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量产之际,成飞集团却被收购,中航174亿“蛇吞象”是为何?

咸鱼永不放盐 2024-11-11 10:14:4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歼2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拥有隐形战斗机的国家,也象征着我国空军实力的飞跃,更是被我国视为布局百年大计的“国之重器”。

如今我国的歼20已经装备到了12个旅,突破两百架,之所以歼20能实现量产,我国军工巨头成飞集团功不可没,然而眼看我国正凭借歼20大步走在空军强国的道路上,成飞集团却传出以174亿被收购的消息。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2024.10.15《中航电测百亿级“蛇吞象” 军工央企并购加速证券化进程》

为何成飞集团会在歼20量产之际被收购,而且还是以174亿的底价呢?收购成飞集团的企业又出于什么缘由?

被174亿收购的军工巨头

成飞集团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头羊,从早期仿制米格飞机到后来自主研发出歼-20,成绩斐然,可就是这样一个稳步向前巨头,却传出被中航电测以174亿价格收购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在我国引起一片哗然。

信息来源:齐鲁壹点2024.06.26《鑫闻界|中航电测174亿收购成飞集团审核恢复,用时已超17个月》

有人质疑价格过低,有人担忧国家安全,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然而这笔交易,表面上看是中航电测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成飞集团另有考虑。

成飞集团作为业界领头羊,自然压力也不小。

在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的结合上,它和国际顶尖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智能传感器、数据链、航空电子系统等领域,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更要命的是成飞集团虽然背靠国家,但由于军工企业的特殊性,利润率并不高。

庞大的企业体量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而有限的利润难以支撑其快速发展,“缺钱”,则成了成飞集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面对技术瓶颈和资金困境,成飞集团需要另辟蹊径,中航电测的出现,正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强强联合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好消息。

军工企业历来被视为国家的支柱,其发展通常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军工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新技术、拓展新市场,而单一的财政支持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资本市场的介入,为军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军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成飞集团被收购,这表明我国军工企业正尝试通过融资的方法快速发展。

成飞集团通过借壳上市,能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航电测的传感器技术还能增强成飞产品的感知能力,让它们更有竞争力。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能让军工企业更高效、更有经济效益,还能推动民用技术的进步,实现双方共赢。

展望未来,我国的军工企业会日臻成熟。

中国军工的发展之路

它们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并购重组、产业整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世界各国一起推动航空科技的发展,中国军工的未来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

但转型不意味着一帆风顺,要清楚意识到目前我国军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即使内部整合顺利,外部的压力依然巨大。

国际军火市场,从来都是“群狼环伺”,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老牌巨头,依然占据着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在民用航空领域,欧洲空客、加拿大庞巴迪等企业,也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中航电测和成飞集团的结合,虽然增强了实力,但也引起了竞争对手的警惕,可以预见未来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来自对手的联合绞杀。

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1+1>2”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未来中国军工将继续努力,朝着航空强国的目标前进,这不仅是中国军工的使命,也是中国制造的使命。

这条路肯定不会平坦,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国军工肯定会迎来更辉煌的未来!

信息来源:

1.齐鲁壹点2024.06.26《鑫闻界|中航电测174亿收购成飞集团审核恢复,用时已超17个月》

2.央广网2024.06.26《中断一年半中航电测重组事项恢复审核 或出资174亿收购成飞集团》

3.证券时报2024.10.15《中航电测百亿级“蛇吞象” 军工央企并购加速证券化进程》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