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在即位后的首年,即大业元年(605年)八月,便乘船前往江都游览,次年四月才返回洛阳。到了大业三年(607年),他又向北巡视榆林,并访问了突厥启民可汗的营地。大业四年(608年),他再次到达五原,穿过长城巡行至塞外。大业五年(609年),杨广向西前往张掖,会见了多位来自西域的使者。大业六年(610年)初,他再次游览江都。
从大业七年(611年)至大业十年(614年),杨广三次亲自率军远征高句丽。大业十一年(615年),他又一次北上巡视长城,在雁门遭遇突厥始毕可汗的围攻。成功解围后,次年(616年),他第三次游览江都。直至隋朝覆灭,杨广在这段时间内几乎不停地四处巡游,留在京城长安的时间总计还不到一年。
为了便于巡游江都,隋炀帝杨广征调了一百多万民夫开凿通济渠(即现今河南省荥阳市至江苏省淮安市之间的运河),以及十余万民夫开凿邗沟(即现今江苏省淮安市至扬州市之间的运河)。这些河渠相互连接,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北起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南达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全长五千多里,成为当时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沿运河沿线,杨广修建了四十余座宫殿,称为“离宫”。
在龙舟建造完成之前,杨广为了消遣,在洛阳西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西苑,占地约三百平方公里。西苑内有一个人工湖和连绵的假山,山顶上建有众多宫殿,曲折蜿蜒。此外,还有一条人工小运河连接人工湖与洛水,沿河两岸建有十六座宫殿,称为“十六院”,每座宫殿内有二三百名美女,装饰奢华,宛如仙境。
隋炀帝杨广每逢出游赏月,随行的宫女多达数千人,皆骑马跟随。出游时,仅皇家所乘的龙舟就达数千艘,这些龙舟并不使用桨篙,而是由数万名纤夫拉动。禁卫军乘坐的军舰同样有数千艘,但由军士自行拉纤。整个船队绵延超过一百公里,共有上万艘船只。
骑兵沿岸护卫,万马奔腾,旌旗飘扬,景象极为壮观。沿途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饮食供应,宫女们往往吃不完,临走时则将剩余的食物全部丢弃。
尽管杨广声称喜爱江都,但实际上他从未真正与江南的美丽自然风光有过亲密接触。他之所以钟情于江都,主要是因为喜欢沿途那令人震撼的盛大场面。
大业三年(607年),杨广北巡至突厥汗国的启民可汗王庭,无意间遇到了高句丽王国派往突厥的使节。杨广随即指示使节,他将在大业七年(611年)前往涿郡,并要求高句丽王高元亲自到涿郡朝见。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杨广亲赴涿郡,准备对高句丽进行讨伐,但高句丽王高元并未前来觐见。杨广因此感到颜面尽失,随即下令全国动员,调集士兵至涿郡,并将粮草辎重集中于辽西郡(今辽宁省义县)。军令如火,造舰工匠们日夜劳作,甚至在水中站立作业,腰部以下长满了蛆虫,许多人因此丧命。
同时,各地官仓中的粮食和兵器盔甲被紧急运送至辽西,车船络绎不绝,参与运输的人员多达十余万,许多人在途中因病或饥饿而亡,尸体遍布数百公里,无人收殓。
这一年,黄河南北地区遭遇严重洪灾,三十多个郡变成了泽国,无数饥民被迫逃往荒山大泽。然而,朝廷的征粮任务并未因此减轻,朴实的农民们依然驱赶着牛车,携带着自备的干粮,踏上艰难的征途。
大多数人连人带牛死于途中,那些没有牛车的人则两人合力推动一辆小车,每车载米约三石。沿途他们只能靠这些米充饥,到达辽西时,粮食已所剩无几,无法完成缴纳任务,只能选择逃亡。官府将这些人视为“盗贼”,派出军队进行镇压,同时逮捕并处决他们的家属,以示惩戒。这种残酷的手段激起了民愤,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反抗,聚众杀死官员,抢夺富户的粮食,天下由此陷入大乱。
在612年,涿郡集结了113万大军,由隋炀帝杨广亲自率领,对辽东(现今辽宁省辽阳市)发起了进攻。辽东作为高句丽王国西境的重要城市,在隋军的强大攻势下,城墙多处崩塌,守军挂出白旗请求投降。然而,由于没有得到杨广的明确指令,将领们既不敢接受投降,也不敢继续进攻,只能暂时停止战斗,并紧急向御营汇报情况。
当杨广的命令传回时,守军已经修复了城墙缺口,重新组织防御。这种情况发生了三次,每次都因为等待命令而错失良机,导致这座原本并不坚固的城市变得难以攻破。同时,渡过鸭绿江深入高句丽腹地的另一支隋军遭遇失败,杨广不得不仓皇撤退。这次东征,隋军损失了约三十万人。
