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用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中国是如何做到的?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到现在连续六年1.3万亿斤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怎样的历史跨越?
14亿中国人一天消费多少米面、多少蔬菜水果、多少肉类和蛋奶?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中国人的一日三餐是如何得到充分的保障?中国人又是怎样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吃得健康?
5月3日起,CCTV-4《国家记忆》栏目推出10集大型纪录片《大国粮仓》,聚焦“中国饭碗”,首度全景式披露“大国粮仓”背后的故事。该片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端牢手中饭碗”为叙事主线,权威再现新中国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为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满足百姓基本民生需求,所作的重要决策和历史细节。
《大国粮仓》中时代背景与生动故事交叉呈现,详实数据与珍贵画面互为印证,用一张餐桌见证中国人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一粒粮食折射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历程,是面向“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凯歌进行曲,也是对建党百年的一次深情致敬。
仓廪实天下足
全景绘制中国人餐桌的立体思维导图
14亿中国人每天要吃掉12亿多只鸡蛋;
中国水产品总量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意味着每人每周都可以吃上一条重一斤八两左右的鱼;
中国水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近70%的西瓜,32%的柑橘,50%的苹果,98%的杨梅,都来自中国;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
今天的中国还生产了全世界差不多半数的猪肉,牛羊肉产量也比新中国初期增长了几十倍……
当我们习惯了餐桌上的品类丰盛和目不暇接,当我们对生活的诉求从“能否吃饱”升级为“怎样吃好”,我们常常淡忘了新中国一路走来曾经历了怎样的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曾作出怎样的艰苦探索和重大抉择。10集大型纪录片《大国粮仓》以大量详实数据、珍贵史料,为我们反映了一个国家从无到有,实现仓廪殷实、百姓餐桌丰盈的伟大奇迹。
10集纪录片精准策划、全景展现,主题涵盖了中国人餐桌的方方面面:第一集《中国饭碗》,第二集《粗粮双王》,第三集《牛羊繁盛》,第四集《水上良田》,第五集《丰盈菜篮》,第六集《猪肉保障》,第七集《蛋奶奇迹》,第八集《油脂飘香》,第九集《瓜果满园》,第十集《仓廪殷实》。
《大国粮仓》从国家全面构建大食物观理念出发,讲述了中国人将发展农产品生产的空间扩大到整个国土空间来做文章。从主粮到饲料粮,从肉类到蛋奶果蔬,全面展现出中国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历程、经验、重点和未来走向,从历史的纵深角度和当下的现实出发,对它们的种养、生产、存储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述和系统表达。
该片以大手笔精心绘制出中国人餐桌的立体思维导图,以全面充沛的信息解读、鲜活生动的视听画面、今夕对比的纵深观察带来强烈视觉震撼,引发广泛情感共鸣。截至目前,《大国粮仓》已播出五集,引发广泛关注和网友热议。大家纷纷在《国家记忆》官微下留言感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十多亿中国人民口粮的充足、丰盈!”,“中国标准,中国保障,中国餐桌,中国了不起!”
知来路 明去处
不忘初心深情致敬建党百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粮仓》回望百年党史,追溯初心信仰,充分发挥了《国家记忆》栏目一直以来人文叙事、档案揭秘的鲜明特色,带领观众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三农工作放在执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伟大成就,一步步实现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已作出这样的论断。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困难重重、百废待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曾预言:“由于中国人口过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奋进,以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和勤劳智慧,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在《大国粮仓》中,从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改革;从因粮食紧张而实施的“统购统销”的票证分配,到宣告“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从由上海试点后推广至全国的“菜篮子工程”,到推广种植与养殖结合的集约化发展方式……中国几十年来有关粮食政策的谋篇布局跃然于荧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