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水是当代中国山水绘画的重要题材,其独特的“岱崮”地貌,泾渭分明的四时之景,给当代的山水画家的创作给予新的开拓地。沂山之境,四时不同,春到沂山,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夏到沂山,飞瀑流泉,酷暑无影;秋到沂山,山果遍野,秋高气爽;冬到沂山,银装素裹,疑入仙境。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兼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也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其人文底蕴也异常雄厚。山水画家鉴长春就是以他对沂蒙山区特殊的感情,创作了《沂蒙秋柿红满沟》、《蒙山八月》、《蒙山秋》、《蒙山秋高》、《沂蒙印象》、《蒙山柿子红》、《醉秋》、《沂蒙山柿》等一些表现沂蒙山区的画作,从而成为他在画界奠定了基础。
鉴长春的山水画承古人龚贤之风,取法于自然山水,其笔墨之法、章法布局,均有自然山水的妙趣和淳朴浑厚。因此他的画中,山是朴实的山,水是朴实的水,树也是朴实的树,人更是朴实的人。画中所涉题材元素:朴实无华的农户,大片成熟的庄稼,漫山遍野的累累硕果,在鉴长春的笔下沂蒙的“崮”宛若世外桃源、恍若如精灵居所。
深入的探究,鉴长春的山水创作之路虽未接受名家指点,亦无高师引路,但对艺术矢志不渝的精神,吃苦耐劳的钻研态度使得他在对自然山水的感悟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和方向。古人云:“师法自然”,其实古人画山水诸多之法都是对自然山水深入观察了解后,付诸于毛笔和水墨,并在宣纸上挥洒表达的。鉴长春先生在山水画上的探究之路,与古人可谓是相同的,虽未受名师高人的指导,但其方法道路也是殊途同归,达到了彰显沂蒙山水层峦叠嶂、万千景象的效果。
“岱崮地貌”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而沂蒙的“岱崮山水”有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的特点。鉴长春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以焦墨、浓墨用笔将“沂蒙岱崮山水”表现的棱角分明、风格显著;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山水观察之细致入微,对沂蒙山水感情之深厚。
笔墨之法千种万类。古今大画家所用者,亦不过其中数种或数十种。而其作用也不过为体现山水之精神,画家的胸臆,乃至一种文化、一种美学观念、一种哲学观念方法耳,实为道之载体也!所以鉴长春先生所用笔墨方法无论其种类、传承,而能表现他对沂蒙之景与日月天地浩然晨存的大气,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内质融为一体的浩然之气,才是他的沂蒙山水画真正的意义存在。
——原文2017年发表于成功书画家网
(文/成功美术馆冯宜玉)
画家简介:鉴长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家研究会理事,青城画院特聘画师,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一级画师,枣庄市美协副主席。作品曾获得全国及省各类大型书画展,并编入20多部画集,并发表于《人民日报》《山东工人报》和《书画导报》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