到了613年,杨广再次御驾亲征。这一次,辽东城已经无法再支撑下去,但就在即将攻克之时,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叛乱,迫使杨广放弃辽东,回师平叛。第二次东征就这样草草收场。杨玄感最终被击败并处死,杨广随后设立了特别法庭,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这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更多的民变。
614年,全国局势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各地纷纷响应。尽管如此,杨广仍然决定进行第三次东征。经过连续三年的战争,高句丽王国已经疲惫不堪,最终选择求和。虽然杨广通过这场战争挽回了一些颜面,但他回到洛阳后,要求高句丽国王高元前来朝见,但高元并未前来。这使杨广怒不可遏,下令准备第四次东征。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杨广从洛阳出发,首先前往汾阳宫(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宁武县)避暑。避暑结束后,他计划沿着御道北上,前往涿郡,准备发动第四次军事行动。然而,突厥汗国的始毕可汗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率领十余万骑兵对杨广进行突袭。
杨广被迫退至雁门关,并被突厥军队重重包围。突厥军队猛烈攻城,甚至有流箭落在杨广面前。城内存粮仅能维持二十余日。
杨广登上城墙巡视,对守城将士说:“大家努力杀敌,只要能够脱险,所有随驾的官兵都会得到丰厚的奖赏。”幸亏守城将士顽强抵抗,城池始终未被攻破。最终,由于突厥北方发生事变,始毕可汗不得不解除围困,撤军而去。杨广返回洛阳后,虽然暂时安定下来,但他却违背了之前对有功将士的承诺,这使得他失去了民心。
远征高句丽的战争,加速了隋朝的崩溃。为了发动这场战争,隋朝对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民怨沸腾。
大业七年(611年),王薄在长白山(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不是东北的长白山)率先举起义旗,山东和河北地区的民众纷纷响应。各地的起义军规模庞大,人数多的达十余万,少的也有数万人。这些起义军的兴起,进一步动摇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隋炀帝杨广,自隋朝灭亡后,便被历史盖棺定论,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恶劣的君主之一,这一评价历经千年,几乎成为不可动摇的事实。然而,若深入探究,不难发现,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诸多显著的政绩,这段时期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篇章。
尽管我们无法期待由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部下魏徵所编纂的《隋书》能够对隋炀帝作出公正的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隋炀帝在位期间所推行的政策与举措,几乎涵盖了秦始皇和唐太宗的主要成就,而他并未采取焚书坑儒这样的极端手段。
同时,隋炀帝的许多作为,唐太宗也在其贞观之治中有所继承,但就经济繁荣程度而言,唐初远不及隋炀帝的大业初期。然而,秦始皇与唐太宗都享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背负了千古骂名。
回顾杨广的一生,他不仅文武双全,且智勇兼备,堪称绝顶聪明,但他的性格中却存在诸多作为帝王的致命缺陷。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强烈的虚荣心。杨广极其重视面子,其奢侈浪费达到了极致,这不仅是出于个人享受的需求,更在于通过奢华的排场和阔气展示帝国的富强与帝王的威严。例如,在与西域的贸易往来中,本应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但在杨广的朝贡观念主导下,这种贸易变成了向西域炫耀隋朝财富的方式,导致隋朝政府在这些交易中几乎处于亏损状态。
