军就控制了整个局面。这次行动缴获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面粉3000多斤,子弹两万余发,还有一些医疗用品。
这批缴获的物资,不仅解决了军团自身的补给问题,还分出一部分支援了附近的根据地。当地群众看到红军把缴获的粮食分给他们,更加坚定了支持革命的决心。许多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入伍。
五月初,红十五军团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徐海东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命令部队分成多个小组,在各个要道设伏,制造出红军主力在这一带活动的假象,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这个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敌人被这些小规模但频繁的活动所迷惑,将大量兵力投入到搜索这些"红军主力"上。而真正的中央红军主力则趁机完成了战略转移。
进入六月,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战斗节奏也随之加快。红十五军团在一个月内转战于陕北各地,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场战斗。他们不仅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还扩大了根据地的范围。在一次战斗中,他们甚至攻下了一个县城,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
这些战斗的胜利,不仅巩固了陕北根据地的地位,也证明了红十五军团经过艰苦的冬季后,战斗力不减反增。战士们说,正是那个艰难的冬天,让他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强。
五、胜利会师
1936年7月初的一个清晨,红十五军团接到了一个重要命令:配合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实施大规模会师。这个消息传来后,整个军团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徐海东立即组织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详细的行军计划。考虑到要穿越敌占区,部队被分成几个梯队,采取昼伏夜行的方式推进。为了确保战士们的体力,每个梯队都配备了担架队,负责运送伤病员和重要物资。
行军第一天就遇到了考验。一支敌军骑兵队在前方设卡检查。红军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派出一小队人马在东面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主力则从西面绕过封锁线。这个计策相当成功,不仅避免了正面冲突,还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弹药。
在穿越一片沼泽地时,部队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由于连日大雨,原本的小路被淹没了。向导找不到可靠的路径,大家只能轮流试探前进。有的地方淤泥很深,战士们就砍来树枝铺路。一些伤员被担架抬着,担架手常常要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跋涉。
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行军,部队终于到达了预定集结地。这时,先遣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红二方面军已经到达会宁以东地区。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也正在向会宁推进。三支部队的会师已经指日可待。
8月初的一天,徐海东接到通知:红一方面军主力已经抵达会宁城外。他立即命令部队向会宁城区推进。当部队行进到距离城区还有十里路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密集的枪声。原来是一支国民党军队正在与红一方面军交火。
徐海东当机立断,命令部队从侧翼展开,对敌军形成包围之势。这时,红二方面军也从另一个方向发起进攻。三路大军形成合围,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成功歼灭了这支敌军,为会师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8月7日,在会宁城外的一片开阔地带,三大主力红军终于胜利会师。战士们列队相见,很多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的老战友分别多年后重逢,当场就讲起了各自的长征经历。徐海东见到了许多老战友,大家互相交流了这段时间的作战经验。
会师仪式上,红十五军团的战士们整齐列队,接受检阅。当年轻的战士们看到那么多的红军主力集中在一起,都感到无比振奋。特别是那些在陕北艰难的冬天里坚持下来的战士们,更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会师后,三支部队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和物资调配。红十五军团把自己积攒的一些军需物资分给了其他部队,特别是那些经过长途跋涉的部队。同时,他们也从兄弟部队那里得到了一些急需的装备补充。
一周后,各支部队开始按照统一部署,向各自的防区开进。临别时,战士们约定要继续并肩作战,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红十五军团踏上归程,向着陕北根据地进发。一路上,他们还接收了不少在会师时报名参军的新战士。这些新战士的加入,为部队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