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些令人意外的事实:尽管美国在俄乌冲突的压力下显著增加了军工生产,但其战争潜力却存在严重不足。美国是否还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持胜利,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美国155毫米炮弹及其他武器产能的困境
根据五角大楼发布的数据,美国生产的155毫米炮弹月产量在俄乌冲突期间增加了178%,227毫米制导火箭弹月产量增长40%,“爱国者”PAC-3 MSE导弹的月产量翻了一倍。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美国军工系统似乎表现出色。然而,仔细审视这些数字背后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问题远比表象复杂。
扩产前,美国155毫米炮弹的月产量为14000发。即使产量增加到了约39000发,这个数字仍然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每天使用的炮弹数量接近或超过1万发,俄罗斯更是不在话下。换句话说,美国一个月的炮弹产量在这样的冲突中只够支撑几天。
227毫米制导火箭弹的情况类似。初始月产量只有833发,增产40%后也不过1100多发。这在战争中同样显得微不足道。年产14000发的火箭弹无法满足既要援助乌克兰,又要补充本国库存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美国陆军不得不一再减少自用火箭炮的实弹训练,甚至在与盟友日本的联合演习中因为弹药不足取消部分项目。
海马斯火箭炮的产能与局限
海马斯火箭炮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备受赞誉,其月产量也因此提高了6成。但具体来看,这意味着月产量从5辆增加到8辆,增幅并不显著。更重要的是,这种增产仍无法填补因大量援助乌克兰而导致的装备空缺。
现实与未来的差距
这些数据揭示了美国军工生产能力的巨大局限,不论是弹药还是配套的武器系统,现有的产能提升无论如何也难以跟上现代战争的消耗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许多人对美国的战争潜力持冷嘲热讽态度,而在国外,尤其是一些与美国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则感到深深的担忧。
中国的工业与军工产能
对比之下,中国的工业体量和军工生产能力则显得尤为突出。尽管中国从未公开本国武器弹药的生产规模,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生产巨量武器弹药对中国来说并不是难事。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虽然没有动用行政力量增产无人机,仅靠国内产能外溢就已经满足了相当一部分需求。
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甚至评估,中国的大尺寸船坞数量、造船厂和理论最大造船产能均远超美国。中国的造舰能力被认为是美国的230倍,这一数据在战时可以轻松转化为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对未来战争的预测
看到这儿,问题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即便美国可以通过短期内的极限扩产稍微提升自己的战争潜力,但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具备超强工业生产能力的对手,其劣势依然明显。在未来的任何高强度战争中,美国的军工体系注定难以长期维持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