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八达岭上向远处眺望,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向下俯瞰,看到两个门洞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还有 u 字形的城墙缎怕谳(读作yàn)瓮城。
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
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士们的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阵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瓮城的两门间相距63.9米,西门楣上题额"北门锁钥",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镇"。
东门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
城门洞上,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装有木顶柱和锁门。
平常时候,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
及至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
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
从碑文看,长城历经了80多年才修建完成。
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
从城上鸟瞰,城下的车辆川流不息。
八达岭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
"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八达岭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宜化、张家口,八达岭之名由此而得。
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
大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
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为"神威大将军"。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
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
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
登上4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这让人想起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即兴咏诵的诗句:“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
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
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
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说到长城,有人就会想到《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秦朝时有一户孟姓的人家种了一棵瓜,
瓜熟打开后,发现里面竟然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他家给这可爱的小姑娘起名叫孟姜女。
孟姜女成年后跟公子范喜良喜结连理。谁知就在新郎新娘即将入洞房之际,突然一群官兵闯了进来,硬是把新郎给抓去修长城去了。
孟姜女日夜思念着夫君,打点好行装,日夜兼程、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修长城的地方。谁料范喜良这时已经不在人世,尸体也被填了城脚。
孟姜女于是便坐在那长城根底,哭啊哭,哭了整整三天三夜。
她悲恸的哭声,把天地都给感动了。
天地间开始刮起风来,风越来越猛烈。
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倒了,露出来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孟姜女伤心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滴在她丈夫血肉模糊的脸上,但他终究是再也听不见也看不见了。
秦始皇这个和专制独裁暴君,夺去了他的生命。
现在,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景区内,有"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的石碑;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止锚湾海滨,有一个姜女石遗址。
不知道这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到底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