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情绪稳定,我总抓狂”:关系里最自私的行为,它排第一

张德芬空间 2024-02-18 18:10:25

最近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视频:

有一位孕妇,在凌晨拨打了110。

原因是腹痛不止,需要就医,但家中只有她一个人。

被民警送到医院以后才发现,怀孕5个月的她已经宫开三指,有早产的风险。

而她的丈夫此时在外喝酒,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

当民警终于联系上了这位丈夫后,他来到医院的第一句话却是:

“不是我不接电话,你看嘛,手机没电了。”

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似乎老婆要再因此说什么,就不讲道理了。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这样“有苦说不出,有理讲不清”的情况。

@小白船上的仙人掌,38岁,全职二胎妈妈

“他永远是对的,我永远是错的”

我怀疑我老公精神出轨了。

生完二宝后,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打电话也总是不接,即便接了很敷衍了事,马上就说“挂了,挂了”;

时不时还背着我一个人看手机偷笑……

本想跟他好好聊一聊,可我试探的话刚一开口,他就先炸了。

“你想怎么样?天天疑神疑鬼的。”

“我每个月工资卡都给你,还不够吗?”

“我之前回家晚,那不都在忙吗?我不这样我能赚钱吗?养得起你们吗?”

“我这段时间工作压力这么大,你又高血压听不得我抱怨,那我还不能玩玩手机、跟兄弟们聚聚排解情绪吗……”

我被他突来的情绪“唬”住了,没想到他反应那么大。

可能真的是自己有些敏感、多疑了,毕竟他说的也是事实。

怀二宝时,我高血压犯了,担心情绪波动影响身体、影响孩子,日常完全听不得任何人在我面前抱怨、说负面的话。

但那天的对话,一直在我心里回放,每每都让我控制不住地想哭,真的好痛苦……

@荆棘鸟,42岁,美容店店长

“他的情绪很稳定,而我总是在抓狂”

在我老公眼里,我就是一个很作的人。

之前,我们院新来了一个前台,非常让我火大,入职了一个多月,一些基本的业务流程,我说了不下50次,她一次都没有记住,有一回我还看见她偷偷玩手机。

我想跟老公倾诉,发泄一下,得到他的安慰,没想到他却说:

“你怎么又开始了,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不行就让她走人呗。”

“哎呀,新人都这样,带一带就好了。”

“想开点、想开点,不要钻牛角尖,放平心态……”

似乎所有问题都在于我自己情绪不稳定、爱抓狂、老看不惯别人。

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

和朋友闹了矛盾,我很难过,他说:“成年人有什么友谊呢?你有啥好难过的”;

妈妈挑刺,让我很受伤,他说:“妈就那样,这么大年纪也改不了,没办法,跟她计较干嘛?”

孩子莫名冲我发脾气,我很心痛,他说:“孩子大了,都不愿让人管的,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无论跟他说什么事,最终问题都在于我小题大做,总是为一点小事纠结、内耗。

我以为日子久了我就能习惯,可我没有。

我越来越觉得憋屈,心里堵着一块石头,吐不出去,也放不下来……

@小羊羊羊,28岁,公司职员

“他对我很好,但只是他认为的好……”

我老公对我挺好的……我们相亲认识,我妈妈特别喜欢他,因为他大学的时候就自己在创业,毕业以后就开了公司,而我现在的工作还是我老公帮我托人介绍的。

我很感谢他,也很依赖他,可是,有时候又觉得很困扰。

比如,

我把朋友介绍给他,他说:“看上去就是很物质的人,少跟这种人来往。”

我在网上淘喜欢的衣服,他说:“都是些没什么品质的衣服,穿我给你买的大牌。”

我想一家人去某个小镇旅游,他说:“那地方条件很差、没什么玩的,看看我找的攻略。”

如果我在当时表现出了一些不高兴、或不同意,他马上就发现,然后非常“耐心”地跟我讲道理,直到我同意他的想法、放弃自己的选择。

确实,他比我聪明,也更有见识,可我还是有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

为什么“他都是对的”,你却很难受?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以上的故事分享中,虽然她们伴侣回应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却也有着同样的特征——

他们的说话都“很硬气”、“有道理”;

而听到他们话的人,内心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憋屈”。

1)明明有出轨意图的人是丈夫,但他却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付出、牺牲,“审判”妻子有问题。

