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平衡层次论亚健康

鸿朗说健康 2024-10-01 14:00:34

平衡,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是宇宙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平衡是指人体内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谐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状态。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阴和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平衡和健康。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0世纪末全球医学讨论会上,专家们共同得出一条结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生命本质是一种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是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中医为象医学,取诸外而行诸内,《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阳主动而阴主静,阳主热而阴主寒,通过人体的机能状态,察知人体内部阴阳偏胜偏衰的变化,然而阴阳的平衡并不能代表人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我们所追求的阴阳平衡是一种高水平状态的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中平则是满之意,指阴液充足,阳气秘藏,则体健神旺。

“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论之一。

“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论之一。

(一)生命活动的平衡状态

中医养生从阳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生存。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无论精神、饮食、起居的调摄,还是自我保健或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阴阳协调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人体生命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的多种多样的新陈代谢,都是通过阴阳协调完成的。体内的各种矛盾,诸如吸收与排泄、同化与异化、酶的生成与灭活、酸碱的产生和排泄等,都在对立统一的运动中保持相对协调平衡,而且贯穿生命运动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体温、血糖、血脂、pH值等内环境因素都相对稳定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保持人体本身阴阳动态平衡。与此同时,人体通过阴阳消长运动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摄取周围环境的质。水、空气、食物等供应机体需要;又把机体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维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平衡。所以,人体就是一个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统一整体,人生历程就是一个阴阳运动平衡的过程。

阳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在协调机体功能时,要特别注意情志平衡,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激,都可影响脏腑,造成脏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疾病又可反馈人的情志,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随时调整机体生理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才能维护其协调平衡的状态。

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的运动在于机体“内在运动”与“外在运动”的和谐,运动的恰当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一致。“内在运动、是指脏腑、气血精液的生理运动之外在运动”,是指脑力活动、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总和,前者是维护生命的“供给性”运动,后者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耗性”运动。如果这种“供销”关系不协调,就会产生“生命危机”,引起过度疲劳、疾病甚至死亡。大量的生活实践已证明,不适当的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害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疾病,最终缩短人的生命过程。可见,任何运动都有各自的限度。这个限度即是《内经》所说的“以平为期”。

(二)协调平衡与养生术

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以调理阴阳进行养生保健,使其达到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关键。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就是以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准则。中国的传统养生术,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如中药养生术就是针对阴性或阳性不同属性体质的个体,分别选择壮阳或滋阴的保健中药调理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又如太极拳运动就把人体看成一个太极阴阳整体,主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动静相兼,每个姿势和每个动作都体现相反相成、阴阳平衡的特点。可见,协调平衡是生命整体运动之核心?

如果阴阳俱虚,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平衡,亦可无明显不适症状,由于阴阳虚损状态,机体机能处于低下水平的阴阳平衡,低水平的平衡体现在全身各个脏腑,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下,机体代偿能力较低,即应对外界刺激,中和及缓冲能力较差,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耐受力也较低,这种平衡则很容易被打破,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健康与疾病并不能截然分开,其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代医学称之为亚健康,亚健康指机体无明确的临床诊断,却过早的表现为身体机能降低,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减退,是界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对于人体而言,症状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是一种机体驱邪的一种表现,对于人体自身而言,本能的存在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正如《伤寒论》云:“虽暴利数十行,必自愈”,下利正是正气驱邪外出的一种表现,临床症状并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的发生,其中一部分是机体代偿反应,进行驱除邪气的排异反应,当超出人体自我调节的范围,则预示着疾病的发生,需要我们做进一步干预,在机体的代偿期,有自我恢复的趋向,此时应该多注意休息,以助人体正气对抗外邪;能量供需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症状,阴阳充盛,应对外界的刺激的能力较强弱,则正气足能抵御外邪。阴阳处于低水平状态,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临床症状虽然不明显,但机体机能处于一种相对低下的状态,一方面表现为应对外来刺激的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在于机体活动状态较为低下。我们辨证论治的依据,有诸内则形诸外,从深层次认识疾病,正确客观看待一切生命现象。人体的症状和意识、活动一样都是人体生命现象的表现。

人体的症状取决于能量物质供需及功能与应用的协调,与疾病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疾病都伴有症状的产生,且伴随着疾病所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感,症状并不一定伴有痛苦的症状,很多的时候为正气来复,驱邪外出的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在疾病预后的判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伤寒论》,虽暴利数十行,必自愈,下利是临床症状,正气驱邪外出的一种表现,这种下利多是无所苦的,即多不伴有不适症状。如茯苓四逆汤证的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亦为人体正气鼓动抗邪的一个表现。如老年人身体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也很难表现出剧烈的临床症状。

临床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无证可辨的情况,即无明显的寒热症状,一般而言,症状及体征决定疾病的状态,此类患者多以机能状态低下为主要表现。小儿体质与成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成人的缩影,儿童阴阳处于幼稚状态,机体的功能趋于一种相对较为低下的状态。阴阳稍有偏失则症状显现。阴阳是矛盾的统一体,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简称为“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维持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人体健康的保障。此处所言之平衡为机体高水平之平衡,不以损害阴阳的对立面为前提。

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即以消灭症状为治疗的目标,而症状的产生为人体内在机体失衡的一种表现,也是正气参与抗邪的一种表现,就阴阳二者而言,阳主动而阴主静,症状是人体正邪抗争的表现,正气者阳气也,驱邪外出,此期理应助阳,而非抑阳,譬如小儿发热而言,寒凉者时有八九,热有余而寒不足,亦有因正气抗邪而发热,过用苦寒则损伤人体的阳气,热退而阴阳俱伤,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阴和阳均处于相对不足状态,临床中阳证易识,阴证难辨。小儿为纯阳之体,热证最多,故临床治疗中多用苦寒,伤及脾胃,苦寒直折中阳,阳虚阴无以化,终致阴阳两虚。阴阳平衡是维持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人体健康的保障。中医辨证治疗疾病,不应以损害阴阳的对立面为前提。

阴阳平衡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一种概括。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的阴阳双方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阴阳双方的协调和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相对的、动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阴代表物质和能量,阳代表功能和运动。人体内的阴阳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平衡的基本特征是脏腑协调、寒热平衡、气血协调等。脏腑协调是指各个脏腑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寒热平衡是指人体内的寒热状态保持相对平衡,避免出现寒热失调的情况。气血协调是指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保持平衡,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中医强调养生之道,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方面。中医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强调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过度偏食或暴饮暴食。运动锻炼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情志调节则是指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或压抑情绪,以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

总之,阴阳平衡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一种概括,它强调整体性、动态性、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养生之道等手段来调理身体,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