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古代先贤之王凤池

砚尘史书 2024-11-06 22:54:45

王凤池(1824—1898),字兆木,号丹臣、敬庵,别号福云小樵,斋名福云堂、福云山房等。湖北兴国州丰叶里王志村人(今阳新县浮屠镇王志村人)。据《兴国州志·选举志》记载:“王凤池,原名凰池,翰林院庶吉士。辛未散馆,授编修,援例改知府,分发江西,署南康府知府。”有关他的介绍散见于《清代翰林传略》、《兴国州志》、白鹿洞书院《教思碑》、《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等,只字片言,颇为珍贵。民间亦有关于他“三送金牌彰孝廉”、“秀峰赋诗结佛缘”等的故事传说。然有些记录内容相左,因资料短缺,又难辨真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奏折》中辑录的一则关于王凤池任命江西知县的奏折,无疑是对其任职履历最为客观真实的记录,这份奏折,又在无形之中造就了他人生之中的一个分水岭。

奏折正文显示:王凤池于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人,同治四年乙丑(1865)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10年(1871)授编修之职。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遵例报捐知府分发江西试用。而在查找到的其它关于王凤池的资料介绍中,对于其任职江西的时间记载,存有分歧。朱军撰写的《王凤池藏瓷鉴定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对王凤池的生平介绍,提及“光绪元年(1975)因亲老告养即以知府分发江西,三年(1877)署南康知府,其间为政深得民心。”陈树群所写《情系珠山绘瓷笺—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合作八条屏赏析》一文中,则说:“1975年,即光绪元年,一位饱读诗书的官员就任江西南康”。据《阳新县志》记载,“1875年,因亲老告养,即以知府分发江右。1877年署南康府事”。“江右”是江西的别称,因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由以上可推知,1874年,王凤池被任命为江西试用知府。清制,初次当任知府,不是朝廷直接任命正式任职三年,而是由督抚奏请朝廷,署理知府职务一年。1875年,王凤池正式为江西知府。1877年,署南康知府。

正是在江西知府任上,他“勤于政事,不留遗案,亲笔起草重要文牍,不许僚属玩忽职守,深得民心。”在处理好政务之余,他喜好吟诗作画,与景德镇御窑厂匠人切磋技艺,跟“御厂两枝笔”金品卿、王少维交从甚密。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百废待兴,御窑厂被太平军焚毁后,同治五年(1866),李鸿章筹措13万两白银,在御窑厂旧址重建72座堂舍予以复兴。同治七年(1868),恢复生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景德镇匠人为节约成本,创作了浅绛彩瓷。浅绛彩主要是借鉴元代画家黄公望绘制山水的技法,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釉上绘制纹饰,再染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极具中国水墨画的效果。但匠人们多注重制作工序而忽视了文化内涵,造成千瓷一面。王凤池与金品卿、王少维三人联合,创新制作浅绛彩瓷,珠联璧合,行销市场。王凤池题跋,金品卿画花鸟,王少维画人物,使彩瓷作品带上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山水、人物、花鸟和谐搭配,诗、书、画相融合,使古拙质朴的瓷制品,成为了文人寄托情怀,展现艺术品位的承载体,格调高雅,意蕴深远,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代表作品有《昌江日对黄山图》浅绛瓷板、八条屏、《松风清籁图》山水瓷板、《松鹤图》瓷板、《仰天春》等,也因为他对浅绛彩瓷的推陈出新,对景德镇陶瓷业所做的贡献,他与程门、王少维、金品卿被并称为中国浅绛瓷画“四御笔”,是清末浅绛彩绘瓷画先驱之一。

正是在江西知府任上,他常应邀至“海内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传经讲史,深受学生爱戴,书院生徒立“教思碑”纪其德。此碑刻与庐山白鹿洞内左右两壁由王凤池亲笔题写的石刻残碑,共同构成了其在江西生活的历史印记,成为研究王凤池的重要文物、档案资料,为研究书院史、陶瓷史等提供了重要佐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阳新县志》记载:“1880年丁艰回籍,适逢岁歉,函请彭中丞就地捐款赈济,全州饥民得以复苏。又主持修葺儒学、考棚,大兴读书风气。同刘凤纶续修《兴国州志》3卷。著有《福云堂诗稿》。”他兴办公益报桑梓,以一颗赤子之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才华,造福当地百姓。1889年,他与刘凤纶合作续修《兴国州志》,将陈光亨编纂的《兴国州志》进行勘对续补纂修,历时五年,查阅大量档案资料,保留原有的36卷,首1卷,分装16册,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898年,王凤池在家乡病故,享年74岁。葬于浮屠镇王志村白云山麓。一代“江南才子”结束了他平凡而又灿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产。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