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怀古,词人周密的故都临安记忆

南北镇抚司品茶 2024-09-25 12:34:56

南宋晚期著名词人周密,杭州富阳人,出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也就是公元1232年。这一年蒙古窝阔台汗大举伐金,曾经不可一世的金朝,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

而周密所处的南宋王朝,也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岁月。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统帅伯颜兵临南宋京城临安,宋廷自天子、太后以下不战而降。公元1279年,元军主将张弘范与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在广东崖山一战决生死,至此南宋朝廷正式宣告终结。

曾在南宋朝廷任县令的周密,宋亡时已年届四十七岁,伤感于故国的倾覆,此后他就一直隐居在临安,大约就是现在的杭州清河坊一带。

周密后来写过一部《癸辛杂识》,记录了自己当年在南宋京都临安的所见所闻。那种对故国的留恋,颇有点东京梦华录的眷恋味道。

话说孩提时代的周密,曾跟随父亲去京城临安玩耍。要知道当时的临安可是举世闻名的大都市,紫醉金迷,各种酒肆吃食琳琅满目,更多吸引小孩子注意力的就是稀罕少见的杂耍、魔术和戏法,毕竟是天子脚下,气象终究与不同别处。

小周密当然也喜欢看这类色彩神秘的东西,都不需要父亲陪伴,急吼吼的自己就挤到人群中去大饱眼福一番。

先看的是水中杂技表演。一个装满水的大型涂漆容器,里边养着各种乌龟、甲鱼、泥鳅还有鱼。表演者一边敲击铜锣提示,一边呼叫水中动物的名字。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被叫到名字的动物踩着铜锣的节奏竟浮出水面,身上还带着各种面具,翩翩起舞,舞毕就沉入水面下。如此依次呼叫,被叫到名字的动物无不陆续完成表演,令旁观者啧啧称奇。要知道这龟啊,鱼啊可不是猫狗、猴子,训练难度可是相当的大,难怪人们要少见多怪了。

看完了水上节目,小周又跑去看神箭手王尹生的百步穿杨功夫。那是一个大的圆形轮盘,可以转动,直径有个四五尺,南宋时一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31.68厘米,所以大轮盘的直径约为现在的1.5米左右。

大轮盘上画着各种器物、人物形象、花鸟鱼虫等等近千种东西。按照这个游戏的规则,首先设定第一箭必须射中一样指定东西,第二箭再中一样,第三箭又中一样。然后难度增加了,这个大轮盘开始转起来了,进而转动如飞!

这时候让王尹生随意发挥,只要是他想射中的,基本上都是指哪儿打哪儿,箭无虚发。更有甚者,他还能数箭齐射,可以分中不同部位,如花蕊、柳芽、鱼眼、燕翅、雀翎等,虽然也会有些许偏差,但基本上就是百发百中了!如此高超技艺,不知道要练多久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可惜的是此后再也没有见过相同的技能留存下来。

令周密印象最深的,早年太庙前有个以捕蛇为生的戴师傅。远近闻名,凡有不认识的蛇,只要戴师傅出马,必然手到擒来。

戴师傅抓蛇,基本上不用工具,徒手抓取,就像渔民抓泥鳅黄鳝一样,三个手指一经固定,蛇再无逃脱可能。当然常年捕蛇,难免被毒蛇咬伤。

手指肯定是受伤最多的,中毒的手指会肿的像根肥香肠,这时候戴师傅会迅速从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取一些药粉涂抹伤口,只要伤口有黄水流出,手指就马上恢复如初了。可即便如此,戴师傅的十个手指也只剩下了四个!

作为一个靠捕蛇为生的人,戴师傅经常会遇到蛇藏匿在洞穴不出来,难以抓捕的情况。这时候戴师傅就会用芦苇做成的吸管,深入蛇穴,向里边吹气。而蛇就会顺着呼气慢慢被引出洞穴。是不是很玄幻?

多年的捕蛇经历,戴师傅在家里也会饲养一些少见珍稀的蛇: 像赤红色纹路的、锯齿形纹路的、身上有毛的、白色纹路的,还有环形蛇、四足蛇、双头蛇等;更罕见的有蛇身细短,蛇头超大的那种,被称为“饭揪头”这种蛇是最毒的。

戴师傅用竹筐按蛇的大小分别装入饲养,每天都用肉食喂它们。这里边有一条最大的蛇,就像太庙大殿的门槛一样粗,长有好几尺,大致有二米多,被戴师傅称作蛇王。

平时戴师傅也会训练这些蛇,通过指令让它们旋转,或升绕,或下降。渐渐的那些蛇就被戴师傅指挥自如,令行禁止了。

捕蛇不易,养蛇也是个高风险的行当,那些奇异的蛇自然也就身价不菲了,待蛇价而沽也是戴师傅的生存乃至发家致富之道。

戴师傅家境不错,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和经济来源,只是靠着经营这些蛇生活而已。这就有点像上古时期那些精通豢龙术的人一样,“一招鲜吃遍天”。技术壁垒非常森严,这么凶险的手艺一般人可不容易学。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小周密最兴奋的就是跟着父亲去临安府观潮,就是现在的杭州湾钱塘江出海口那个地方。远近早已人山人海,随之而来的各种叫卖和小生意,也是难得的一景。

周密记得曾经有一个道人,推着一个竹箱跟着他们一路观潮。小周好奇,道人就打开盖子让他观赏,都是各种螃蟹贝类。大约有几十种,造型有像平天冠的,有像皮弁冠的,有像野鸡的,有像瓢的,还有的像各种动物斑点花纹的,色彩艳丽,五彩斑斓。

都是周密平日里难以见到的海产,这令他体会到了什么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前他只是听大人们说,有人专门到海边去就是为了捕蟹,不知道人们见到这么多的奇异生物,会作何感想呢?

亲历过宋元鼎革的词人周密,在元代的杭州城里回忆故都临安的点点滴滴,我就仿佛跟着他的时空指引去游历了一遍。虽然曾经沧海,物是人非,历史淹没了一切,而临安故都洗尽沧桑依然留存至今,那就是你我的杭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