大业六年(610年)正月,隋炀帝在洛阳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百戏表演,专门招待来自西域的商人,这场活动持续了一个月之久。为了迎接这些远方的客人,洛阳的店铺都被精心装饰,使用帷幔布置,并且提供免费的食宿服务。尽管隋炀帝通过这次活动赢得了表面上的赞誉,但实际上却耗费了大量的财富,得不偿失。
隋炀帝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虚荣心。为了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他连续三次发起远征,最终导致国家资源枯竭,帝国迅速走向崩溃。这种好大喜功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加速了王朝的衰落。
除了虚荣心,隋炀帝还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理。他自己擅长写诗,但一旦发现有大臣的诗作比他的更好,就会找各种借口将对方除掉。例如,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华横溢闻名于南北,著作郎王胄的文辞更是被奉为典范,这两人因此遭到了隋炀帝的嫉恨,最终被找茬杀害。
杨广最大的缺点在于他无法容忍任何反对的声音。他曾对大臣们直言:“我的性格不喜欢听到不同的意见,对于那些敢于直言的人,虽然大家都称赞他们忠诚,但我却难以忍受。如果你们想要升官发财,那就必须听话。”
这样一来,还有谁敢直言不讳呢?围绕在他身边的,自然是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这或许正是他与李世民最大的不同之处。李世民与魏徵之间的君臣佳话,成为了李世民作为明君的最佳证明。一个帝王,不一定需要多么聪明才智,但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强大的凝聚力。比如刘邦和朱元璋,他们的学识远不及杨广,但在胸怀和凝聚力上,却远胜杨广的狭隘与自私。
大业十二年(616)前后,各地的农民起义军逐渐汇聚成三股主要力量,分别是河北起义军、瓦岗起义军和江淮起义军。
河北起义军由窦建德领导。在这三支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的实力最为强大,其创建者是翟让。瓦岗军攻占了兴洛仓(即洛口仓),开仓救济饥饿的民众,吸引了大量百姓投奔,队伍迅速壮大至数十万人。瓦岗军还发布了檄文,列举了隋炀帝的十大罪行,文中写道:“即使使用南山所有的竹子作为笔墨,也难以写尽他的罪行;即使东海的水全部用完,也难以洗清他的罪恶。”
瓦岗军多次击败洛阳的隋军,声名大噪。江淮起义军则由杜伏威领导。他们大破隋军,连续攻克了高邮、历阳(今安徽省和县)和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控制了江淮地区的广阔领土,并直接威胁到了隋朝的重要军事基地江都。
此时,全国三分之二的郡县已经落入起义军手中。
面对这样的局势,隋炀帝杨广的应对策略与秦二世嬴胡亥、王莽、北魏胡太后相似,即完全不愿意听到关于“盗匪”的消息。然而,他已无法再在涿郡集结兵力。东征计划失败后,他决定第三次前往江都。许多大臣泪流满面地劝阻他,但都被他下令处死。临行前,他还写了一首诗告别留在洛阳的宫女,诗中写道:“我爱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抵达江都后,各地官员纷纷前来觐见。然而,杨广并不关心他们的政绩,只关注他们献上的礼物和钱粮。那些慷慨进贡的官员得到了提拔,而吝啬的则遭到贬谪。有些官员甚至搜刮民脂民膏,进贡美女以博取欢心,立即获得奖赏。这使得地方官员更加残暴,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盗匪四起。
杨广深知局势已不可挽回,便留在江都不再返回洛阳。他预感末日将至,便更加放纵享乐。江都宫内设有一百余间宫殿,被称为“迷宫”,与洛阳的十六院相似,每间宫殿都有数百名美女,由一位地位最高的美女主持。每天,其中一间宫殿作为主人,杨广和随驾的一千余名宫女作为客人,饮酒作乐,终日狂欢。仅江都宫内的美女就不少于三万人,若加上其他宫殿,全国供杨广一人享乐的美女总数超过十五万。
尽管如此,杨广内心充满了恐惧,夜不能寐。他需要几名美女为他全身按摩,才能勉强入睡片刻。他常常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好头颅,谁来砍?”
