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探寻中体悟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纪录片《王阳明》在刻画历史人物、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把王阳明的思想渗入大众心中。
作者:洛洛
昏暗的山洞,一束光隐约从洞顶射下来,演员辛柏青寻着若隐若现的光,若有所思地在石头上坐下。渐渐的,他的身影变成了正在打坐的王阳明。灯光调亮,“王阳明”的眼睛缓缓睁开......
纪录片《王阳明》通过片头这段颇具意向化的表达,借辛柏青的视角和演绎,带观众开启了一段现代人与历史人物的相逢之旅。
王阳明是谁?今天的人们真的了解王阳明吗?还需要王阳明吗?辛柏青在开篇的疑问正是五集人文纪录片《王阳明》努力去为观众解答的。
融合“纪实+剧”的呈现形式,该片采用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以今人视角系统梳理了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心学思想的演变、核心要义,并通过人物故事体察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的思想精髓。
自3月2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以来,该片也收获诸多关注和讨论。其中,#王阳明#阅读近1.2亿次,#纪录片王阳明#阅读超2000万,辛柏青超话阅读达735.5万。
在古今对话中“遇见”王阳明
月光清冷、江水幽蓝,骤然间,一道人影落入水中,明代衣冠在江水中轻轻飘动……纪录片《王阳明》第一集的故事从投水之“溺”开始,由此揭开这位“五溺”少年的人生故事。
王阳明是谁?由古至今,关于王阳明的评说从未停止。《王阳明》以“溺”“困”“悟”“功”“明”五个主题架构起该片叙事主脉络,讲述了王阳明如何从“五溺”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开创“知行合一”“致良知”宏大心学境界的旷世大儒。
走在胜果寺附近的钱塘江边、穿行于余姚王阳明故居之中,带着对王阳明的好奇,辛柏青循着王阳明生前足迹一步步走进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从杭州到广信,再沿赣江逆流而上,途径长沙,沿着当年的流放之路,体悟他的心路历程。融入情景体验和演绎,该片以一个现代人(演员辛柏青)的视角,重走王阳明走过的路,并结合相关史实资料和诗文,还原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王阳明。
在现实与历史并行的剪辑手法下,辛柏青与王阳明实现了“时空对谈”——现实语境中,辛柏青在不断发问和寻访中逐渐走进王阳明生活、学习、游历过的地方,去追溯、感知王阳明;历史语境下,通过情景再现和演绎,王阳明内心的所思所想得以直观呈现,人物成长脉络变得连贯清晰。当镜头重叠,辛柏青时而是当代的“探索者”,时而化身历史中的王阳明,客观和主观视角交叉讲述、互相补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丰满的王阳明。
片中多处细节和镜头也很别致考究。如,在人物服装上,遵循宽袖、方巾圆领的儒生襕衫特点,并结合王阳明不同阶段的身份以及身处的不同环境进行调整搭配。片中多次使用“中轴对称”的拍摄手法,不仅展现出中式建筑的恢弘美,也凸显人物地位和主角清雅正气的性格特色。
意向化的表达,贴合史实的还原,配合学者专家采访以及穿梭古今的演绎,令《王阳明》显现出独特的“气质”。而在现实与历史交融中,观众也能身临其境般跟随镜头进入王阳明的生命河流,成为这段历史的旁观者、经历者、见证者。
由历史及当下,多视角牵动深思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王阳明》在讲述历史故事同时,还将落点放在了“人”的塑造上。
以王阳明生平重大事件做架构,本片在演绎其人生际遇中直观呈现其思想变化,厘清了心学的诞生历程、发展演变和核心要义。
辛柏青与王阳明在现代与历史中的“碰撞”,配合学者专家的采访解读,纪录片在三种视角之下让阳明先生的思想得以被充分阐释,情景再现的呈现生动而有趣,在答疑解惑中带人们走向了一个更为“深厚”的王阳明。
片中多次出现诸如王阳明弟子钱德洪等辑录的《阳明先生年谱》、弟子黄绾编撰的《阳明先生行状》等历史文献,以及《梦中绝句》《太白楼赋》《告终辞》等阳明先生的作品,也记载、展现出王阳明的哲学理念。
《传习录》下卷中记载,王阳明在赣州时谈论“致良知”,“同志中尚多未彻”,他对弟子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同时也强调,良知需要不断修行才可恢复,这个功夫,就是“致”。片中,专家在采访中解读,“其实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一种道德论,不是知识论,这是我们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区别所在。”
“知行合一”“亲民”“致良知”,这是王阳明的三大核心思想,直到今天,这些至简又至深的道理,依然对当下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有很大的启发。《王阳明》梳理总结“阳明心学”,阐述了其思想对当下的意义和价值,这也回答了纪录片开篇的重要问题——当下,还需要王阳明吗?
在不断探寻中体悟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纪录片《王阳明》在刻画历史人物、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把王阳明的思想渗入大众心中。网友们纷纷表示,“追了5天王阳明,看完觉得有点短。”“兴趣广泛、诗文出众、热衷骑射兵法,王阳明简直是‘宝藏男孩’。”“要是能把王阳明的处世之道学到百分之一,也就够受用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