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国结婚人数止跌回升,登记对数达 768.2 万对,约 12%的增幅结束了此前多年的下滑。这一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婚姻观的复杂变迁,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从数据来看,疫情后的补偿性结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此次回升。据相关统计,在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如武汉,2023 年上半年结婚登记人数相比 2021 年同期增长超过 30%,过去几年疫情的限制,使得许多新人的婚期被迫推迟,随着社会生活恢复常态,这些累积的结婚意愿得以释放。同时,民俗观念也起到了作用,像 2024 年甲辰龙年,传统观念里这是适宜添丁增口的吉祥年份,不少家庭受此影响选择在 2023 年筹备婚事。
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确实有了显著转变。过去,婚姻在社会普遍认知中几乎是人生的必然归宿,而现在,年轻人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彰显。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上,不再视婚姻为人生的唯一必选项,晚婚甚至不婚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近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已从十年前的 23 岁左右推迟到 26 岁左右,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平均初婚年龄更是接近 30 岁。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教育普及以及个体意识觉醒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人们有更多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婚姻在人生规划中的权重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性别角色认知在婚姻中的变化也颇为明显。男性在面对婚姻时更加审慎,考虑到婚后的家庭责任、经济压力等因素,不再像过去那样积极主动。而女性则更强调个人感受和自我价值在婚姻中的体现,追求平等、尊重与情感共鸣的婚姻关系。有调查显示,在关于婚姻态度的问卷中,约 40%的男性表示会因经济压力而延迟结婚,而女性对于婚姻中情感满意度的重视程度达到了 80%以上。这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进步,女性在经济和思想上更加独立,不再愿意将就于传统模式的婚姻。
针对低结婚率的现状,政府积极应对,出台婚育补贴、延长产假等福利政策。例如,某些地区给予新婚夫妇一次性 5000 元的婚育补贴,在产假方面,有的地方将产假延长至 180 天甚至更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夫妇的经济与生活负担,传递出对婚育家庭的支持态度。社会各界也通过组织各类线上线下社交活动,努力为单身青年创造更多交友机会,试图营造良好的婚恋氛围。这些举措有助于缓解部分压力,但要真正改变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和行为,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多方面的配合。
展望未来,婚姻市场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与个人独立意识的增强可能会继续推动晚婚或不婚趋势的发展;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策若能持续优化并精准发力,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这种趋势,引导更多人理性看待婚姻。无论如何,婚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不断适应社会与个体需求的变化,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多样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