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二桃杀三士”!敲中国竹杠的后果,是把列车卖回你老家

以彤玩转生活 2024-11-19 13:16:35

中国高铁,曾经是世界列强眼中的追随者,如今却反转成了全球铁路建设的领跑者。

最近,丽江至香格里拉的丽香铁路通车,标志着中国在高原铁路建设上的又一壮举。

谁能想到,这样的成就背后,竟然是靠“二桃杀三士”的谈判策略,把曾经对我们高高在上的外国铁路巨头们一个个拉下了马。

想想曾经的西门子、阿尔斯通,对中国市场咄咄逼人,如今却不得不把技术拱手相让,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是啊,过去是你们供着我们,今天却是我们把列车卖回你们的老家。

这样一场谈判博弈,背后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碰撞,更是中国铁路自信的最好注解。

从不通铁路到高铁畅行:丽香铁路的开通

2023年11月26日,丽香铁路正式通车。

这条铁路全长139.7公里,连接了云南省的丽江与香格里拉,横跨了昆明、大理和丽江等旅游胜地。

曾经,游客们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得花上一整天时间乘坐大巴车,路途崎岖不堪。

但如今,这条新通车的铁路不仅缩短了通行时间,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条铁路的建成并非易事。

从2014年动工,到2023年完工,整整9年的施工时间,期间经过了34座桥梁、20座隧道,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

这条铁路的意义,不只是交通的便利,更是中国铁路建设技术的又一突破。

铁路建设背后的艰辛与挑战

丽香铁路的建设过程,堪称现代铁路工程的奇迹。

全线有73.4%的路段穿越桥梁和隧道,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平均海拔高达3380米,被称为“高原地铁”。

如此艰险的地理条件,给铁路工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顶尖的技术,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

这不禁让人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铁路建设历程。

当时,中国的铁路技术还远远落后于世界,甚至连蒸汽机车都无法自主制造。

1958年成昆铁路的建设,更是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铁路工人们的顽强拼搏精神。

成昆铁路全长1091公里,历时12年才得以完工,期间穿越了427座隧道、991座桥梁,数千名工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献出了生命。

如果说当年的成昆铁路是中国铁路人艰苦创业的象征,那么今天的丽香铁路则是中国高铁技术登峰造极的体现。

新时代的铁路工人们,不再只是依靠铁锹和炸药,而是掌握了最先进的隧道盾构机等现代化设备,这才让“天堑变通途”成为了现实。

引进技术的“二桃杀三士”:中国高铁的崛起

回顾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高超谈判策略。

进入21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日本的新干线早在1964年就实现了210公里/小时的运行速度,而中国当时的铁路平均时速仅有50多公里/小时,春运期间的“闷罐车”更是让无数旅客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决定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

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技术合作。

2004年,中国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高铁招标计划,试图从世界铁路巨头中选择合作伙伴。

这场招标吸引了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企业的大联合体。

真正的较量还在谈判桌上。

西门子,作为当时全球铁路技术的领军企业,原本有很大机会拿下这笔巨额订单。

他们的漫天要价却让中国谈判团队果断放弃合作。

西门子开出了3.5亿人民币一辆高铁列车的“天价”,加上3.9亿欧元的技术转让费,最终总价高达520亿人民币。

中国方面认为,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敲竹杠”,于是毅然转向了法国和日本企业。

西门子团队在这场谈判中栽了个大跟头,据说,参与谈判的西门子团队后来集体离职。

而阿尔斯通和日本企业虽然在合作中占据了优势,但中国在合作条款中坚持了一条关键的底线:必须确保中国企业能够通过合作掌握高铁的核心技术。

这一条款的设置,最终保证了中国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能够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超越。

中国高铁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布局

凭借着与法国、日本等国的技术合作,中国铁路在短短十年间飞速发展。

从2007年开始,中国高铁进入了“第六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到2023年底,中国高铁网络已经扩展到4.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里程最长、技术最先进的高铁网之一。

中国不仅在国内建设了庞大的高铁网络,还积极参与国际铁路项目。

2023年9月,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全线承建高铁项目。

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还承接了沙特的麦加轻轨项目,这是世界上首条沙漠高铁,成功克服了极端气候条件的挑战。

如今,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飞驰,还远销海外,甚至卖到了曾经的高铁技术强国——德国。

2018年,中国成功向德国出口了“火车头”,这无疑是对中国铁路技术的极大认可。

高铁建设背后的战略布局

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背后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力量较量,更是国家战略布局的体现。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中国高铁成为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高铁项目的输出,中国不仅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经济利益,更提高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随着中国高铁在全球市场上的崛起,曾经的铁路技术强国如日本、德国等国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特别是日本的新干线,曾经是全球高铁的代名词,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中国高铁的强劲竞争。

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的竞标中,日本就曾输给了中国,这让日本铁路企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结语

从曾经的技术引进者,到如今的全球铁路领跑者,中国高铁的崛起,既是一场技术的胜利,也是一场战略的胜利。

这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复杂博弈。

从西门子“狮子大开口”的失败,到如今中国高铁卖回德国,这其中的反差,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我们曾经被迫向外“取经”,如今却成为了“经”的输出者。

但问题是,中国高铁的崛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技术依赖?未来的竞争,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高铁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全球化的棋盘上,谁能笑到尚未可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