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实,不忍说穿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7-29 10:43:04

(后梁太祖 朱温 画像 局部)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五代揭幕。

对于朱温的后梁政权,割据福建的王审知是完全持支持态度的。

同样,朱温对于福建,也从来没动过心思,甚至从未计划发兵攻打一下。

作为古代历史上,至少是那段时期的兵家不争之地,王审知在福建,实在是乐得清静,因为毕竟离中原政权有段距离,路也不太好走,所谓朱温和王审知只能是遥相观望,既然都够不着对方,涉及不到现实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闹的太僵。我做后梁皇帝,你做福建霸主,咱们和和气气,井水不犯河水,挺好。

如《战国策》云: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这句话,是战国名士范雎为秦国在一统天下,横扫六国的过程中提供的基本思路。

所谓远交近攻,就是指,在天下大乱之际,割据政权颇多,作为诸多割据政权中的一个,我们首要的方针就是,要利用外交手段来避免自己树立太多的敌人

当然你说大争之世,你总想要左右逢源,一个也不得罪般的做老好人,想要一个敌人也没有,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战略思维来决定把哪些人设置为我们的敌人,哪些人当做朋友,当然了,是暂时的。

离得近的,领土有争端,势力有冲突,难免敌对,而离得远的,既然暂时接触不到,那么完全可以和平外交,建立友好的关系。

树敌太多,腹背受敌,四面被围,那很危险,而远交近攻的方式给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先解决近在眼前的敌人,再收拾较远的,咱们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这不仅仅是一种战略手段,也是一种哲学思维,它让我们发现,如果你要达成一个目的,你没有必要一蹴而就,而完全可以分步骤,分模块,分层次的来完成。

(权谋)

想来当时的朱温和王审知都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不会知道,远交近攻这个策略如果要执行下去,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你本身的政权存在时间要足够长。

王审知的闽国不过三十多年,而后梁更是仅有十六年的国祚,作为政权的统治者,他们有长远的计划,可却无法长远的维持政权的寿命。

未来如梦似幻,军阀们也必须立足于现实,至少当下朱温和王审知俩人是不犯毛病的。

王审知的福建周边,还有一个政权,名字叫做南吴,当时的南吴皇帝是杨溥,这是南吴的最后一位皇帝。

杨溥在位的时候,南吴方面曾经派出使者来拜会王审知,希望可以和王审知结个亲家,让王审知选一爱女嫁到南吴,增加一下两国的亲密度。

南吴朝廷当时派出的使节,叫做张知远。

南吴当时已经是国家了,宣布建国称帝好些年了,而且还是五代十国这些割据政权里较早发展起来的,所以张知远他就有点骄傲,到了王审知这边,他一直以大国来使自居,行为十分傲慢,言语也不恭敬,毕竟这个时候王审知只是割据福建,闽国其实是王审知的后代建立的,所以在张知远的眼里,王审知只是个土军阀罢了。

王审知这个人,性格很好,家风有度,他从来不是那种暴虐滥杀之人,反而是能讲道理就讲道理,能缓和下来就绝不动手,可是面对张知远的无礼,王审知却是零容忍,直接把张知远就地处死了。

(王审知 绘像 局部)

这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你王审知一向以仁德自居,怎么能随便杀人呢?

事实上,如果当时南吴真的和王审知处于交战状态,张知远是以战时使者的身份来下战书的,哪怕他再无礼再傲慢再得瑟,王审知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也会恭恭敬敬的把他打发走,因为这关乎战争礼仪,自己的行为更会对未来的战争走向产生微妙的影响,可是张知远这趟来,他是来结亲的,他是代表南吴来迎娶自己的女儿的,这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站在王审知的角度想一想,假使我们为人父,我们要养家糊口,我们有一份工作,时常要吃饭喝酒,时常要应酬,甲方客户和你吃饭的时候对你百般刁难,出言不逊,可是你也得满脸赔笑应付过去,因为你只有把甲方伺候好了,订单签下了,合作达成了,你才有钱赚,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为了柴米油盐,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忍气吞声。

而且,这其实不叫忍气吞声,这叫做为家庭奉献的男人,我们不违法,不犯罪,不违反人伦道德,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们是值得人尊重的劳动者。

可假使我们为人父,我们有一个一直以来都娇生惯养的女儿,女儿的男朋友的父母来你家里提亲,见面之后就态度傲慢,对你指指点点,甚至破口大骂,乃至于动手打人,给了你两耳光,还扬言你女儿根本就配不上我儿子之类的,作为父亲,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南吴是来提亲的,可是提亲的使者如此无礼,这不仅仅是没把王审知放在眼里,更是从来没瞧得起自己的女儿。

而对于这样的侮辱,王审知无法忍受,所以他才会杀掉张知远。

不过有意思的是,南吴方面似乎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尽管王审知杀掉了自己的使者,可南吴也没有发兵攻打王审知,两个政权顶多是闹了个不欢而散,不再来往。

而就在南吴遣使之前的几年,一个叫做韩偓的人也来到了福建。

(韩偓 形象)

