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公太好的女人,都会被嫌弃”:舍得让爱人吃苦,是一种智慧

张德芬空间 2024-05-08 12:05:52

#伴侣有抑郁症,该怎么办?#

“去适应他的阴晴不定,常常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没什么办法,很累很累,俩个人一起绝望。”

“努力了3年,争吵越来越多,根本救不了他……”

爱,让很多人不忍心看着伴侣受苦。

当ta陷入某些悲伤与痛苦时,我们总会非常揪心,忍不住想拉ta一把。

当ta跟原生家庭发生争吵时,我们总会担心、怜惜,忍不住想替ta挡一挡。

当ta疲累、受挫的时候,我们总会很舍不得,忍不住想为ta多承担一些。

这些本无可厚非。

很多时候,俩人还会因为共同面对某些问题,而让感情变得更好、更亲密。

但一旦你发现自己无法救对方于水火之中,甚至消耗了很多自己的能量时,就需要注意这一点:永远不要过度疗愈你的伴侣。

人永远无法改变,不愿意改变的人

上周末朋友聚餐时,小夕突然说:婚前,她有多为老公的“情绪稳定”而心动;婚后,她就有多为这种“稳定”而痛苦。

“只要我们之间有分歧,他就沉默、被动,一味放任时间来淡化问题。”

因为见过公婆吵架时,老公躲在房间一声不吭的相处模式,小夕大概知道,老公这种一吵架就沉默、逃避的行为是有原生家庭创伤影响的。

可能在他的认知里,冲突只会带来伤害和痛苦,所以他选择了沉默和被动,来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跟小夕的夫妻关系。

但对小夕而言,“我也不是抱着吵架的目的去跟他沟通的。”

“我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可即便你的情绪展示出来,他依旧视而不见……”

为了改变亲密关系中的这种沟通困境,也为了帮助老公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小夕尝试过很多努力。

她开始自我宽慰,“这种吵架沉默也挺好,至少可以有效避免俩个人吵得鸡飞狗跳。”

她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是什么,“如果你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我希望你过来抱抱我。”

她开始在公婆吵架的时候主动介入,做他们吵架调停的润滑剂,以及告诉老公吵架没有那么可怕;

她开始在睡前留出一段时间,专门倾听老公过去的伤痛,希望跟老公一起共创新的、温暖的小家回忆……

然而,她做的这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她越自我宽慰、越委屈;

越主动提出需求,越发现对方不会满足自己;

越主动调停,越发现老公心安理得地躲起来;

越想帮助老公缓解原生家庭的伤痛经历,老公越避而不谈,甚至抵触。

好几次,在自己状态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小夕也怀疑过:

“为什么我就是拉不动他呢?”

“为什么我就是打破不了他的这层沉默壁垒呢?”

“他真的真心爱过我吗?”

“这么消耗、反噬自己的关系,真的有必要再坚持下去吗?”

真正的爱,背后都藏着深深的怜惜。

现在亲密关系的学习资料、公开书籍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跟小夕一样,在发现亲密关系中的问题跟对方的原生家庭创伤有关时,都会想着借用所学帮对方“缝缝补补”,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好。

然而现实却是各种“拉不动”、“救不了”。

明明知道丈夫只要触及到某些敏感话题,就会情绪失控,可自己却怎么也安慰不了,反被波及、内耗。

明明知道丈夫容易受原生家庭的某些成员影响,可自己就怎么也干预不了,反被卷入、控制。

在这些丈夫“拉不动”、“救不了”的背后,都有他们自己不愿去面对、不愿被改变的部分。

一个不愿意被改变的人,是无法被人改变的。

而你,在凝望他背后的深渊时,那部分深渊也在凝望、影响着你。

疗愈,从来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事

每个心理咨询师在做个人督导的时候,他们的督导师都会说这么一段话:

你必须直面一个事实,你其实没有办法疗愈任何人。

尤其是这个人还没准备好付出足够用心的学习与行动去改变时,没有人能改变他。

然而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暗含这么一份期待——

“我想做一个好的伴侣。”

于是,面对爱人的困难,这些人常说:

“我不帮ta,谁帮ta呢?”

