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36峪》之崖窝台洞——鄠邑皂峪

终影文化 2024-09-28 04:15:28

鄠邑皂峪位于西安市今鄠邑区城南石井街道秦岭北麓,东隔潭峪,以九华山为岭,西邻栗峪以赤脚梁和涝峪分水。峪口位于石井街道皂峪口村,阿姑泉牡丹园之西,距鄠邑城区8公里有余,距西安约52公里,距环山旅游公路不足1公里。皂峪因峪中曾多生皂荚树为名,为鄠邑区秦岭北麓三十六条峪沟中较小的一条山峪。峪水发源于秦岭北麓,河谷长13.42公里,峪口以上流域面积11.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85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鄠邑区石井街道潘家堡村东侧,于西堡村西南汇入涝河。进峪口前经过站马村,传说唐僧取经时,曾立马于此回望长安,由此得村名。山峪有皂峪村,现村民多移居山外。

皂峪溪流

皂峪水清凉甘美,峪谷幽深雅趣,小瀑静潭分布,灰岩白纹如画,石径坡路自成。山谷丛林茂密,群山环绕,峰峦秀峻。峪中道观庙宇众多,从峪口依次有雷音寺、终南山极乐寺、太白庙、菩萨洞、终灵山地母庙、千峰崖、崖窝台天师洞、九华山等自然人文景观。千峰崖,四季水流不断,冬季滴水成冰,最高可达几十米,如顶天玉柱,景色十分壮观。

皂峪龙口景点

千年古刹极乐寺,建于隋朝初期,寺院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虽经千年风雨,古迹依然保存完好,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山顶有一巨石,势如雄鹰展翅,仰头而立,人称鹰咀石。

崖窝台观音庙

峪口上游约七公里有崖窝台,地处皂峪沟上游西沟北坡上,北坡山体凸出一巨型岩石,巨石与山坡间构成一绺缝洞,当地人称崖窝台。洞中塑有张天师神像,洞内有泉水溢涌,水温冬暖夏凉,常年不枯。崖窝台洞曾有一名张姓道士在此隐居40余年。

皂峪口东的阿姑泉牡丹园

重阳节皂峪访隐者文/终南闲士

我曾游历皂峪沟多达五六次,每次皆为皂峪的旖旎风光所沉醉。然而,其后的两次重游皂峪沟,缘由却是那里有个崖窝台,崖窝台中隐居着一位年近九旬的张姓道士,人称张老道。崖窝台距峪口约七公里,坐落于皂峪沟上游西沟的北坡之上。北坡山体凸起一块巨型岩石,当地人称其为崖窝台。巨石与山坡之间形成一道狭长的缝洞,名曰天师洞,洞中塑有张天师神像,洞内有泉水汩汩涌出,水温冬暖夏凉,常年未曾干涸。张老道便隐居于洞中。

2006年夏初访张道士,获悉老人原籍为咸阳武功县。1981年底,他前往九华山与一众善男信女修复九华山庙,其后因故独自一人来到崖窝台,依傍岩石凿洞,倚着山势建庙,并在山坡上植树垦地,自此隐居,掐指算来,已有三十载光阴。老人身形清瘦,性格豁达,右眼似因白内障而失明,但精神状态尚佳。当时虽是初次相逢,却热情满怀。听闻我们当中一位朋友患有胃病,老人便从简陋屋舍中搜寻出些许自制中药赠予朋友。

2008 年夏,我与驴友再度前往崖窝台拜访张道士,那次游客众多,未能见到老人,其后听闻驴友言及老人下山采药,我们未能等候,便返程了。如今,距初识崖窝台老人已近四年,崖窝台现今是何状况,那位老道人近况如何?怀着这般疑惑,我约了一位朋友,计划再度登上皂峪崖窝台。

皂峪口

皂峪口待发

终极寺

2010年10月16日,恰逢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又值星期六,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正是户外登高爬山好时节。早上九点出发,我们迎着秦岭,驱车拥入皂峪沟时,时间还不到九点半,在太白庙下一农舍荒草院停了车,品过农户家的猕猴桃和院中的红柿子,谢过主人,径直向山沟进发了。行过终极寺庙南门口,穿过采石场料场,不会儿就到菩萨洞庙小吊桥前。我们没有停步,继续沿山沟向里进发。雨后的山沟,空气沁人心脾,野草馥郁芬芳,河水潺潺流淌,哗而不噪,河谷蜿蜒曲折,突石成阶,曲沟为径。山谷之中,丛林繁茂,小鸟啁啾鸣翠;山峦之间,层林尽染,薄雾氤氲弥漫;蓝天之下,群峰争秀,绵延不绝。季秋之际,草木已渐趋枯败,落叶灰黄,入土化尘,安然自若;红叶点点,鲜而不妖,静谧安然;绿叶翠碧,尽情舒展,坦荡自然。

