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上的汉昌肥皂厂

士心评历史 2024-12-13 09:39:11

我小时候住汉正街普爱医院上首的久康里,父母牵着我去不远处的江汉桥玩,走到江汉桥桥洞对面的汉正街口时,我总是指着路旁一座房子大门上的两头狮子不敢走,我父亲说:“你小时候总说那是狗狗,怕……”记得那是一座比一般民宅要宽大的大门,门顶上有一道很宽的拱劵形门楣,门楣上一左一右蹬着两头狮子,向上昂起头很凶猛地对视着,那形态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晰。我们那里的伢们都知道那是“汉昌肥皂厂”。

1930年《武汉三镇市街实测详图》上标明的汉昌肥皂厂的位置——汉口汉正街武圣庙,此时还没有江汉桥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城区图,箭头处为汉昌肥皂厂

1955年江汉桥初建成时的照片,图中左侧河岸上的烟囱厂房处即正在生产的汉昌肥皂厂

最近从1946年的《新武汉指南》上摘得一幅汉昌肥皂厂的广告,此时,它已名为“汉昌化学工业公司”,这个名称是首次看到,在此前查阅有关汉昌肥皂厂的史料中没有记载。

1946年《新武汉指南》上登载的汉昌化学工业公司的广告,用语很强势:“一块抵三块”!

汉昌肥皂厂的创始人是陈经畲,在武汉的文史研究发烧友圈子里,陈经畲十分有名。此次查阅《武汉地名志·人物志》,仅看他在解放后的经济和政界的经历,便可令人咂舌,一名资本家后来怎么会被政府如此重用?是一门学问!

陈经畲

陈经畲(1880.2.16—1967.5),江苏省南京市人, 名庆纶,字经畲,回族。 民族实业家、江苏著名商人、义顺成鞋帽百货店和汉昌肥皂厂的创始人。 1949年9月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武汉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委、全国人大一至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中国民主建国会武汉分会副主委、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

最近,又得到了一套汉昌肥皂厂的“汉昌肥皂厂工作一览”广告资料,有图有文字介绍,看去就勾起了童年的回忆,我们小时候走过的那房子里的人原来是这样干活的。

(上图中文字)汉昌肥皂厂工作一览

汉昌肥皂厂位于本市武圣庙正街,创办于民国三年,系合资营业,总经理为陈经畲。旺月每日可出二三百箱,行销于本省全境,及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各地。每箱块数不一,有二百一十块者,有一百八十块者,有一百二十块者有一百块者,有一百五十四块者,有一百六十八条者,有二十条者。现在出品有:老七星,新七星,小七星,婴孩,仙桃,金钱,大金钱,小金钱,大富贵,军人,古瓶,等牌云。

煎煮原料

灌入模型

切成小块

包装工作

加盖商标

形形色色

汉昌肥皂厂的产品包装纸

汉昌肥皂厂历史沿革

陈经畲1915年从义顺成广货店拨出2.4万两白银,在汉正街武圣庙开办汉昌肥皂厂。兴建老式五开间四进厂房,规模不大,生产设备主要有煮皂锅两口,每口一次出肥皂百余箱,炼油锅 2口,每口一次可提净油 2000余斤。冷桶80多个,晒皂架300多乘。1916年投产肥皂牌名有七星、金钱、蓝花、婴孩等,职工40多人,年生产肥皂2万箱。汉昌厂头两年的产品质量欠佳,后在质量和装潢上求改进,同时在沙市、宜昌设庄,北到河南驻马店,南到湖南长沙,长江下游武穴九江及襄河沿岸委托代销,销路日广。至1919年已赚1万多两银子,肥皂由3万箱增至6~7万箱,获利逐年增多(见图38)。1921年元月,因邻居起火,厂房、仓库被焚。由于投过保佥获得赔偿,损失不大。汉昌厂从速恢复生产,办厂20年,肥皂销路畅旺。但总感到手工操作,生产落后。便于1935年扩大资本为30万元, 从上海订购一套制造肥皂的设备,从德国订购一套从肥皂废液中提纯甘油的设备,准备将作坊式的汉昌皂烛厂改造为机械化、现代化的制皂工厂。1937年投入生产。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陈经畲将义顺成国货店和义顺泰桐油行关闭,汉昌肥皂厂部分设备迁到重庆,其余所剩设备存汉口英租界沙逊油栈。1939年8月,汉昌在重庆开工,1940 年又遭敌机轰炸,物资设备受到损失,工厂停歇。1944年,所存汉口的设备也毁于飞机轰炸。抗日战争胜利后,清理汉口厂的机器设备时已荡然无存。汉昌厂又以资本4亿元(旧币)复厂。职工50人,日产肥皂百箱。1947年春,将标买上海无敌厂的机器设备运汉,后因内战深入,市场萎缩,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几于破产。汉昌肥皂厂解放后得政府扶持,能生产肥皂、甘油和牙膏,年年盈利。1954年汉昌肥皂厂申请公私合营,1955年获政府批准,改建为"武汉化工原料厂",生产多种现代化工原料,远销国内外。

1967年5月29日,陈经畲因肺癌不治去世,终年87岁,葬于扁担山公墓。1988年3月,迁葬于武昌九峰山回民公墓。

武昌九峰山回民公墓中陈经畲的墓碑

现在的江汉桥桥洞与汉正街交汇处,右边大树处即该厂旧址,很长一段时期其名为“葛店化工厂驻汉口办事处”

(本文文字来自《湖北省志·工业志》、《武汉市志·人物志》、民国初年《汉口指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