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许世友对自己上将军衔不满,认为至少应该被评为大将

文史风云 2024-09-03 22:26:31

1955年,授衔结果出来后,许世友满脸不悦地冲进了周总理的办公室,他对自己被授上将的结果不服气,认为至少应该被评为大将......周总理平静地注视着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缓缓地告诉许世友:“粟裕也才是大将!”许世友立即来劲了,接过周总理的话茬,说粟裕在大将坐头,自己可以在大将扎尾。意思很明显,许世友觉得自己应该被评为大将。许世友说出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他同粟裕都是1927年正式参加的革命。在黄麻起义中,许世友是连长,起点比粟裕高。粟裕在南昌起义时,只是一个警卫队班长,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期间有点默默无闻。直到1946年,粟裕向中央提出内外线作战才崭露头角。粟裕有过苏中七战七捷的荣光,也有过五连败的憋屈,尤其是南麻战役,要不是毛主席提醒,就差一点被胡琏和邱清泉一锅端了。粟裕打了很多巧仗,参与指挥的淮海战役、京沪杭战役等,都十分经典。所以,林彪戏称他尽打神仙仗,善于在危险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敢于冒险。与粟裕有所不同,许世友一参加革命就走得比较顺,打了很多硬仗。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许世友奉命率部前往胶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他带领部队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不断骚扰日军。他们时而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村庄中,时而又迅速集结,给敌人以雷霆一击。尤其是完成了一次非常漂亮的突袭后,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许世友也一战成名,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英雄,毛主席也夸他打红了胶东半岛。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也十分耀眼。1948年9月,更是被毛主席钦点为济南战役的总指挥。许世友率领部队抵达济南城外时,战局已陷入胶着,他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否则不仅会失去战机,还可能影响整个华东战局。经过反复研究地形和敌情,许世友发明了一种“牛刀子战术”,最终在9月24日解放了济南。与粟裕相比,许世友还多了一份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许世友1953年率领部队跨过鸭绿江。3月初,部队抵达朝鲜战场,刚一落地,他们就遭遇了敌军猛烈的炮火袭击。他命令部队分散隐蔽,利用地形优势避开敌军的火力覆盖。同时,他派出侦察小组,摸清敌军的部署情况,在获得准确情报后,许世友果断下令发起反击。中国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敌军防线,将其分割包围。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许世友始终坚守在前线指挥部,不眠不休地指挥作战。最终,这场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终。3月下旬,联合国军发动了大规模反攻。面对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敌军,许世友的部队陷入了苦战。许世友组织部队进行游击战,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不断骚扰敌军。他们昼伏夜出,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种战术有效地延缓了敌军的进攻步伐。因此,通过资历和战功的对比,虽然许世友无法同粟裕平起平坐,但是却属于同一个梯队。而且,在之前公布的一份22名大将的名单中,也确实有许世友。但是,缩减到10名大将后,许世友却被刷了下来。许世友本来也没有在意,但是看见许光达是大将时,许世友就不淡定了。论资历和战功,两个人基本上平起平坐,而且许世友还稍微要高那么一点点。许世友把这一切,归咎于1936年与毛主席不和事件。一开始也只是整天借酒浇愁,喝来喝去,实在憋不住了,就借着酒劲来找周总理理论了。周总理见粟裕没能镇住许世友,又告诉他,萧克也只被授予了上将。许世友一听,当场就沉默了。许世友可不敢同萧克比,当许世友还在黄麻的上一年,萧克已经去打北伐战争了。到1932年,萧克就当上红8军军长了。萧克能文能武,既有石家庄保卫战中的现实版"空城计"。也有对西南和中南,风卷残云的6次大进攻,一举歼灭43万国军。见许世友不吱声了,周总理这才告诫他:军衔不仅仅是对过去功勋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责任的期许。走出周总理办公室时,许世友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参考资料新华网:《出生入死 身经百战——许世友》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