“看着ta痛苦,我真的很心疼。”

“爱ta,就不能看着ta沉沦,一定要拉ta一把。”

她们致力于,做伴侣最好的心理治疗师。

类似的话,在网上也很流行。

只是很多人解读这句话的视角弄错了。

就像我们可以夸妈妈伟大,但妈妈不需要用伟大来要求自己付出很多一样。

我们可以夸赞伴侣是好的心理治疗师,但我们不需要用“心理治疗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一言一行。

所以,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专业的事情教给专业的人做。

在亲密关系中,你做到伴侣可以做到的那部分就好了。

比如:

你不必为对方的所有创伤、问题负责;

你只要在ta需要的时候,握住ta的手,就能给到ta力量与勇气,那这就够了。

你不必为对方的所有事情都方方面面考虑周到;

只要在ta忙碌一天后,能回家看到你在客厅亮起的灯,精心准备地热腾腾的晚餐,那这就够了。

你不必为对方过分迁就、妥协;

只要在彼此意见不合时,你能坦诚、温和地表达你的观点,并耐心、温柔地倾听ta,那这就够了。

在心理咨询中,疗愈也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事,它会需要个人内在资源与外在资源的综合支持。

家人、朋友、专业人士都是疗愈过程中,属于外部资源的重要支持力量。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对改变有足够的爱与渴望。

无法自控地想要帮助伴侣,

也有自己需要觉察的部分

当然,如果了解了这些,你还会控制不住地想要帮助伴侣,去治愈他们的内在创伤,那或许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内看、觉察自己。

1、比如想疗愈伴侣背后,是否藏着内在想被疗愈的自己?

外在世界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内心的渴望与需要。

有时候想要疗愈伴侣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极度渴望被疗愈的自己。

通过关注、疗愈伴侣的痛苦,我们能在给伴侣带去安慰的同时,为自己内心的伤口涂抹上疗愈的膏药。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投射,即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所需的特质、情感、冲动归结为他人所有的现象。

当我们在疗愈伴侣时,潜意识也在同步获得某种自我确认,即我们的关爱和付出时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珍惜的。

这种确认,对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关爱和认可的人来说,极为重要。她们能借此弥补自己内心深处对爱和认可的渴望。

比如: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因为自己感受过寒冷,所以想给别人送去温暖。”

“因为自己经历过黑暗,所以想为别人的前路点亮一盏明灯。”

“因为自己感受过孤独,所以想为别人带去陪伴……”

2.是否想要通过疗愈伴侣,达到解决关系里的问题?

在“伴侣需要被疗愈”的这句话背后,有这么几层含义:

“因为是你有问题,所以你需要我来帮助你。”

“因为是你有问题,所以你需要听我的。”

“因为是你不好,才让我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暗含权力争夺的过程,背后常常隐藏着对伴侣微妙的控制欲。

试图疗愈的一方,在潜意识里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让对方变得更加符合自己的期待。

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只要对方改变了,关系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需要牺牲、改变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而这种假设又大多建立在对关系、对伴侣的批评和不满上。

在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陷入拯救者的角色,认为伴侣只要照自己说得做、纠正ta的错误,关系就能焕发新生。

这种通过疗愈试图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伴侣的行为,其实暗藏自己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需要通过某些抓取与控制才能让自己安心。

然而真正的疗愈不需要控制,好的亲密关系是双方都能平等、真诚地袒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觉得伴侣需要被疗愈,那么在疗愈伴侣前,可以先审视下自己的内心:

你是否真的关心伴侣?

你是否真的知道ta需要什么?

你是否愿意放下焦虑与控制,与伴侣共同成长?

爱,就爱ta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如果你想了解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更多经营密码,想拥有更长久、幸福的伴侣关系,那么一定要来参加,由德芬老师设计并授课的《读懂彼此,掌握爱的密码丨3天亲密关系线上体验营》。

最后,对还在考虑伴侣需要被疗愈或渴望被伴侣疗愈的你,分享黄仕明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亲爱的,我接纳你带着伤痛成为我一生一世的伴侣。

你不需要改变。

就算你生命中有那么多的伤痛,你也可以成为我同舟共济的伴侣。

你就这样我就可以爱你。

*本文由张德芬主笔团成员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