萧皇后试图安慰他,但他却说些自欺欺人的话:“贵贱苦乐,互相转换,没什么可悲伤的。”有时,他甚至幻想自己将来失败后,能像陈叔宝一样被封为公爵。然而,他始终不愿面对现实。当禁卫军密谋叛变的消息传到他耳中,一名宫女前来报告时,他因无能为力而大发雷霆,竟下令处死了那名宫女。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杨广最信任的大将宇文化及率禁卫军闯入皇宫。杨广试图躲避,藏匿在一个小房间里,但最终被一名对他深恶痛绝的宫女揭露了藏身之处。
禁卫军将他拖出,杨广依然不知羞耻地问道:“我有何罪,你们竟如此对待我?”禁卫军当着他的面,残忍地杀害了他最宠爱的十二岁幼子杨杲。此时,杨广才意识到自己已无生路,请求服毒自尽,但禁卫军不愿多费时间,直接将其勒死。这一年,杨广刚好五十岁。
尽管杨广在历史上被视为暴君,但他的一些举措仍值得肯定。虽然这些举措在当时可能劳民伤财,但对后世却带来了不少益处。例如,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与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一样,都是名垂千古的伟大工程。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为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而大运河则在一千五百多年间,一直是连接中国南北的重要运输航道,被誉为中国经济的“输血管”。从唐代到清代,历代王朝都从中受益匪浅,具体的好处更是难以统计。
杨广营建东都洛阳,旨在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这不仅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还促进了地方治理的稳定。此外,他下令挖掘长堑、设置关防、修建驰道和长城等大型工程,这些举措在增强国防实力的同时,也为后世带来了诸多便利。
在其他方面,如设置仓储以储备粮食、三次巡幸江都,这些行动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隋炀帝还亲自出塞北至草原牧场,安抚突厥,亲临青海,击败吐谷浑,并在其地设立郡县,为唐朝后来西出玉门关、经营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隋炀帝在文化领域也有卓越贡献。他自幼擅长文学,诗歌雄浑壮丽,同时倡导艺术发展,鉴赏书画,推动各种表演艺术的繁荣。在教育方面,他创立了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兴办学校,奖励学术,统一经学,整理图书,推崇儒、道、佛三教并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更是对后世影响巨大。
声色犬马——朝欢暮乐只一时萧妃,也就是后来的萧皇后,自出生起就注定了非凡的命运。据说,她降生之时,当时的著名占卜大师袁天纲对她的容貌赞叹不已,并详细推算她的生辰八字,最终给出了“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这八个字的评价。
萧皇后的命运似乎完美地诠释了这八个字。她注定要成为王的女人,从萧皇后十三岁成为晋王妃开始,她的命运就开始旋转了,她的身份不断变换,在隋朝的时候,她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江都之变后,她又成为弑君者宇文化及的淑妃,宇文化及被杀后,又成为了乱世枭雄窦建德的宠妃,紧接着又义成公主逃亡突厥,成为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机缘巧合,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种种经历汇聚成她独特而复杂的生命轨迹,使她成为了一个命运多舛且充满魅力的女性。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之女,生于南梁国都江陵。她自幼便容貌出众,娇美动人。
就在萧皇后出生的那一年(581年),天下风云突变,原本天命所在的宇文氏,走下了历史的舞台,北周的杨坚接受了静帝的禅让,成为北方新的主人,史称隋文帝。八年后,隋军五十一万大军南下,渡江攻入建康,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而这次伐陈的主帅是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他在平定陈朝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下子积攒了很高的声望。
