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红到消失:当年的"哮天犬"如今在哪里?
还记得《宝莲灯》里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哮天犬吗?就是那个又憨又可爱、忠心耿耿的神犬,当年可是圈粉无数。
扮演者陈创凭借这个角色,一下子从默默无闻的配角演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实力派。可谁能想到,2022年再看到陈创,居然是在电影《人生大事》里一个仅有5分钟戏份的小角色。虽然镜头不多,但他依然将这个唯唯诺诺的小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等等,不对劲啊!一个曾经凭实力走红的演员,现在怎么只能演些五分钟的配角?翻翻他近几年的作品,你会发现陈创似乎在慢慢"消失"。
即便偶尔在荧幕上看到他,也都是些打酱油的角色,戏份少得可怜。放眼当下的娱乐圈,各种小鲜肉、流量明星霸屏,收视热度样样都有,就是演技让人直摇头。而像陈创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却只能在角落里"躲着"。
说实话,这画风怪怪的。
你可能会说,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嘛!但问题是,演员不是网红,演技才是立身之本。
更让人唏嘘的是,陈创并非特例。不少和他一样的实力派演员,都在默默经历着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变。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娱乐圈畸形的发展态势。
有时候真想问问:咱们的影视圈,到底是要演技,还是要流量?如果连陈创这样的好演员都要"消失",那这个圈子,迟早得出问题。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04年,看看陈创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一步步走向演艺事业的巅峰的。这段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条"狗"的演艺巅峰: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
谁能想到,陈创最经典的角色,居然是一条狗?这事说来还挺有意思。
2004年,《宝莲灯》剧组正为哮天犬这个角色发愁。演员不愿意演狗,觉得掉身价;找专业演员吧,又驾驭不了这个难度系数极高的角色。
就在剧组一筹莫展的时候,缘分来了。
那天陈创去张国立的剧组探班,碰巧遇到了《宝莲灯》的化妆师。
陈创当时还开玩笑:"我演灯吗?"谁知这一试,直接就定了。导演看他上完妆的效果,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哮天犬。
接下来的拍摄可不轻松。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陈创天天观察狗的一举一动。打戏多,带模具累,导演好意要给他配替身,都被他婉拒了。
他觉得,既然接了这个角色,就得认真对待。
这部戏拍了很久,冬冷夏热的,陈创硬是咬牙挺了下来。最后的效果也确实没让观众失望,他把哮天犬演活了,憨厚可爱又忠心耿耿,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摸摸他的狗头。
这个角色让陈创一炮而红。虽然很多人见了他第一反应是喊"哮天犬",但他不介意,反而觉得这证明自己演技到位。
火了之后,好事接踵而来。2005年,陈创接到了《福贵》的男主角。要知道这部小说之前已经被拍过一版了,演技要求极高。
但陈创没被压力打倒,反而更拼了。他反复看原著,研究人物,揣摩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在片场,他不停跟导演和其他演员交流,就为了把角色演得更到位。
最终,陈创的福贵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导演评价他是"谦谦公子",说他不仅演技了得,对待工作和生活都特别认真。
虽然长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主角料,但他的表演总能抓住观众的心。
看看那会儿的陈创,戏约不断,好评如潮。再对比现在,优质本子都被流量明星提前预订了,实力派想挑个好本子都难。
这种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说是娱乐圈的一种悲哀。当年那个凭实力说话的黄金时期,现在想想还真是让人怀念啊。
伯乐与明珠:张国立和陈创的忘年交
说起陈创的演艺生涯,就不得不提他的贵人张国立。这段师徒情缘,还得从1997年说起。
那时的陈创还是个愣头青,跟张国立搭戏整整一周,却紧张得连句话都不敢说。
张国立当时正看着报纸,头也不抬地说:"挺好的,没毛病。"陈创那个着急啊:"别介啊,我是诚心请教,您是前辈。
这时张国立才放下报纸,语重心长地说:"真没毛病,你比同龄演员好得不是一点两点。你这个路子很正,是有创造力的演员。
"说完还补了一句:"就是太嫩了,经历少,年龄上来就好了。
就这样,陈创不仅收获了偶像的认可,还莫名其妙地收获了个专属外号——"小王八蛋"。这外号听着不太好听,但说出来满满都是宠爱。
从此以后,只要张国立的戏里有适合的角色,必定会给陈创留着。就算没有合适角色,也会喊他来客串:"没事来剧组吃两天盒饭,别在家待着了。
有一次,张国立随手把剧本扔给陈创:"自己琢磨去。"虽然就几句台词,陈创也认认真真地揣摩角色。这种敬业精神,让张国立越发欣赏他。
不拍戏的时候,陈创也经常跑去探班。剧组的人都在背后议论:"这小子跟张老师关系真好。"陈创总是说:"张国立是我的伯乐。
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不仅帮助陈创在演技上突飞猛进,更让他明白了什么叫专业素养。张国立教会他的不只是演戏,还有做人的道理。
现在想想,娱乐圈里像张国立这样愿意带新人的老戏骨不多了。新人们都想着怎么快速走红,老戏骨们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教导后辈。
这种传帮带的好传统,正在慢慢消失。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演员,总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
艺术世家的另类"戏子":陈创的成长之路
说起陈创的童年,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1974年出生在江西的一个艺术世家,他爹是个戏曲演员,说相声、演小品样样精通。
在他爹眼里,儿子当然得子承父业,当个"戏子"。从小就逼着陈创练功,要啥啥都得会。但你们猜怎么着?这孩子压根就对戏曲不感冒,练功的时候就爱偷懒。
他爹可不答应啊,这好好的艺术世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不开窍的玩意?气不过就动手打。小陈创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不敢顶嘴,毕竟年纪太小。
等上了小学,这孩子可算是长本事了。有一次他爹又要打他,他倒好,直接留了封信就离家出走了。这事儿把他爹妈可吓坏了,赶紧四处找。
这次离家出走虽然没成功,但也让陈创不得不乖乖跟着他爹学习。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吧,但这些基本功还真让他在后来的演艺路上占了大便宜。
到了初中,机缘巧合下陈创突然对表演产生了兴趣。他跟父母说要考艺术学院,他妈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学艺术可以,但必须有文化!"天天给他补课,还哭着说:"不学习不行,我不同意。
陈创看他妈这样,赶紧说不考了。但这个念头在他心里扎根了。等上了高中,他又提出要考艺校,还说这是最后一届。
这回他妈倒是没反对,只说了句:"考吧。
就这样,陈创踏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求学之路。可别以为进了北影就高枕无忧了。陈创的长相并不出众,北影的老师压根没看上他。
还好他有那些基本功傍身,这才一试二试三试全过了。
在北影的日子也不好过。陈创一开始就读专科,看着本科的同学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有专业表演经验,没有社会阅历,样样都是短板。
但这些困难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后来硬是考上了本科。
这段经历让陈创明白了一个道理:条件再差,只要肯努力,机会总会给有准备的人。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后来演什么像什么,哪怕是演条狗也能演出灵魂。
他的成长经历也为后来的演艺成就埋下伏笔。
离开谁都不会有悲哀,也不会有损失。一天天的净他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