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儿子回北京,想要回孟小冬的四合院,结果每家和他要几百万
1951年的香港,一间高级病房内,杜月笙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这位上海滩教父用最后一丝力气签下遗嘱,却不知这份遗嘱会让他的儿子60多年后在北京碰一鼻子灰。2015年,当他儿子杜维善站在北京东四胡同那座记忆中的四合院前,迎接他的不是温情脉脉的回忆,而是一张张写着几百万的天价账单。
【庞大家业,一夜瓦解】
要说杜月笙在上海的风光,那可真是一段传奇。这位从乡下来的年轻人,硬是用自己的本事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赌场、码头、房地产,样样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街面上的小商小贩都知道,只要交了保护费,生意就能顺顺利利。不过这位大佬也算有良心,赚来的钱不少都用在了办学校、修桥补路上。
【名伶与商人的豪门往事】
杜月笙的风光还体现在他的婚姻上。他的二太太孟小冬可是响当当的京剧名伶,那唱功和扮相,让多少达官贵人都趋之若鹜。四太太姚玉兰虽然不如孟小冬出名,但人家能把偌大的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上海滩,人们私底下都说,杜月笙娶这两位太太,一个是为了面子,一个是为了里子。
【战火中的流离失所】
1937年,日本人的炮弹打破了这份安宁。杜月笙为了保护家人,把孟小冬送到北京东四胡同的四合院,自己则带着姚玉兰去了香港。那座四合院可真是个宝贝,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花门楣,高大的梧桐树,处处都透着大户人家的气派。
【乍暖还寒的命运转折】
谁能想到,等杜月笙在香港撒手人寸,这个显赫的家族就像被秋风扫过的落叶。特别是姚玉兰母子,从锦衣玉食的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但姚玉兰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她咬紧牙关把儿子杜维善抚养成人。
【异乡打拼,浴火重生】
杜维善到了澳大利亚后,愣是从牛羊肉生意做起。这小子有两下子,短短几年就在澳洲闯出了一片天。有了钱,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京那座承载着童年回忆的四合院。
【残酷的现实】
2015年,杜维善满怀信心地回到北京,以为凭自己在澳洲攒的钱,要回父亲的遗产不在话下。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座四合院早已住进了二十多户居民。每家要价几百万,这笔账一算,够在北京三环买两套大平层了。
最终,杜维善只能无奈离开。有人说,这就是命运和时代的玩笑 - 当年杜月笙收保护费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他儿子要拿着真金白银,求着别人还房子。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昔日的教父产业,到头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