为了表彰杨广的功绩,文帝不仅给他加官晋爵,还下令全国各地的名门望族将家中未出嫁女儿的生辰八字呈报给朝廷,以便为当时21岁的杨广挑选一位合适的王妃。
然而,经过一番挑选,许多适龄的女子要么不合要求,要么八字相冲。最终,只有刚满九岁的萧氏女的生辰八字与杨广最为相合,被认为是大吉之选。由于萧氏女年纪尚幼,被接入宫中后并没有立即成婚。独孤皇后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视如己出,亲自为她请来多位师傅,教授她读书、写作、绘画和弹筝等技艺。萧氏女天资聪颖,学习迅速,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才艺。几年后,她不仅出落得明艳动人,而且知书达理,多才多艺。
晋王杨广当时正驻守在扬州,按照朝廷的规定,他每年需进京朝见一次。这次进京,他得以见到自己未来的妻子萧氏。随着萧氏逐渐长大成人,她出落得愈发美丽动人,让杨广心动不已。经过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商议,决定在开皇十三年(593年)杨广进京时,为他和萧氏举行婚礼。
那时,杨广二十五岁,而新娘萧氏才刚刚十三岁。有了萧妃出身名门望族的希望之星,原本对皇位并无过多奢望的杨广,开始有了想法,杨广计划与大哥杨勇争夺储位。他们夫妇二人默契配合,最终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使得杨勇被废除太子之位,杨广则被立为新的太子。从杨广与萧妃完婚到杨勇被废,已经过去了七年时间,这意味着这对精明的小夫妻在独孤皇后面前整整演了七年的苦情戏。
杨广不仅在个人生活中矫揉造作,以博取父亲的信任,还积极拉拢朝中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发声。在他看来,最值得争取的对象莫过于宰相兼大将军的杨素。杨素以贪财好权著称,因此杨广决定通过送礼的方式拉近与他的关系。他派遣心腹携带价值连城的厚礼前往杨素府邸。杨素收到这份意外之财后,心中生疑:晋王平日里与自己少有往来,如今却送来如此重礼,必定有所图谋,多半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考虑到与杨广结盟对家族未来的利益,杨素最终接受了这份礼物。
自此,杨广与杨素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内外配合,密谋策划,共同推动杨广登上太子之位。
经过多年的精心布局,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还有宫内宦官的支持、父母的好感以及杨素的助力,加之原太子杨勇自身的诸多不足,杨广最终如愿以偿,成为太子。据传,在杨广被立为太子的当夜,长安附近的几个县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大雪纷飞、狂风怒号、地动山摇,不少民宅受损,甚至有数百人不幸丧生。这一系列异象似乎预示着新的权力更迭将带来未知的变数。
杨勇被废黜后,杨广担心杨勇会向父亲杨坚揭露真相,对他不利,便将杨勇软禁起来,禁止任何人接近他。杨勇无奈之下,只能爬上树,朝着杨坚居住的方向大声呼冤。杨坚得知此事后,询问杨广。杨广回答说:“杨勇被废,心中愤恨,已经疯癫,不必理会他。”于是,杨广将杨勇关押起来,每天仅派一名小太监通过墙壁上的小孔给他送饭。就这样,杨勇至死都未能再见父亲一面。
杨广成为太子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去世,隋文帝杨坚失去了妻子的约束,逐渐沉迷于酒色,不再关心朝政,将政务大权交给了太子杨广。实际上,从仁寿二年(602年)起,太子杨广就已经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力。
隋文帝晚年沉溺于后宫之中,难以抵挡众多佳丽如蜜蜂般的轮番诱惑,很快便感到体力不支。仁寿四年(604)七月,隋文帝杨坚在一次外出狩猎时,突然身患重病,返回仁寿宫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作为皇太子的杨广,在父亲病重期间,自然要前往仁寿宫照料。
次日,朝廷宣布隋文帝驾崩,丧礼结束后,太子杨广换上冕服,正式即位为隋炀帝。萧妃也随之成为皇后,这似乎应验了袁天纲曾预言她将“母仪天下”的说法。
当时,杨广三十六岁,而萧皇后只有二十四岁。隋炀帝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再无任何力量能束缚他,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展现出好色的一面。
