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进场精度,聊聊为什么相同交易逻辑有人亏有人赚

巴赫商业 2024-03-31 03:01:31

有些朋友不太了解什么是“进场精度”, 觉得它似乎是描述“出了指标信号就尽快进场”的意思,反应越快精度越高,反应越慢精度越低。

其实并不是,在假想里“交易信号”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以此引申出有了如何,没有如何

但在真实的交易中,信号从浮现到确定是有时间过程的,它并不会直接呈现

就像你看着远处海面驶来的帆船,它从海平面上露出桅杆,再到展现全貌,“无到有”并不是一瞬间发生,而是在更小的级别中有轮廓演变清晰的完整的“过程”

如果忽视这个时间过程,没有足够的等待,就很容易出现提前进场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朋友都有过这种“被细微走势误导”的体验:

有时候信号刚有点苗头就忍不住进了,事后一看结果没确立,早五分钟和晚五分钟,局部走势完全是两个表现。

或者,收线前追个高点和收线后等个回抽,进场点位会有悬殊的差别,点位损耗甚至能直接影响一笔交易的成败

还有,信号已经出来两个钟头了,走势还没有发动,不怀疑它是否失效,反而觉得勉强一下还能进场,结果不发动是因为信号失效了,在行情不合预期的情况下多押了一笔单子...

这种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便是知道什么是策略信号的前提下,具体到执行上依然会有模糊性,这个角度再来理解,提高自己的进场精度就变得很重要。

换句话说,总结了策略之后,只是搞明白了自己的交易逻辑而已。具体到进场细节上,我们依然所知甚少,在更小级别的“时间切片”上,信号所能提供的指引,依然是模糊的,有点位和时机的宽泛性,应该努力去消除落地执行时的偏差

但是比较遗憾,这个环节中很多概念是抽象且比较经验化的东西

主观感受(盘感)极难形容,翻找了很多走势想找一些图例,但事后去看,似乎盯盘时主观对价格波动那些差别很大的“动态感受”都从图表上消失不见了,留下的只有K线。

即便是我写了这么多交易类文章,也依然很难用语句去描述我开仓时下意识的对波动的感受,就像周四空的黄金

考虑到美联储决议已经提前砍了多头仓位,加上行情又接着讲话日线走出巨K,说明什么呢?

1、价格可能已经充分反应了预期,从2000-2200,年内三次加息的预期已经到达顶峰,即便是讲话措辞释放了鸽派信号,但它只是顺应了预期,没有时间点和利率范围的改变,无法推动预期升级

所以本身已经较为极端的预期,遇见了并不极端且符合预期的消息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很可能会发生,事实不足以支撑强烈的预期,从而起到了“抑制”高价的作用。换句话说,在极端多头面前,偏鸽的消息其实也是一种利空!

2、日线走出巨K(早上没有回落以前)结合这一轮连阳上涨,有很大的冲顶嫌疑

按我常说的仓管理念来讲,最好的操作并不是买在最低,卖在最高,而是要学会在极端行情前主动减仓,在阶段高点释放持仓风险而非等最终高点出来再走

比较反直觉的是,想要吃最终高点的人,往往因为预期过强,死拿不平被回落搞成了盈利回吐。

而习惯于主动减仓的人,反而很大可能整体平仓均价是一个不错的价格,还能避免思维定势的问题。

用剩余仓位搏取更高的盈利比,或许才是收益最大化的方案,此外“见顶再平” 或者“反转再平”都会延伸出其他问题,平仓就是空仓,而空仓自然有新一轮试仓的权利。

因此,周四当天日内等一个下破信号做空是考虑好的事情,但下破信号和小支撑好找,怎么确定时机呢?(下图为黄金15分钟走势)

1号、2号位置都不行,因为它们虽然回落幅度不弱,但是比较“突兀”,临盘没有感觉到卖压,更像是价格在不太规则的范围内震荡折返

只有3号位置,在下跌前有很长时间的承压过程,在盯盘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波动收敛了,收敛到较窄的范围内运行,几次冲高都过不了分钟级的线,冲到高点附近就被压回来,而后再出现连阴下跌,价格连回抽都抽不动,一路向下刷新。

这个时候,你对于前面K线收敛和后面价格快速下跌的感受会引发警觉,经验似乎在大声提醒你,“就是这个时刻”、“小损算个鸡毛”、“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所以用一句经验主义话,如果你看到的交易信号它没有带给你极强的情绪感受,那么它可能就不是什么好信号,我们会在很多时候借着交易冲动去寻找理由,但不够强烈和直观的理由它从来欺骗不了你的潜意识。

给你时间犹豫的机会八成不是什么好机会,真正的好机会从来不需要去主动去思考理由,只有眼到手到下意识的反应!

同时,你选的盯盘时间点不同,观察角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小时收线前后波动强度不一样,那么当时给我们的感受就有所不同,可能前一分钟没跌出低点让你感觉“要破了”,后一分钟拉出个下影线就又有一种“没破成”的印象

毕竟实盘,K线没有收线以前,它是会动的,是有可能表现出诸多形态,出现“阴”变“阳”这种直接的多空概念扭转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时间点上的确认,最好是中间不盯盘等小时收线再观察分钟级的走势,而不是“近距离”的持续盯盘

当手里拿着一把锤子时,他看什么都像钉子,很多事是立场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还有,一些同样的图形信号,但小级别波幅强度不同,图中1和2点位突破时,前面K线没有明显的力度,在盯盘时我们会很容易感受到这一点,就像:“价格慢慢往上磨,报价刷新的频率和幅度都不大”

那么这种更有可能是虚破,因为和大多数人认知不同,常人眼里阻力是“线”状的,哪个点位的一个水平线,破就是破,不破就是不破

但实际上,阻力是一个“带”状的,运行至某个价格区域,会让参与者普遍产生“处于高价区域的共识”继而提振卖盘意愿,既然对高价的认知是个区域而不是点位,那么突破时K线价格就必然有一定误差。

所以需要观察突破前局部走势的动能表现,就像:“价格以较快的速度往上跳,而刷新的频率和幅度都变强了”

表现在图标上就是,突破前小级别走势往往有启动的痕迹,说是突破阻力,不如说它是贯穿阻力更加形象。

或许,这就是交易难以轻易学会的原因,思维方式可以通过语言表述,经验可以总结成原则,但你对波幅的感受和时机的拿捏怎么让另一个人感同身受,有具体概念呢?

任何你能想到的沟通方式,都有很大的成本限制,难以达成这种效果,即便存在代价一般人也承受不起

更多时候,我们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只是一块“敲门砖” 它有的是潜力,而非直接的效果,能从中学到的或许是一个框架、逻辑、思维体系

但真正的耐心和盘感,其实就是数据“喂”出来的,心态稳定是起起伏伏的曲线波动“磨”出来的,这就是我总是提醒别人注意复盘和小账户起步的原因

老手能帮你分析问题,从低谷里更快的挣扎出来,但该走的弯路是一米都不会少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从弯路里更快的挣扎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捷径”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