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老红军进京找毛主席,事办成后,他:主席你送我点纪念品吧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11-19 18:17:03

1958年,炎炎夏日的一天,一位老红军从河北保定坐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这位老红军身份不一般,他可是开国大校,这时正是担任着保定军分区司令员呢,他叫李德才。

此次前往京城,并不是李德才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要去找毛主席帮自己一个忙。

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领袖,是新中国的主要与核心领导人,虽然他对人民,对战士们充满了感情,但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见,刚到中南海,李德才就遇到了这么一个难题。

中南海的保卫人员,并不认识李德才,而且李德才虽然是开国大校,但是在此时的国内,这个军衔并不算高,因此,他客客气气的询问李德才,有没有与中央办公厅预约。

“什么,见毛主席居然还要预约?”李德才很是不解和气愤。

就在这个时候,李德才忽然看到有一位中央领导的孩子,他认识这个孩子,当年在延安时,他做过一段时间的中央领导家属队长,他挥了挥手,这个孩子也没忘了李德才,亲切喊道:“李叔叔。”

李德才一笑,从兜里掏出个笔,写了一张小纸条:主席,我是李德才(土佬),我想见您。

写好,李德才将纸条交给小孩子说:“你帮李叔叔将纸条拿给毛主席好不好?”

小孩子当即同意下来,随后,李德才没有多待,便返回了招待所,敬候佳音,他知道,当毛主席看到小纸条后,一定是会安排接见自己的,他目前要做的,就是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毛主席的召唤。

果不其然,第二天,毛主席就专门派人来招待所接李德才。

李德才还是有些小脾气,不过一想到马上要见毛主席了,他也没有刁难工作人员,而是愉快的上了车,很快,车子驶入中南海,来到了毛主席居住的菊香书屋。

下了车,李德才尽管已经是50多岁了,但依然矫捷,直接就进了屋,连招呼都没打,毛主席此时正在屋里的沙发坐着,看到李德才来了,他也没有怪李德才不懂礼貌,而是笑着说:“土佬,来了啊。”

李德才倒是有些“不客气”的绕着毛主席走了一圈,随后说道:“主席,这些年不见了,你吃什么好东西了,怎么长得这么胖了?”

毛主席还没说话,旁边的工作人员笑个不停。

主席也不生气,他反而忍俊不禁道:“你这个土佬哟。”

哪知听了这话,李德才认真地说:“主席,我都当司令员了,您就别叫我土佬了,叫我的大名吧。”

毛主席摆摆手:“叫了你这么多年土佬了,一时间想不起来你的大名了喽。”

说罢,毛主席招了招手:“来来来,今天裤子没穿反吧。”

难为李德才了,当即憋红了脸,在场的工作人员很疑惑:“裤子怎么穿反呢?”

毛主席便给工作人员讲了李德才的故事,说是在当红军时,部队发了一条裤子,前面带口,大家都不知道咋穿,李德才就将有口的放在了后面,说是为了上厕所方便。

后来还是黄公略纠正了他,不过因为这件事,他也获得了“土佬”的绰号,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李德才作为机枪手,可是为战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他也是红军的大功臣,

讲完这些,毛主席问到了正事:“土佬,今天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李德才也回过神来,说道:“主席,我想让您帮个忙,给我批点水泥,我想在军区建个篮球场。”

水泥此时是国家战略物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需要有指标。

毛主席皱了皱眉:“这件事我不管啊,我给总理打个电话吧。”

随后,毛主席便让值班的秘书给总理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那边连连答应安排。

毛主席向来是很少用权力为自己谋福利,他破例为李德才开口,其实从另一方面看,确实也是李德才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很大。

既然事已经办成了,李德才知道也是自己该告辞了,不过一想到以后自己见毛主席一趟这么麻烦,他就有些心烦意躁。

李德才忽然开口道:“主席,要不您送我点纪念品吧,现在见你一面太难了。”

毛主席听后也有些惆怅:“唉,都是罗长子他们搞的,给我订了许多规矩,无非就是借口安全,硬是要把我和人民分开,就是见你们这些老表,也不容易。”

李德才是江西人,江西人喜欢称“老表”,所以,毛主席就称李德才为“老表”

说罢,毛主席将桌子上的钢笔送给了李德才,可是一想到也许一支钢笔并不多,毛主席又让人去屋子里取了一条皮带,说:“土佬,这个也给你,以后想我了,这也是个念想。”

李德才也不客气,直接收了下来。

就这样,李德才心满意足的告别了毛主席,离开了京城。

回到河北保定后,李德才用水泥为军区的战士们修了篮球场,剩下没用完的水泥,他则是送给了当地正在建设中的一所学校。

1960年6月底的一天,周恩来来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两人是老搭档了,毛主席笑着问:“恩来,又有什么新闻了?”

周恩来语气有些低沉:“主席,我们又有一位老同志去世了。”

毛主席的脸色也变了:“谁?”

周恩来:“李德才同志。”

毛主席放空身体,有些惋惜地说:“是土佬啊......”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继续说道:“唉,战争年代里,牺牲,死人是常有的事,胜利了,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这些在腥风血雨中熬过来的老同志,也把健康赔得差不多了,他们是人民的功臣,我们应该永远地记住他们。”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