纵情声色——宫女遭殃幽宫怨隋炀帝一方面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美女,另一方面委派宇文恺负责东都洛阳的建设,首先建造显仁宫,随后修建西苑,广泛收集海内外的奇珍异石、珍贵木材和稀世珍宝来装饰这些宫殿,为安置美女做准备,以便在那里尽情享受生活。
在他还是晋王的时候,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故意表现出朴素节俭的一面,以博取好名声。然而,一旦登基成为皇帝,他便不再掩饰自己的欲望,变得毫无顾忌。每年都会定期从民间挑选美女,年龄从十二三岁到十八岁不等。
这些美女被分别安置在洛阳和长安的小馆中,杨广每天轮流宴请她们,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出行时,他会将宫中的美女安排在船上,每两人住一间小屋,用帷幔隔开,杨广则在这些美女之间来回穿梭,日夜寻欢作乐。由于体力不支,他命令制作壮阳丹药,主要成分是雄黄,这种药物对身体极为有害,但杨广却离不开它,每天饮酒、服用壮阳药不断,最终身体大为受损。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即使萧皇后有着天仙般的美貌,隋炀帝也已经习以为常,不再觉得新奇,于是开始一心一意地征选新的美人入宫。
萧皇后深知自己的丈夫是个风流成性的人,与她父亲不同,隋炀帝不会轻易屈服,她也没有独孤皇后那样的权威来控制他。再加上皇帝后宫佳丽众多,她不得不选择宽容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实际上,萧皇后的这种做法是相当明智的。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人能够真正约束他,不去惹怒他反而能保全自己。正是因为萧皇后的宽容与大度,隋炀帝虽然沉迷于酒色,但对萧皇后始终保持着尊重,享受欢乐时也不忘带上她。
西苑的十六院已经落成,但还缺少合适的女子来掌管这些院落。因此,隋炀帝与萧皇后共同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众多美女,最终选出了十六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封为四品夫人,分别负责管理十六院。
这十六院分别是:景明院、迎辉院、栖弯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义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风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绪阴院和降阳院。此外,还挑选了三百二十名女子专门学习音乐、舞蹈和歌唱;其余的女子则被分组安排到各个亭台楼阁中担任各种职务。
隋炀帝常常陪伴萧皇后在西苑的湖面上泛舟游玩,赏花观景,或是在海山殿上设宴欣赏歌舞,还在草地上纵马嬉戏,尽享天伦之乐,令人羡慕不已。
每当夜幕降临,十六院的女主人个个盛装打扮,由宫女们簇拥着站在院门口等待隋炀帝的挑选。隋炀帝与萧皇后乘坐马车游览各院,若隋炀帝看中某位女子,便会下车前往该院过夜。此时,萧皇后则会独自乘船离开,返回海山殿独守空房。
隋炀帝对十六院已感厌倦,便下令修建了一座别具匠心的“迷楼”。此楼内部设计巧妙,分为四阁,分别命名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和“迫秋月”。
为了增添乐趣,他还挑选了三千名童贞女子轮流入阁值夜,供其随意享乐,仿佛日日新婚、夜夜洞房,完全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萧皇后对此深感不满,特意创作了一篇《述志赋》,委婉地劝谏隋炀帝应有所节制,关注国政。然而,她的努力并未见效。
在洛阳郊外的西苑,隋炀帝更是极尽奢华与淫乐。他设置了许多奇特的娱乐设施,如“如意车”、“神秘镜”、“长枕大被”和“剪彩为花”等,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如意车”外观上只是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但内部设计却极为精妙。车篷上悬挂着许多精致的金铃和玉片,行驶时发出悦耳的声音,犹如星光闪烁;车内设有宽敞舒适的床榻,隋炀帝可以与宫女们尽情享乐;四周则用绫罗锦幔围起,上面绣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既美观又能遮挡车内景象,确保隐私不被泄露。
