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高铁列车驶过水清岸绿的滹沱河石家庄段。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近日,站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明渠堤岸上,朝不远处的青兰渡槽望去,渠面波光粼粼,清澈的南来之水静静流淌,不时有小鸟从水面掠过,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水以来,青兰渡槽运行一切正常。我们开展的安全监测显示,它很健康。”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邯郸管理处土建维护岗负责人梁素伟说。
青兰渡槽槽身长63米,工程轴线总长115.11米,是中线总干渠的一个控制性工程。
梁素伟介绍,青兰渡槽过水断面为梯形,槽身结构为分离式扶壁梯形,这种结构的渡槽,系国内首例。
青兰渡槽的结构布置,使得水流经过时不会有水头损失,确保了总干渠全程自流的态势。“青兰渡槽属超常规、大断面异型渡槽,跟一些大型渡槽相比,虽块头不算大,却是分量十足的重大项目。”梁素伟说。
青兰渡槽工程建设过程中,梁素伟主要负责工程质量验收。“回忆起当时的灌注桩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现在仍很兴奋。”梁素伟说,他与工程监理人员一起,严格盯控每道工序,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出了一份力。
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梁素伟每天都要开展安全监测,进行内、外观数据人工采集,对自动化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他说,保障工程运行安全,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千里长渠,一路向北。总干渠自青兰渡槽向北延伸34.5公里,便是洺河渡槽。
南水流过洺河渡槽南口节制闸后,水位和水流发生变化。上游来水呼啸而下,喷珠溅玉,激起一两米高的水花。站在渡槽边的走廊上,颇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渡槽是用钢筋水泥搭建的引水桥梁,主要用于引水跨越山谷和江河。洺河渡槽位于邯郸市永年区,跨越洺河。指着洺河河道旁边的一处空地,梁素伟说,他曾负责洺河渡槽工程前期的征地拆迁等工作,这处空地上当年曾建有临时住房,供建设者居住。那些日子,眼看着一座大型渡槽日渐长大、飞跨洺河,他和建设者们都很自豪。
洺河渡槽工程全长930米,由渡槽、节制闸、退水闸、检修闸、排冰闸组成。工程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跨三槽一联三向预应力渡槽。洺河渡槽槽身纵向为16跨简支梁结构,单跨长40米。每跨承重达5600吨,相当于上百辆满载货物的重型卡车在槽内行驶,也能承受得住。
洺河渡槽施工地质条件复杂,且渡槽本身还有抗裂抗渗要求,施工难度前所未有。洺河渡槽的每根槽墩都深入河底6米多,槽墩之下还有14根灌注桩支撑。每根灌注桩的承载重量是2200吨,仅一根槽墩就能承受3万多吨重量。“这样的槽墩,称之为‘大力士’毫不为过。”梁素伟说。
通水以来,洺河渡槽经受住了外界考验。从南水北调中线永年管理处了解到,2016年7月19日和2021年7月21日,交叉河道洪水流量分别达到5710立方米/秒和2440立方米/秒,水位分别超过保证水位和警戒水位,洺河渡槽安然无恙。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河北境内工程长度为596公里。在广阔的燕赵大地上,千里长渠如同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465公里明渠蜿蜒而驰,29座倒虹吸穿河而过,10座渡槽横空出世,7条隧洞钻山腾跃,数十座水闸把守关口……
位于正定的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首个开工项目,是先期“探路者”。滹沱河倒虹吸工程的薄壁混凝土浇筑、大型渠道衬砌等技术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经验。
位于保定市满城区西北的漕河渡槽,建设时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穿黄工程并称为南水北调中线三大重点工程。建设漕河渡槽,建设者们首创三槽一联多侧墙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提高了槽身的纵向跨越能力,降低了槽身自重,增加了刚度,在提高质量前提下节省了投资。
如果把南水北调干线总干渠比作大动脉,那么我省的廊涿、保沧、石津、邢清4条大型输水干渠就可以称作中动脉。河北建起4条大型输水干渠和受水区水厂以上供水管线,连同128座地表水厂,组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与中线总干渠共同织就一张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骨干水网。
通过这张水网,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截至今年11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逾21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5100多万,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一渠清水北上,不仅让城乡居民喝上了甘甜的南水,南来之水还“牵手”沿线自然水系,流入本地江河湖泊,让原来满目疮痍的河流迎来生态蝶变。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至今,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前提下,中线工程择机实施生态补水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河北众多河湖的常驻风景。(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