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芙蓉镇》:“芙蓉仙子”的受难与新生,改编电影风靡一时

黄铜骑士娱乐说 2024-04-14 06:06:36

序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1981年,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出版了,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深邃的人性剖析,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深刻描绘,更是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反思。

《芙蓉镇》的作者是古华(原名罗鸿玉1942—),该书是他的代表作,书中讲述了在湘南一个偏僻乡村小镇上,卖米豆腐的“芙蓉仙子”胡玉音的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命运故事。

古华巧妙地将富有奇丽色彩的风土人情与狂风巨澜的政治风云相融合,通过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小说《芙蓉镇》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影更是风靡一时,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下面就来聊一聊这本书。

一、历史与人性的交织

《芙蓉镇》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

通过对芙蓉镇上若干人物命运变化的描写,反映了我国农村60年代到80年代初这二三十年来的政治变幻和人世沉浮。

胡玉音的命运变迁,既是她个人的遭遇,也是那个时代无数人的缩影。她的勤劳、美丽、善良与刚强,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助。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胡玉音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最后终于苦尽甜来,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活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二、政治风云与风土人情的融合

古华在《芙蓉镇》中,将政治风云与风土人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通过对芙蓉镇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世界。

他又将政治的风云变幻融入其中,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与悬念。这种融合不仅使得小说更加具有现实感,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书中的人物都非常有立体感,特别是李国香和王秋赦这两大反派的塑造,令读者义愤填膺。

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李国香并没有得到惩罚,反而以头婚的身份嫁了一个丧偶的老干部。而王秋赦在耀武扬威十数年之后,终于被人民赶下了台,变成了一个疯子。

这本书虽然是四十多年前的,但是看过之后,读者就会发现,书中那样的坏人,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是有的。

三、艺术手法与民族特色的体现

在《芙蓉镇》中,古华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民族特色。

他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点,同时又不受其拘束,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以土为主、土洋结合的艺术形态。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同时,他又将民族特色融入其中,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特别是对南方小镇的风土人情的描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电影改编的巨大成功

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摄制,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等实力派演员主演。影片于198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映,并因其深刻的主题和出色的艺术表现而广受好评。

这部电影是忠于原著进行拍摄的,没有“魔改”,当然了,原著中有些不适合影像化的内容也做了艺术处理,几位演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日后在影视界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鸡奖、百花奖等大奖,还荣获了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以及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电影《芙蓉镇》艺术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其在国内外电影界的重要地位。

当年有很多男性观众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把刘晓庆当成了“梦中情人”。

结语

《芙蓉镇》不仅是一部描绘历史变迁的小说,更是一部深入挖掘人性的杰作。

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悲欢离合,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古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创作出了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芙蓉镇》依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无尽的思考。

《芙蓉镇》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写照,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经典之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