其实,春光外泄在隋炀帝看来并不重要。作为一位拥有无上权力且极度享乐的君主,他根本不介意什么羞耻,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展示欲”。他不仅喜欢炫耀自己的权势和财富,还希望展示自己的风流韵事,甚至是自己的身体。
“神秘镜”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诞生的。当时的镜子多为铜镜,隋炀帝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些六尺见方的大铜板,打磨得非常光滑平整,然后悬挂在寝宫的四周。每当他在宫中与嫔妃共度良宵时,铜镜中就会清晰地反映出他们的情景,以此取乐,可谓极为奢侈。
至于“长枕大被”,这是萧后的一个创意。她受到寺院禅床的启发,命人制作了一张巨大的床,配上异常宽大的被褥和枕头,一次可以容纳数十位美女与隋炀帝同寝。隋炀帝在这张床上辗转于众多美女之间,如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乐此不疲。
更为奇妙的是“剪彩为花”的创意。每当秋冬季节,草木凋零,园中一片萧瑟景象,隋炀帝因此感到十分郁闷。为了取悦他,西苑十六院的妃嫔们共同商议出一个妙计:她们用五彩绸缎剪制出鲜花和嫩叶,装饰在树梢之间,使得整个园林红娇绿嫩,仿佛春天再次降临。
上有好者,下必效之。为了博得隋炀帝的欢心,内侍何稠更是费尽心思,设计了一辆名为“迷魂车”的小车。这辆车内部装有巧妙的机关,一旦宫女进入车内,四肢立刻被固定,无法动弹,供隋炀帝随意享用。试用之后,隋炀帝非常满意,当即封何稠为开府仪同三司的高官。从此,隋炀帝每天沉迷于“迷魂车”中,享受无尽的欢乐,对朝政和百姓的疾苦置若罔闻。
在宫廷的奢靡生活中,嫔妃宫女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宫中女子为了在炀帝面前展示自己的美貌、风情、才情和心机,争相讨好以求获得荣华富贵。其中的幸运儿能够受到特别的宠爱,甚至惠及家族,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绝大多数嫔妃宫女只能在幽深的宫殿中孤独度日,满怀期待地消磨青春,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都未能见到皇帝一面。
暴虐成性——荒淫无道终亡身江南自古多美女。为了尽情欣赏江南的秀丽景色,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连接苏州与杭州的大运河。之后,他携带着萧皇后以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地前往江都游览。
隋炀帝南巡时,只见运河上船只相连,绵延两百余里;沿岸骑兵护卫,旌旗招展;龙舟上的摇橹拉纤者皆为年轻宫女,身姿婀娜,令隋炀帝大饱眼福,称之为“秀色可餐”。宫女们梳妆时留下的脂粉流入运河,使得河水香气四溢,数月不散。大业六年(610年),扬州的离宫建成,隋炀帝再次偕同萧皇后游幸江都,并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
根据记载,他在位十四年间,实际居住在京师的时间不到一年,其余的十三年几乎都在各地巡游享乐中度过。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为了便于自己的游玩与享乐。因此,他要求运河的宽度必须能够容纳所谓的“龙舟”,运河两岸需修建“御道”,并且沿途建设了许多专门供皇帝使用的设施和军事要塞。例如,在开凿通济渠时,规定沿岸两千里范围内应种植树木以形成树荫覆盖的道路,并且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座离宫作为休息之地。从长安到江都之间共设有四十余座这样的离宫。
运河竣工后不久,隋炀帝便开始了他的江都之行,还曾两次前往辽东、两次巡视张掖。每次出行都如同一场浩大的行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无法避免受到波及。比如在大业元年(605年),为了前往江都游玩,隋炀帝命令江南地区建造了数千艘龙舟和其他船只。
同年六月中旬,他亲自率领包括皇后、嫔妃、官员以及僧侣和道士在内的两万多人启程前往江都,整个船队绵延超过两百里,沿途还有骑兵随行保护。这支庞大的队伍同时在水上和陆地上行进,旗帜飘扬,覆盖了广阔的地域。沿途经过的州县被要求在五百里范围内提供食物供应,那些尽力准备的人会得到升迁奖励,而表现不佳者则会受到严厉惩罚。
