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就去了工地的他,一路逆袭读研!为ICU患者写下这些……

农农观察家 2024-11-11 01:49:25

“我是笨小孩,要多付出几倍的时间”

近日,兰州大学护理专业研究生孙国涛

写下的37本ICU日记

引发关注

来自山东菏泽的一个小村庄

99年出生的孙国涛说:“从记事起

应该是七岁一年级的时候

爸爸妈妈在地里干农活

我放学后就给爸爸妈妈做饭”

小学到高中

收麦子、掰玉米、

开拖拉机拉粮食、给玉米脱粒等

孙国涛都是家里的主力

他还会修理家里各种水电、

粉刷和装修房子

“感觉能干的时候就开始干了”

孙国涛在给玉米脱粒

孙国涛在锯枯枝

高考完后的暑假

孙国涛去北京不是旅游

而是跟着父亲去工地干活

“在工地上,每天五点多要起床干活

休息也不好

吃饭也吃不好,挺苦挺累”

有一次工期赶得比较急

除了吃饭没有休息的时间

孙国涛扛不住中暑晕倒了

当时18岁的他,想到的却是

“感觉挣钱挺不容易的

自己也能体会到

爸爸在工地上一直干活的辛苦”

2017年

孙国涛高考失利没有考上本科

去青海读了专科护理专业

学业到最后一年

孙国涛决定:“我一定要专升本”

每天8点到下午18点在实习

孙国涛就抽空在医院的自习室背书

晚上下班学到24点再回去

一年努力后,孙国涛成功留在本校读本科

而上大学后,孙国涛所有的生活费

几乎都源于自己兼职赚到的钱

在饭店里端盘子、打荷工

在学校食堂帮厨、摆摊烤鱿鱼

……

有一次他把自己烤鱿鱼的照片

分享到了朋友圈,

同学朋友纷纷评论

希望孙国涛进驻学校食堂

本科学业顺利完成后

周围同学大部分准备找工作了

孙国涛却有了读研的念头

他想再往前一步

考完成绩还没出的时候

孙国涛心里没底

也投了几个简历

最终,他收到了兰州大学护理专业的

录取通知书!

孙国涛的微信网名和QQ网名都叫苦干

“是我在高二申请微信号的时候

想的一个网名

寓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当时因为成绩不太好

就想着用这个名称来激励自己”

孙国涛的室友说:

“他一天到晚看不见人!

每天起床就发现他已经不见了

晚上才回来

苦干和他本人太贴合了”

孙国涛(右)和室友(左)

目前,孙国涛在兰州大学

第一医院急诊ICU(重症监护室)

进行临床实习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诊部主任魏花萍

是他的导师

“他学习上特别刻苦

因为研究课题工作量大

每天加班加点晚上24点才回宿舍

学习的劲头总是感染师弟师妹”

魏老师直言:“我特别喜欢这个学生!”

孙国涛与魏老师的合影

孙国涛的研究课题

有一部分内容是给患者的ICU日记

记录他监护过的患者在ICU的每一天

日记内容包括记录

给患者的一些治疗措施、生活护理、

家人探视他的情况等

“今天是你进入ICU的第一天”

“今天外面下雪了,很漂亮”

“今天给你更换了高流量吸氧方式

你有没有感到不那么难受了一些”

“你会好起来,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孙国涛打开一份日记的照片

跳过患者隐私后给记者看

而他也很

真实地记录下这样一段话——

“住在ICU的病人没有家属、没有亲人

要通过大量药物治疗、

气管插管等侵入性干预

为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患者的手要绑在病床上

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意识模糊的状态

连白天黑夜也分不清

因此在转入普通病房后

常出现如焦虑、抑郁

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障碍”

孙国涛说:“ICU日记相当于一个干预措施

通过日志的方式

给出院后的患者补上这段治疗记忆

减轻患者的PTSD的情况”

ICU日记是孙国涛

在看文献的时候获得的灵感

他觉得用日记的方式

记录患者的在ICU治疗的全程非常有意义

“这个在别的省有做,在兰州还没有做过”

截至目前,孙国涛已经

为37位患者写了37本日记

当一位位患者和家属

读到ICU日记后流露出的种种感动

让孙国涛吃的“苦”全都变成了“甜”

“从刚开始对护理专业的不了解,到熟悉

再到喜欢,我想我的选择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

自入学以来,孙国涛几乎

参加了学校开的所有的运动会

跳远、短跑、长跑、跨栏、游泳

……

校内哪里有体育竞赛

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孙国涛说

运动不仅让自己能够自律

会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

而且还可以解压

每当他心情不好、烦躁的时候

去操场跑上几圈

第二天醒来仍然又是一个崭新的自己

他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

就是2023年兰州国际马拉松

他独自一人扛着学校校旗

完成了42.195km的比赛,用时4小时27分

孙国涛扛着校旗参加“兰马”

孙国涛说自己就像蜗牛,因为不聪明

就需要花别人好几倍的时间去学习

虽然进步很微小

但是一直在努力向前爬

再小的一步,也是离梦想更近的一大步!

编辑:徐菁主编:杨公元监审:宋锦峰来源: 兰州大学、中国青年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