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征
2024年10月23日,彭博社刚刚报道一则重磅消息,根据彭博社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Arm公司正在“取消允许长期合作伙伴高通使用Arm知识产权设计芯片的许可”。如果在 60 天的通知期后仍未解决问题,高通“可能不得不停止销售产品......否则将面临巨额赔偿”。
目前,全球主流的处理器架构主要有三种:一是Intel的X86架构;二是ARM公司的ARM架构;三是RISC-V的架构。其余的MIPS架构和中国龙芯的LoongArc架构,影响力还相对较弱,但是中国龙芯的架构增速很快。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高通、还是华为、还是苹果,都是基于ARM架构设计开发的芯片,因此一旦ARM公司取消对于架构,也就是指令集的IP许可,或将对高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但是这一消息并未突发,早在两年前,高通与ARM之间爆发了一场纠纷中,高通就曾表示,ARM公司计划在2024年终止与高通的授权,甚至ARM公司自己都有可能改变目前的授权模式,改为直接与OEM厂商签署许可。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芯片行业的知识产权规则目前正面临重塑的格局。
一旦高通与ARM之间彻底决裂,那就意味着高通芯片所触达的终端厂商,将不会再有费用转移到ARM手中,这也会进一步迫使ARM主动向OEM厂商收取专利费。
这件间接导致了原本的“芯片级”许可,转向了“终端级”许可。
而向终端许可则一直以来饱受攻击,因为这将导致专利许可费的不合理增高。
正是因为如此,华为目前起诉联发科的案子,正在试图将传统的向“终端级”许可的模式转移到“芯片级”。
所以,产业链不同位置的玩家,对不同许可方式的转变,或将成为未来十年芯片行业一个非常热门的专利话题。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高通在昨天召开的3nm芯片发布会上,已经提到了要采用自研Oryon CPU,以减少对ARM公版架构依赖。
这也预示着,未来高通将回归到自研架构之路。
而这也将成为中国产业剥离欧美芯片架构的一个参照样板,自研架构也将成为中国芯片行业的一个必经之路。
回顾此次高通与ARM之间的决裂导火索,主要源于一家高通收购的名为Nuvia的初创企业。
2022年9月1日,ARM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起诉了高通公司,主要涉及到高通公司斥资10亿美元收购的Nuvia这家初创公司。该公司是由苹果和谷歌的高级工程师所领导。
Nuvia在2019-2021年获得了ARM的授权。但是在2021年,高通的子公司以14亿美元收购了Nuvia。
Arm认为,高通为了加快处理器开发速度,收购了该公司,但是原告ARM则认为Nuvia与高通之间的关系,违反了ARM与其的许可证。因此要求高通和Nuvia停止任何基于ARM许可证开发的技术。
但是高通和Nuvia却并未受到影响,继续开发针对ARM架构的产品。因此ARM认为高通的行为已经违反了ARM作为创造者和许可方的权利。
由此,ARM认为高通的行为表明,其已经并进一步打算使用ARM的商标在美国宣传和销售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没有授权。
ARM认为,此次收购并不意味着ARM同意将给Nuvia的许可证进行转移。
双方的争议点,除了ARM给高通和Nuvia两家的许可协议费率有差异外,更重要的是ARM的经营模式,就是一家知识产权授权公司。如果其授权模式遭受挑战,ARM势必会奋起反击。
因此,对于双方这场对于芯片架构底层的争夺,到底意味着什么,曾经邀请过国内知识产权和芯片专家茂金专门进行过解读《专家谈:ARM与高通之争》。
相信,随着苹果与高通的决裂,ARM与高通的分割,其在知识产权上的影响势必会重塑格局。中国企业在其中应该多发挥规则制定的作用,为未来20年奠定最优的知识产权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