大业元年(605年)春季,隋炀帝杨广命令内史舍人宇文恺与封德彝负责建造洛阳显仁宫。他们疏浚河道,向南连接皂涧,向北跨越洛水,从江南和五岭地区搜集奇材异石、佳木异草及珍禽怪兽,运往洛阳,以充实皇家园林。
同年,杨广下令征调二百万民工修筑运河,引谷水和洛水汇入黄河,打通洛阳至板渚之间的水道,并引黄河水连通;此外,在山东大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终汇入淮河;同时,又征调十万淮南民工开通邗沟,凿通白山阳至扬子江的河道。
这条连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的运河全长约两千里,耗时近十年才完工,但修建过程中民工死亡率极高,十不存二,几乎全部因饥饿或劳累而死。
杨广在乘船游览时,突发奇想,要求所到之处用羽毛铺设地面,于是各州县纷纷争相进献羽毛,导致远近鸟兽几乎被一网打尽。夜晚,杨广还喜欢观赏夜景和游山,命令地方官员捕捉大量萤火虫,夜晚释放,使山岩山谷间光芒闪烁。
在隋朝末期,由于朝廷政治腐败,官员贪婪成风,民众生活困苦,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然而,隋炀帝杨广对此并不在意,甚至禁止臣子在他面前提及起义军的事宜。
大业十二年(616年),一艘新的巨船建造完成,大臣宇文述建议杨广前往江都,杨广欣然同意。此时,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进言劝阻,他说:“如今百姓疲惫不堪,国库空虚,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局势动荡不安。陛下不宜长期在外游玩,应早日返回都城,安抚民心。”
杨广大为震怒,下令将赵才投入监狱。次日,建节尉任宗再次直言劝谏,恳请杨广以国家为重,言辞极为激烈。结果,任宗被杨广当众处死于朝堂之上。
有一次,隋炀帝杨广询问老臣苏威:“最近各地盗贼横行,现在的盗贼究竟有多少?”
苏威担心如实回答会惹怒皇帝,便谨慎地答道:“虽然还有一些小股盗贼,但仰赖陛下的天威,不久就能平定。”杨广听后更加不满,对身边的人说:“这老兵欺骗我,实在无法容忍。”随即下令将苏威处死。后来经过众人的求情,才改为将苏威及其子孙全部除名。
另一次,杨广的内侍王必痛哭流涕地上前劝谏:“如今天下大乱,陛下的帝星不明,太原却有王气。希望陛下以社稷为重,节制欲望,宽待百姓,任用贤能,如此一来,帝星将重新明亮,天下也会安定。”
杨广闻言大怒,斥责道:“人人都想通过直言进谏来博取忠诚的名声,我非常厌恶这种行为,你难道不怕死吗?”
王必泪流满面地回答:“如果我怕死,就不会说出这些话了。”说着便磕头至流血。
杨广见王必如此忠心,便说:“好,我会改正。”于是命令将自己与妃嫔们分开,每日清心寡欲,不饮酒,专心处理政务。
然而,这样的日子仅仅维持了七天,杨广就无法忍受,恢复了以往的放纵生活,甚至变本加厉。他对王必说:“这样的日子我实在无法忍受,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苛刻?”随后继续荒淫暴虐,毫无改变。
当然,天下已经大乱,杨广并非一无所知,但他却束手无策,只能得过且过。有一次,他与萧皇后一起饮酒,一边喝,一边对着镜子摇头晃脑地说:“好头颅,谁来砍?”萧皇后听后大惊失色。
杨广却淡然道:“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朝代,没有不死的君王。外面大有人想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我们只管喝酒,即使情况再坏,我也能像陈后主那样,了却后半生。”杨广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甚至已经为自己的退路做好了打算。
大业十二年(616)秋天,隋炀帝准备与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众大臣纷纷劝谏隋炀帝:“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
然而,隋炀帝却心不在焉地回应:“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他认为只要自己享尽了荣华富贵,即使国破家亡也在所不惜。
第三次来到江都后,虽然江都的繁华已不再如初,但隋炀帝又萌生了东游会稽的念头,命令开凿通往会稽的江南河。然而,运河尚未完工,天下已经大乱。
太原留守李渊攻占了长安;宇文化及与其弟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叛乱,率兵进入离宫。最终,刚满五十岁的隋炀帝在寝殿中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