皂峪虎口景点

我与朋友一边闲谈一边欣赏着峪中景色,不知不觉已行走两个小时。忽然,前方呈现一道奇景:河床陡然变窄,河谷急剧陡峭,两边山体矗立,上顶相叉,仿若相接,形成洞状,河流恰似一条小白龙从洞内沿山涧蜿蜒游出,在西山崖上凿有一条悬空小道,人于其上前行,犹如深入龙嘴虎口。我此前虽多次前来,或许因同行者众,或许因身心疲惫,竟未曾留意皂峪中还有这般景致。

皂峪龙口景点

皂峪瀑布

菩萨庙

我们在小溪边休憩片刻,继续前行,穿过东西分叉沟,顺西沟行进不远再向南上坡,穿过两行松树林,十二点多便抵达崖窝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巧的菩萨庙,内供观音菩萨,许是香客稀少,蜡熄香尽,嗅不到丝毫香火气息。远远听闻狗叫,顺着菩萨庙侧墙沿坡小道,很快便至崖窝台天师洞。洞旁有几间低矮的小柴房,房旁拴着一条白色小狗,无精打采,瞧见我们仅叫了几声便乖乖卧下不再理睬。

皂峪上游溪流

天师洞,虽称作洞,实则非洞,在一低矮平房后是山崖突出与坡形成的缝隙,只是较为宽敞罢了。穿过小柴房门,便进入天师洞,洞内彩塑张天师神像,旁有一水潭,由于光线昏暗,若不仔细察看,实难轻易察觉那池水潭。

见我们到来,正在山坡下劳作的一位老农妇匆忙赶来。农妇约六十多岁,身材矮小,略有驼背,但尽显慈祥,一边洗手,一边向我们招呼。我即刻询问张老道的状况,农妇言在后房,老人现今眼睛欠佳,几乎目不能视,但仍时常在山坡上劳作。在柴房门前的石桌前我们坐下,这时,或许听闻我们的谈话声,张道人从不远处的后房拄着拐杖缓缓走来,一到跟前便说:“我一早起来,就感觉要有人来此,果不其然,你们就来了。”老人的开场白,令我颇感意外。此次见到老人,明显感觉比往昔苍老许多,行动也愈发迟缓,衣着装扮全然不像位道士,与农村上了年纪的老汉毫无二致,我们向老人致以问候,而后坐下来一同畅聊。

张老道现今已八十八高龄,虽说眼睛不灵便,但身子骨还算健朗,言罢还拿起铁质三节棍在身上抡动敲击起来。念及老人如此年迈,身体每况愈下,我试探着询问,老人可否回到老家与家人共同生活。老汉一听,笑道:“我无儿无女,了无牵挂,我在此处活一日算一日,离世后便将骸骨留在这山坡之上。”我又问老人是否还有亲戚,一旁的老妇人说道,老人尚有一位兄弟,多年前曾前来探望,然而近些年来已不再往来,早已失去联系。近些年来老汉虽未曾下山,但一聊起山外之事,知晓的倒也不少,对于社会上某些流行之事,仍能道出个一二。

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食品邀老汉一同分享,老人言,自己一生以清淡为主,一日三餐,无非馒头、稀饭、面条加浆水菜,不惯食用其他食品。提及对面的九华山,老汉乃是最早在山上修复庙宇之人,后来因与山下村民意见相左,一气之下跑到崖窝台,自行建庙修房,开始隐居生涯。多年前,眼睛变得不好使,山下有位老妇人怜悯老汉,便上山来为老人操持做饭、照料生活。老人感激妇人,认作干女儿,眼前的这位老农妇正是老汉所认的干女儿。至此,我们方才明了两位老人的关系。

聊着聊着,我们察觉天色已晚,遂向两位老人辞别,并将未吃完的食品留给了那位老妇人,而后在他们的叮咛中下山。春去秋来,万物更迭,人的生命亦如这群山中的草木,有生有灭。老人因自己曾制药救人而自豪,为九华山庙宇的修建出力流汗而无悔,更是对生命泰然处之。在茫茫人海中,老人仿若这遍布山峪的一株小草,平凡而细微,但正如群山因草木而具生机,人类因寻常百姓而有根基,从而映衬出参天大树的栋梁之才,豪杰精英的伟大不凡。故而,无论如何,这些皆构成了我们的世界!(2010年10月16 日游记,2024年9月27 日整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