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数据要素融资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评估企业信用的新工具。
当前,数据要素融资探索和落地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它主要有信用贷款增信和质押贷款两类模式,其基础是银行自有数据池资源、融资方的数据资产凭证、知识产权、经数据交易所确权的数据产品、数商证书等。
前三者开始时间较早,例如工商银行在2021年发放“首单基于数据资产凭证的融资”,后两者早先主要是区域性银行和个别全国性股份银行在尝试,国有大行多在2024年后开展。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湖南、山东、江苏、贵州、黑龙江、广东、浙江、四川、山西、江西、广西等15个省市的商业银行已落地首单数据资产融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专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基于数据资产凭证/公共数据授权/数据产品/数商证书融资、数据资产质押/无质押增信贷款等。
目前这种创新的融资形式有很多依托于数据交易所等数据服务商的增信服务,通过可信数据资产凭证实现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真实性、合法性和不可篡改性,为融资提供保障。
例如首笔基于上海数交所推出的数据资产信贷服务产品“数易贷”的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在2024年2月由建设银行向上海寰动机器人有限公司授信。
在部分案例中,由数据服务商、金融机构、相关资产评估企业对融资公司的特定数据资源,建立数据资产目录、开展归类清洗、质量评价、确权等工作。这一举措也为更多中小型、科技型、数据密集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24日,公开报道的商业银行数据资产融资或授信总额已达到4.7亿元,其中2023年约为2.7亿元,2024年超过1.9亿元。股份制行中,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相关融资较多,城农商行中,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天府银行相关融资较多。
数据资产单笔融资金额大多不超过1000万元,但也有高达7000万元的案例——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凭借“芯片Substrate折弯展开数据”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从鄞州银行钟公庙支行获得7000万元贷款。
上市银行中,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单笔数据资产融资额度最高。2023年4月,中国银行运用“惠如愿•知惠贷”产品,为纳米微晶材料科创企业制定以两项发明专利为质押担保的融资服务方案,成功发放贷款2000万元。
2023年11月,北京银行基于数库科技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挂牌产品“数库产业链图谱”,并经上海数据交易所权属确认、价值评估、上链存证,向数库科技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的授信。
附表:商业银行数据资产融资案例(截至2024年6月24日,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公开信息,零壹智库
本文摘录自日前发布的报告《上市银行数据治理总览》,略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