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洗不白了!河南再现100多村民“哄抢”红薯,自己为何不种?

村长晓佳一 2023-11-06 14:16:08

前言:对于地域歧视我们是非常痛恨的,谁的家乡都有好人坏人,个体不能代表整体,然而当多数事件集中在一起之后,好像真的很难洗白了。

河南到底怎么了?这个秋收季是“黑料”频出,而这黑料基本上都与村民哄抢种植户的劳动成果有关。前几次还专门针对这些事做出过评论,私以为这仅仅是个别事件,不能覆盖河南大部分地区,毕竟在其他地区也是有不少这种“哄抢”事件的,然而发现自己过于单纯了,好像彻底洗不白了。

在经过了河南周口400亩玉米地遭村民哄抢、上百人“哄抢”中药白术、许昌一百多亩红薯被哄抢以后,当然“南阳收割机前哄抢高粱”事件被官方定为谣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哄抢事件再次发生。

根据网络报道,近日一位网友在周口一地路过时拍下了上百村民哄抢女子未收完红薯的视频,根据视频画面,一女子在一块红薯地上追拦上百个正在地里刨红薯的村民,要求村民不准再刨,然而大部分人无动于衷,继续刨红薯,女子无奈抢夺装有红薯的蛇皮袋,站在地里大声呵斥,视频中刨红薯的不仅仅是老人,还有孩子背着红薯出现在视频中。

根据周口市此前报道,今年禅城红薯喜获丰收,“禅城红薯”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很多农户都在此包地种植红薯,而现在正是当地红薯收获的时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是又遇到上百村民“哄抢”。

为何又是在河南?网络上发出了很多这样的声音,有网友提问,自然想要红薯,干嘛自己不种非要别人家的,自己种一些不好吗?尤其是在网络上到处都在传河南又出现“哄抢”红薯事件了,难道就不知道又让河南上了热搜,再一次“出名”了?

很多老人是从艰苦岁月过来的,饿怕了,穷怕了,因而节约粮食我们都能够理解,但是一次“误以为”户主收完不要了,两次“误以为”收完不要了,难道次次都是“误以为”?这怎么都是说不过的事情,别人种地也是要成本的,花了大价钱的,不是无私奉献的。如果都这样搞,以后谁还种地?

不排除有些老人抱着“法不责众”贪小便宜的侥幸心理去参与“哄抢”,而这也应该是成百人哄抢的主要原因,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河南名声的丧失,这对于数千万在外打工生活的河南人是极为不利的。

而这些参与“哄抢”的村民难道就不为在外讨生活的亲人们想想,当名声被破坏了以后他们该如何自处又如何与别人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难道说就是动不动就上热搜,经常出现“哄抢”玉米、红薯、中药的地方?

根据数据显示,河南在省外务工的人口近1500万人,遍布了祖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工业发达的地区,相信在这些务工的其他省份人很容易接触了河南人,性格直爽、言语幽默、待人忠诚,大部分河南人都有着这样的性格。

当然,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一些人确实败坏了河南人的名声,导致不少人对于河南人有一种偏见,导致在外务工甚至都会遭到身份歧视。而现在这样哄抢的新闻一而再再而三的登上热搜,更是让外出的河南人备受煎熬。

无论是玉米还是红薯其实都不值钱,为何非要去别人没有收完的地里面去哄抢?法治观念的淡薄还是道德的缺失?即便法不责众难道不受到良心的审判?是不是还要炫耀抢拾的“成果”?

虽然说河南土地流转的多,种地大户并没有把土地资源全部垄断,而且农民是有权收回非自愿流转的土地的,哪怕只种一亩地的玉米额红薯,也比去捡拾别人的要多得多,还是说别人的才是好的?

名声是自己挣得,脸是别人给的,如果自己不争气,非说是传统是习惯,那么这个传统习惯可要不得,害的不仅仅是种粮食的农民,更有可能是自家的子女以及整个地区的声誉!那么,还骄傲的起来吗?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