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何会天下大乱?不是黄巾起义,而是3大集团的政治斗争

高干历史观点 2024-05-24 18:16:29

文|老达子

本文共1807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东汉王朝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25年,当时汉光武帝刘秀奠定了其基础,可是这个王朝的辉煌仅仅维持了195年。然而,最后的几十年却是动荡不安的时期,各地诸侯争霸,天下割据,形成了混战的局面。

在东汉王朝的末期,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成为了曹操势力的傀儡,东汉王朝名存实亡。那么,为什么说东汉末年的大乱是由3大集团的政治斗争导致的呢?今天老达子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大集团~

从西汉开始逐渐形成的士族大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士族家族的兴起主要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中后期,其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

首先是官僚世家,特别是功臣大臣的家族。举例来说,早在汉初,刘邦建立汉朝时,与他一同征战的周勃,他的家族自此开始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延续了三代世袭相位的荣耀。

第二类士族源自文化世家。以汉平帝时期为例,袁良被选拔为太子舍人,他的后代在东汉时期中,六个人中有五个曾位列三公。西汉时期的杨敞是汉昭帝时的丞相,其后裔是司马迁的女婿,世代都以博学才华著称。他的家族在东汉时期更有四代人担任太尉之职,因而被称为“四世太尉”,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弘农杨氏家族。

第三个源头来自乡里的豪强世家。举例来说,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在反抗王莽之前就在当地树立了威望,并与当地的豪族子弟广泛交往。在王莽统治期间,刘秀曾前往长安学习,并结识了同乡的豪族子弟邓禹。

整个东汉时期,这些名门望族的子弟往往在朝中连续几代担任要职,形成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网络。而在地方上,这些家族经营的产业涵盖了农、林、牧、渔、商等多个领域。一些大家族还通过财富和影响力团结当地宗族子弟,形成与官府抗衡的力量。

东汉早期,如光武帝刘秀及其后继者在位时,皇权对地方还有一定控制,但到了中后期,这些豪强大族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无时无刻不在跟皇权抗争的外戚势力

整个汉朝历史,外戚的影响可谓深远而重要。刘邦逝世后,吕雉乱政、独断朝纲,这一事件可谓开启了外戚干政的先河。

文帝留下了庞大的窦氏外戚,景帝在位期间处理了栗氏外戚,才轮到武帝的母后上位,后来武帝为了两家外戚的事情没少掉头发,好在最后他们两家两败俱伤,让汉武帝捡漏了,才有机会施展宏图。

然而天道好还,上天给了武帝最强而忠诚的外戚卫氏,汉武帝因为晚年昏庸给毁了,顺带连整个西汉最稳的太子也干掉了。

于是西汉出现了强大的沾不上边的霍氏外戚,好在霍光还是有忠心的,找回了当年冤死的太子之后,宣帝来继位。宣帝没有强大的外戚,霍氏被宣帝除掉了,所以带着儿子元帝两朝也没有出现幺蛾子。到成帝的时候,王氏出现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西汉就没了。

东汉,就是建立在外戚之上的,而刘秀吸取了西汉灭亡的教训,对外戚采取用而不重的策略,东汉一开始没有发生太严重的外戚干政。可是伴随着章帝的驾崩,外戚的时代就开始了。

汉章帝登基时年仅18岁,虽然已成年,但其政治才能尚显稚嫩。再加上他才31岁便夭折了,留下年幼的儿子汉和帝刘肇继位。刘肇登基时年仅9岁,政务大权主要由其养母窦太后代为处理,这一时期皇权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

东汉时期这种年幼登基、实权落入外戚手中的局面,几乎从第三位皇帝开始就持续至王朝末期。

外戚专权的结果:坐大宦官势力

东汉时期外戚专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皇帝往往不得不依赖宦官来重夺权力,然而这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宦官势力的壮大。汉和帝刘肇在夺回权力过程中,确实倚赖了宦官的支持。领导这一行动的宦官郑众获得了左右朝政的重要权力,并被册封为关内侯。

《后汉书》中所述,“由是常与议事。中官用权,自众始焉”,意味着郑众经常参与政务决策,而宦官势力的掌控则从他开始逐渐加强。郑众还开始收养后嗣,并将他的侯爵爵位传承至曾孙一代。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历史学家一致认为,郑众的行为开启了以后诸多朝代宦官专权的先河。

地方豪强、外戚和宦官集团除了各自对皇权构成威胁外,它们常常还相互勾结。举例来说,为了确保自身权力的稳固,外戚和宦官通常会拉拢豪强士族,以打击对其权力构成威胁的政敌。而为了谋取私利,世家大族也会与受皇帝宠信的宦官或外戚结交。

这种乱象最终导致了东汉朝廷的黑暗与动荡。

老达子说

在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衰败王朝的残影。当一个制度失去了权力的制衡机制,当权力成为随意运用的工具时,这个体系便离崩溃不远了。这也警示着我们,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确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以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