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从这里出生(一)——独臂将军贺炳炎出生地

依依然想侃历史 2024-10-06 03:02:22

将军从这里出生(一)独臂将军贺炳炎出生地

作者北京瞧办主任

几年来我自驾一人一车到过众多的开国将军出生地或故居。我想抓紧时间把这些将军的真正摇篮写出来,发上来。我们的英勇将军就是在这些地方出生成长的。

2024年9月27日我自驾一人一车专门到了这里--湖北省宜昌市的宜都的江家湾,

贺炳炎(1913—1960)湖北省松滋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29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四军连长、第三军手枪大队大队长、湖北独立团团长、第二军团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七一六团团长,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三支队司令员、三五八旅副旅长。1942年赴延安,入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任江汉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四川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第一届、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60年逝世。

1935年12月21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红二军团进入绥宁县桃坪至黄土坑一带。22日上午,红五师师长贺炳炎率部与驻守瓦屋塘鸡公坡的国民党陶广部发生激战。战斗中,十三团团长刘汉卿、十五团团长黄炳元等75名指战员先后牺牲,带头冲锋的贺炳炎右臂中弹,血流如注。贺炳炎被转移到距战场一山之隔的战地临时医院救治,伤势非常严重,只有尽快截肢才能保住性命。由于现场没有麻药和手术刀,从昏迷中醒来的贺炳炎让人将自己绑在门板上,命令医生用从老乡家借来的木锯锯手臂。手术用了两个多小时,贺炳炎把塞在嘴里的毛巾都咬烂了。手术后贺龙指挥长捡起几块碎骨用随身手帕仔细包好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贺炳炎,被毛泽东誉为“会指挥千军万马消灭敌人”的“独特人才”,“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的“独臂将军”。

贺学文,他就是贺炳炎的亲生父亲。

贺学文,红军烈士。他老家就在江家湾北部的九道河巫家堰,解放前九道河隶属枝江县管辖,由于行政区域变更原因,解放后这里已划归宜都,现在隶属宜都枝城镇纸坊冲村管辖。大革命时期,贺学文在帮工所在地的松滋刘家场境内,参加过农民协会,后于1929年春投奔贺龙红军,一直在队伍里从事后勤。1934年他随贺龙红军转战至鹤峰,不幸牺牲在县城边的一次战斗中。

对于将军为何搞错了自己籍贯地的问题,曾任宜都党史办主任的明建中,在《贺炳炎上将家世籍贯考》一文中进行过剖析。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五点结论:

第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容易让人混淆边界意识。将军的出生地宜都江家湾,与松滋刘家场所辖区域正好相邻,由江家湾的贺家屋场南下只需走700余米,就进入到松滋的管辖区域。它与松滋的地界只隔了一道名为龚家坳的小山梁,坳顶分水处就是县界。

第二,两地人员的频繁交流互动,误导了将军的判断。江家湾是当地著名的煤炭产地,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从松滋过境来这做工的人也非常多,大家早来晚归,交流和互动都很频繁,容易让人产生这里也属于松滋的错误判断。

第三,家庭和个人频繁的往返迁徙,模糊了将军的 县境意识。因为家庭贫苦,家中又屡遭劫难,父亲贺学文被诰赐山的雷和尚打下山后,一直在距江家湾4.5里的松滋干沟河境内帮工、租居,导致贺炳炎从小就在宜都、松滋两地的边界地区往返迁徙,使他模糊了县界意识。

第四,松滋刘家场的经济向心力,进一步放大了将军的错觉。他的出身地江家湾虽一直隶属松木坪,但那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店铺和作坊,并未形成真正的集市,而且从江家湾到松木坪,还隔着一条400多米高的山梁,来往并不方便。但是,离江家湾并不太远的松滋刘家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是当时松滋、宜都、五峰3县边界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拥有店铺、作坊近百家。而且江家湾距刘家场仅13里,江家湾的村民无论是赶集,还是想做生意,或者是寻找打工、学艺的机会,都会不约而同前往刘家场。松滋刘家场对宜都江家湾一带的人,总是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第五,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由于家庭贫困,将军既没有上过学,而且早在16岁时就已投奔红军,长期在外南征北战;此外,他家的租居地、他自己的结婚地和帮工地,也全都位于松滋境内,他又是在刘家场投奔的红军。这也导致他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松滋人。综上所述,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将军的县域意识早已被模糊、混淆,他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认为自己一直是松滋人。

如果南渡长江,进入湖北松滋、宜都两市的交界地,你就会愕然发现,无论是在松滋境内的刘家场镇,还是在宜都境内的松木坪镇,都各自树立有将军的铜像,都有以将军之名命名的广场、道路和学校,也各自按照自己的设想,为将军建起了纪念馆。

好像刘亚楼上将也有烈士证

文章来自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鸣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