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大事,更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大事。开学第一课应该学习什么,便显得尤为重要。
梦想、奋斗、探索、未来,这些都可以成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然而。这些“高大上”的口号,往往代表着教育的高度与目的,而并非教育最根基的本质。
教育的第一要义,永远是教会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后才是知识、梦想、财富、科技。因此,开学第一课,或者说人生第一课,孩子更应该收获的,是关于“独立、责任、尊重”这些关乎健全人格的词汇。
· 独 立 ·
福泽谕吉说:“一个国家的强盛之道,首先在于强民,而强民的标志,是国民具有独立之心。”不同于传统时代以“依附”与“纽带”建构社会关系,在今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已成为共识。但是,放眼现实,溺爱、鸡娃等畸形现象仍是不断,我们仍然没有真正学会“独立”教育,而学生也没有真正获得“独立”是什么。
其实,上学本身就意味着“独立”。幼儿时,我们处在母乳与家庭的呵护中,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半只脚就已经踏入外界与社会中了。
因此,在日本等一些国家,独自上学往往被认为是学会独立的第一步。独自去学校,独自背书包,然后与同学成群结队地放学回家。即使是在学校吃午饭这件小事,那些孩子也要自己搬运食物、分配食物、分类垃圾、收拾餐具、擦拭餐桌。甚至做饭用的一些蔬菜,也是自己种植的。
· 责 任 ·
人们说,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同样,责任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争取权利”与“承担责任”却不是与生俱来的,二者都需要正确的教育。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小到对自己,对父母、朋友,大到对社会,每个人都肩负着一些责任。也只有这样重视“责任”的教育,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
在学校以及家中,正常的值日,定期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都是培养责任最简单的一些方式。一些国家的小学甚至还会把清洗厕所这样的事情交给学生,以此来磨砺孩子的独立能力与责任心。与之相反的,则是有些家长,孩子玩耍泥水都被视为弄脏了衣服,更不用提清洗厕所了。
比如在美国,很多学校开学的第一件事不是收心学习,而是做出本学期的计划,新的学期,想看什么书,想学到什么知识, 想要去哪里旅行, 想要尝试什么样的改变。因为学会做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收心,更能让孩子们懂得如何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 尊 重 ·
如果说独立是个体的,责任更多面向的是集体,那么尊重则是互相的。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所谓礼仪,其实就是一种尊重。
只不过,在当代尊重的内涵扩展的更为丰富。同龄人之间要尊重,师长与孩子之间也要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要尊重,生命万物要尊重,不同文明、文化、族群、肤色、性别都要尊重。在当代,尊重的底色不只是礼貌与教养,更关乎平等。尤其是把单向的输出,变成双向平等、尊重的交流。
上学,是每个孩子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也是每个家庭的一道分水岭。独立,责任,尊重,是开学第一课,更是中国孩子最该上的人生第一课。
然而,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把“第一课”的重任全部交给学校和老师,而忽视了家庭才是引导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的第一承担者。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和老师。正如俞敏洪所说:“父母必须要为孩子做一个榜样,孩子一定是看在眼里的。不光是做事的榜样,做人的温和、做人的定性、做人的不急不躁、和人友好相处的能力都非常重要。”
在内卷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很多父母充满焦虑,如何用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来影响孩子独立、责任、尊重的品性,传递指导孩子学好他们的“人生第一课”,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