似乎证明妻子错了,就能让自己这段时间对家的各种忽视、冷落,打马虎眼,显得“很正当”、“有资格”。

2)明明是丈夫不能承接、回应妻子的情绪,但他却给妻子扣上“作”和“情绪不稳定”的帽子。

似乎把妻子所有的情绪问题都归结于她本身有问题,自己就没有责任去面对那些“麻烦事”。

3)明明是丈夫一直在打压、控制妻子的需求,但他却用“我是为你好”、“我比你更懂”来掩盖他根本不关心妻子真正想要什么。

似乎只要把妻子的所有需求,都视为她“考虑不周全”,就能包装、粉饰他内心的自恋与控制。

这几种类型的伴侣,都可以被总结为一个词:“诡辩式伴侣”。

诡辩式伴侣有一些很明显的特质:绝不认错、总有理由、习惯性地否定自己的伴侣。

他们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用打压伴侣,甚至是偷换概念的方式来回避自己的问题。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因为TA的内在是恐惧的。

TA害怕自己进入到关系中去,就失去了自我。

这与TA童年的依恋模式是有关系的。

如果一个小孩,渴望得到养育者的爱,但是养育者却没能够及时给予,那么TA很可能形成回避型的依恋模式,表现得很冷淡。

其背后的防御逻辑是:“不爱、不进入、不牵扯,就不会有伤害。”。

另一种可能是,TA是“自恋型人格”。

这种人格的特点就是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不希望被他人的情绪、或者情感入侵自己的边界。

为了保护边界,TA只能忽略自己在情感中没有承接能力的实施,把问题责任推还给伴侣。

不管是哪一种心理动机,“诡辩式伴侣”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犯错”的形象。

面对冲突,“受害者”只能是自己。

否则,就要接受自己“不完美”、“没有能力”的事实。

这对他们来说,太痛苦了。

究其根本,这是他们对自己内心虚弱的一种保护,这还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缺失,因为自己不能够获得这种自我意识,就只能在他人的眼里去获得。

通过“诡辩”来维持自我价值感,以此缓解内心的不安。

面对“诡辩式伴侣”,我们可以怎么做?

然而,一个比较扎心的现实是,就算知道了伴侣的心理动机,可我们还是很受煎熬。

因为如果对方没有改变的想法,我们也能难去撼动什么。

我们还是在这种关系中消耗、痛苦、甚至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义是——我们必须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开心就是不开心。

当负面情绪出现了,接纳它,承认它,肯定它的存在,而不是陷入各种“自证”、“自我怀疑”的陷阱,更不要因此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

当你学会识别、尊重自己的感受,即便对方再怎么“诡辩”,你也懒得跟他唱对手戏了,他也就不会影响你。

为此,我们可以做两个练习,加强对情绪的感知力。

第一个练习是做情绪记录。

可以准备一张纸或电子文档。在每天结束时,回顾一下自己当天的情绪体验。记录下当天经历的情绪,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紧张等。

描述这些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留意情绪出现的原因和情境,比如:“我在他离开我自己出门散步的时候感觉到难过”……通过这些记录,试图找出情绪模式。

第二个练习是情绪表达。

最理想的方式是,我们找出了自己的情绪模式之后,在相应的反应阶段,对伴侣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你刚才出门散步,没有听我说话,我感觉很难过。”

但如果对方是高度自恋的人格,很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你说的话。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折中的办法。

比如,通过写日记、绘画、舞蹈或任何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

要记住,当感到情绪激动时,不要抑制自己的情感,尝试允许自己感受它们。

当你能应对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后,对方也会在他自己的虚弱中觉醒。这就是关系里照镜子的最大魅力。

其次,在足够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的基础上,尝试稳住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试试积极情绪调节法。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或不稳定时,尝试寻找一些积极的事物或经历来提醒自己。

回忆一些快乐的时光、成功的经历或者温馨的家庭和友情。

尝试让自己微笑或者通过想象让身体感到放松和愉快。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身体活动,例如散步、慢跑或者做瑜伽等,以释放身体的紧张和压力。

或者,你也可以参与德芬空间《3天专注·喜乐体验营》,在乌实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更多情绪放松技巧,带给自己内心力量。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你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要知道,你所有的难过和痛苦,都只是需要一个人来帮你接住,专业的帮助,足够满足这一点。

不要害怕,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本文由柯文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