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大规模打击行动效果如何?以色列宣称伊朗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有99%都被拦截了,这话大有泽连斯基的风采。但全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量的视频表明有不少伊朗导弹轻松突破了“铁穹”和“箭”式导弹的防御,命中了目标,甚至出现了两枚导弹先后命中同一目标的画面,当然,这也可以说成是“导弹被地面目标成功拦截”。
外媒称其中有多枚属于高超音速导弹,完全超出了以军的拦截能力,有至少7枚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了内盖夫沙漠中的内瓦蒂姆空军基地,另一座拉蒙空军基地也被多枚导弹击中。
一段流传很广的视频显示,有些伊朗导弹似乎在射程末端突然加速,在一大片拦截弹爆炸的光点中脱颖而出,击中地面之后腾起巨大的火光。这种末端突然加速的能力,是以往从来没有见过的,是一种首次公开的末端机动方式。
伊朗敢于袭击以色列本土,这份胆色现如今在中东主权国家里是独一份,对于提升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有很大的作用。其他国家对以色列都是敢怒不敢言的,更别说直接拿导弹炸了。而且伊朗使用的战术也是可圈可点,充分吸取了俄乌冲突的经验。
鉴于以色列拥有大量“铁穹”和“箭1/2/3”拦截弹,再加上还有美英等我国来帮忙,无人机和导弹想要突防并不容易,如果一窝蜂的乱打,很可能就像哈马斯和真主党的火箭弹一样,雷声大雨点小。
但伊朗毕竟是有丰富的斗争经验的,他们显然对各种武器的发射时机进行了规划,第一批抵达以色列本土的,是飞行速度较慢但射程很远的“小摩托”沙赫德-136无人机。这种翅膀像个大三角形的无人机非常廉价,使用的是摩托车同款发动机,据说一架无人机的成本只有几千美元,也就是三四万人民币的样子,甚至有夸张的说法称是2万人民币,简直低到发指,但射程却能达到1000公里。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曾经大量进口“伊朗小摩托”,在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引导下,攻击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地的纵深目标,给乌方造成了很大困扰。现在伊朗如法炮制,先发射了大量沙赫德-136,这些无人机如蝗虫般向以色列飞来,以军不可能不作出反应,因为这种无人机携带有50公斤重的战斗部,比一颗大口径炮弹的爆炸威力还大,因此以方别无选择,只能尽可能的拦截。
目前来看以军使用了“铁穹”防空系统,效果还是不错的,击中了大量“小摩托”,但铁穹一发导弹成本高达3.5万美元,相当于20多万人民币。况且要想保证命中率,拦截一架无人机往往需要2发铁穹,以方血亏,心都在滴血。
更为要命的是,“小摩托”大量消耗了以军的拦截弹,实际上起到了开路的作用,就算没有命中任何目标,如果能把以军拦截弹消耗掉几百上千发,也已经相当成功了。
当大量的无人机在以色列上空与防空系统死磕,吸引对方注意力时,伊朗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才适时登场。据以方的说法,伊朗发射了150多枚各型导弹,速度和突防能力都远超无人机。在“铁穹”被无人机大量消耗的情况下,想再靠它拦住这150多枚导弹已经力不从心。以军动用了空军战机,发射空空导弹去打爆低空飞行的伊朗巡航导弹,还放出了相关视频来炫耀。但这种战法对付不了伊方的杀手锏—弹道导弹。
伊朗弹道导弹已经发展多年,是经过实战考验的,拥有从短程到中程的多种型号。从伊朗本土发射的导弹要想打到以色列,射程需要达到1300公里以上,伊朗的中程导弹包括射程2500公里的“泥石”、射程为2000公里的“城堡破坏者”,还有射程1400公里的“卡西姆”,是为了纪念苏莱曼尼而命名的。
这些中程导弹个头都很大,在飞行过程中会飞到大气层外,弹头会与弹体分离,然后以极高速度直扑目标。在约旦和以色列多地都发现了分离后被抛弃的导弹燃料箱。铁穹打打火箭弹、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还行,对付高速袭来的中程导弹弹头就歇菜了,以军必须拿出更高端也更昂贵的“箭”式反导拦截系统。
在一段网传视频中,出现了奇异的螺旋状光点,被解读为“箭3”拦截弹在大气层外击中了来袭弹头,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螺旋状的效果。
但是这种极高速条件下“针尖对麦芒”式的拦截,成功率不可能达到99%,必然有大量弹道导弹漏网,于是便出现了多枚导弹突防成功的情景。在这一大波弹道导弹中,伊朗又夹杂了一部分高超音速导弹,这就是本次袭击的核心力量了。那段末端突然加速的画面,很可能就是这种导弹所为。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是去年才公开的,被称为“法塔赫”或“征服者”,射程1400公里,速度可达15马赫,也就是每小时可以飞行18000公里左右,考虑到发射时的加速过程和弹道曲线,导弹可在400秒之内命中目标,留给以色列的反应时间很短。
最关键的是这种导弹使用了双锥体弹头,这是入门级高超音速武器中的特征。说它是入门级是因为弹头形状不是乘波体,机动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也没有进气口,因此不可能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
但这种气动构型的弹头不像传统弹道导弹那样呆板的飞出抛物线,可以在高层大气层中作出“打水漂”形式的机动,弹道最高点也比较低,以军拦截系统雷达受限于地球曲率,在发现它时已经为时较晚。
而导弹又能做出机动动作,虽然不像高端的“乘波体”弹头那样可进行大幅度的横向机动,也不像俄罗斯“锆石”能以不超8000米的高度极速突防,但即使这样也足够“箭”式反导系统喝一壶了。特别是导弹如果在弹道末端还能突然加速,以军更是只能干瞪眼。
从实战效果来看,伊朗这种初级版高超音速武器完全无视了以色列防空系统的拦截,大摇大摆的穿过烟花般的战区上空,命中了目标。以军承认空军基地被导弹击中,但却说只是破坏了一些滑行道,损失很“轻微”,机场也已恢复运作。
但从卫星照片来看,以军在内盖夫沙漠中的机场上明显有被击中的痕迹,实际损失情况是否像以军说得那样,还有待考证。另外这次伊朗打击以色列其实是收着手的,并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大。
这就像当年伊朗为了报苏莱曼尼被杀之仇,发射大量导弹袭击美军基地一样,阵仗很大,也确实击中了基地,但事先通了气,导弹也都打在无关紧要之处,美军也只是有人脑震荡而已。
这次也是一样,伊朗并没有对以色列境内的人口密集区进行无差别的打击,如果那样必然会导致巨大的伤亡。导弹的瞄准的仅仅是军事目标,甚至很可能只是瞄准了军用机场的跑道,以降低以军伤亡。这样双方都有台阶下。
事情果然如伊朗所料,以色列境内仅有1人受伤,以方虽然一开始表态很强硬,口口声声说要报复,但最终还是在拜登的要求下放弃了报复行动,看起来这更像是伊朗、美国和以色列合演的一出大戏。
不管怎么说,伊朗高超音速弹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西方花费巨资打造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基本失效,也证明了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路线的正确性,各方之后将会对这种武器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