韩偓,大唐官员,诗人,唐昭宗时期深受重用,因此韩偓对大唐朝廷感情很深,朱温架空昭宗的时候,韩偓和朱温一直不睦,因此被朱温一贬再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再回京师了。

不过奇怪的是,等到朱温杀掉唐昭宗之后,他却一反常态,主动下诏,要求韩偓回京任职,还表示要重用他。

这个消息在别人看来是好事儿,可是在韩偓听来,却是一张结结实实的催命符。

自己和朱温之前势同水火,不能相容,俩人之间的仇恨都积的够够的了,朱温是多么狠毒的人呐,这回叫自己回去,那必然是灰太狼去羊村,它没安好心,所以前脚接到朱温回京的调令,后脚韩偓就带着一家老小逃走了。

事实证明,韩偓的预感是准确的,因为他逃走不过几年时间,朱温篡唐,白马驿之祸就发生了,大批李唐宗室和大臣遭到屠戮,尸体被沉入滔滔河水之中。

惨,那是真惨。

那么韩偓本人逃到哪里去了呢,他逃到了江西的抚州,本来韩偓到了抚州他就不打算走了,隐居度过一生也就是了,可是他的行踪和动向很快就被福建的王审知给知道了。

韩偓素有才名,是晚唐时节的代表性大臣,朱温初建后唐,力邀韩偓回去上班,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并不是要杀掉他,而是要重用他,毕竟这是个重量级的人才,是值得拉拢的。

(唐朝壁画 官员)

可是,朱温登上权力巅峰,取代唐朝的手段和方式太过恐怖,注定他得不到那些忠心于李唐皇室或者是自恃清高的文人的支持,这也是韩偓逃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审知一看,这朱温都抢着要的人才,自己也不能含糊啊,于是立刻派人放出消息,邀请韩偓入闽地定居。

盛情难却,而且王审知的名声一直很好,韩偓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奔福建而去。

不过,韩偓的性格比较傲居,很孤高,他虽然进入了闽地,但也只是在闽地闲居,并没有说王审知邀请他来,他来了之后就跑去为王审知效命。

韩偓在福建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朱温就称帝了,朱温称帝,王审知本着远交近攻的心理,尊奉朱温为正朔,至于他内心真尊假尊,那就不得而知了,然而这个行为却让本来打算给王审知效命的韩偓伤心不已。

朱温杀掉了自己侍奉过的君主昭宗李晔,毁灭掉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唐王朝,朱温在韩偓的眼里是恶贼,朱温建立的后梁在韩偓的眼里更是伪朝,朱温的行为是僭越,朱温本人更是万死不能赎其罪。

韩偓恨极了朱温,自己跋山涉水来到闽地,本来以为找到了出路,结果王审知也对朱温俯首称臣,你让韩偓的心里怎么想?

这个时候,韩偓对王审知的看法就已经变了,他立刻就收拾行李,打算离开福建,重新回到江西。

当然,王审知惜才心切,连忙派人阻拦,许韩偓以高官厚禄,韩偓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自己已经的断绝了功名的念头,现在只想归隐田园,说什么也不想要再做官了。

军阀嘛,不能用之便要杀之,这人才总不能拱手让给别人,可王审知是仁主,他干不出来这种事儿,于是便任之自去。

(归隐田园)

韩偓呢,一看王审知这么大度,行事作风也挺光明磊落的,对他的印象也就有所改观,因此他也就没离开闽地,而是走走停停,兜兜转转,最终在泉州定居,自此后,他断绝仕途,不慕功名,粗衣淡食,十多年后病逝。

期间,王审知也好,还是驻守泉州的二哥王审邽也好,都曾经多次派人请韩偓出山,反正不说三顾茅庐那种待遇,也可差不到哪儿去了,但韩偓不为所动,只以老病推辞。

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韩偓被称为一代词宗,他一生创作颇丰,光是《全唐诗》就收录了他两百多首诗,而且他的诗作历史性极强,参考价值很高,他在文学上有造诣,在政治上也有才干,这样的一个人,在人生转折中选择归于平淡,而不建功立业去,似乎,有点可惜。

其实,这是韩偓这样性情的人,他命运的必然。

韩偓每天晚上总是会做一个梦,梦里,是他和唐昭宗李晔最后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在得知韩偓要被贬的消息后,皇帝眼角有泪,缓缓叹息道:我左右无人矣。

韩偓不想走,他不想离开皇帝,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只能离去。

当一个人无法再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忘记。

多年以来,韩偓一直在强迫自己记住昭宗李晔的模样,记住圣颜,记住天子的容貌,可是他越是这样强迫自己,皇帝的相貌在他的脑海里就越是模糊,直到化为一片不能分辨的雾气...

刺桐城上高楼,换浓秋,千里残阳映血江水流。

长安散,君簪乱,尝在梦中涕泪,欲语还休。

他总是想着过去,也顺便,把自己留在了过去。

8 阅读:1882
评论列表
  • 2024-07-30 14:54

    乱世文人,也算善终,王审知其实不用讨好/得罪朱温,因为朱温也不能把他怎样[得瑟]

  • 2024-08-22 13:08

    朱温吃人吧[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