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白元不愿主席喊他“小翟”,毛主席笑道:我面前你再老也是小翟

漫步史书 2023-09-09 18:41:10

1952年9月28日,蒙古国总理泽登巴尔率代表团访问中国。

对于这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率团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中方高度重视,不过唯一有一个欠缺是,当时中方尚没有一个专业的仪仗队来接待。

中央军委考虑再三,决定三年前执行国书呈递仪仗任务的临时仪仗连。

可这支临时仪仗连实际执行任务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士兵个头大小不一,队伍参差不齐,而且因为未经过训练,显得很凌乱。后来没办法,中央又考虑让正在北京进行国庆阅兵集训的解放军第七步兵学校的学员们接替了临时仪仗连的任务。

毛主席49年年底赴苏联期间,就曾看到过苏联的仪仗队,并且下定决心要组建我们自己的仪仗部队。

经过一年多的遴选,从公安警卫部队抽调的100多名战士组成了仪仗营。首任营长为王立堂,首任教导员为翟白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导员翟白元其实是从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挖过来的。

翟白元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一入伍就到了警卫班跟随毛主席,当过班长、排长、连长。

要是论资历,翟白元也算是一个典型的三八式干部。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翟白元就同毛主席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毛主席日常颇为严肃,但私下里其实爱开玩笑,几乎在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都曾回忆起在毛主席身边的趣事过。

翟白元也不例外。

1939年初春,立春刚过,延安的窑洞里还没有一丝温暖。

警卫四班班长翟白元担心在窑洞里办公的毛主席冻坏,特意和警卫们商量,准备了一个火盆送进去,可没想到的是,就这个送进屋子的火盆,后来差点出了意外。

毛主席办公写作,都是格外专心,有时候不大注意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儿,1938年初春时节,毛主席把自己关在窑洞里闭关写《论持久战》,就因为不注意烧过棉鞋。

当时负责警卫的翟作军闻到空气中有股烧焦了的味儿,赶紧冲到屋子里,发现毛主席两只脚的棉鞋都已经烧坏了,只有脚趾露在外面。

没想到隔了一年,毛主席还是没长记性,好在这一次炭火把他的脚烧痛了,他自己把烧着的棉鞋脱了下来,只是可怜棉鞋鞋底烧了个大洞。

毛主席又好气又好笑,拎着烧了破洞的棉鞋去找翟白元:

“小翟,我的鞋被被你的火盆烧了个洞,你手艺好,看看能不能补。”

翟白元一看烧的不成的棉鞋,直接就扔出了窗外:

“都这么泼了,换双新的不就行了。”

毛主席一贯节俭,哪怕是烧了破洞的棉鞋,一见翟白元给扔了出去,心里老大不高兴:

“你扔了我的鞋子,是想我赤着脚干革命?不行你要赔我鞋。”

“赔就赔!”

翟白元把自己的棉鞋脱下来,示意毛主席穿上。

毛主席只是看了一眼地上的棉鞋,也没理他:

“我要你赔我新的。”

翟白元没有办法,只好去找了班里的战士牛纪元,两人缝了一双鞋,鞋面是用子弹带的布料剪成的,异常结实。

毛主席把做好的棉鞋穿在脚上,仔细看了一会儿:

“还不错,手艺确实名不虚传。”

翟白元听了毛主席夸奖,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翟白元在毛主席身边一干就是十多年,对毛主席的大事小情,都很熟悉,可在毛主席看来,一个如此优秀的小伙子,总不能一辈子待在他身边干警卫员。

在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都曾被毛主席派出去学习、出公差,然后慢慢的就调离,担任干部。

毛主席后来决定成立仪仗营后,就把翟白元派了出去,任仪仗营首任政治教导员。

仪仗营的确定,首先第一要紧的必须是形象。

在决定成立仪仗营后,首先是从公安警卫师警卫营以及第2团3营抽编而成,下辖4个连,每个连178人。当然仪仗营每一名士兵都是反映新时期中国军人的形象,在身高上还有严格要求。

当时制定的标准是1.73米——1.77米。

按照这个选拔标准,全师一万余人中,能够符合标准的就很少了。

大家都是旧社会苦出身,解放前绝大多数都是饭也吃不饱,营养失衡导致长不高,能够选出符合标准的战士们就很难,而仪仗营的营长选拔更是要求优中选优。

根据要求,仪仗营营长的人选不仅要身高和外貌符合标准,还要嗓音洪亮,说话兔吐字声音清楚,流畅有力。

师长刘辉山同政委张廷帧以及参谋长古远兴从连排营干部中反复比较,最终选定了王立堂。

王立堂相貌堂堂,仪表威严,关键是政治素质还过硬,打过仗负过伤,还在双清别墅负责保卫过党中央。

相比之下,翟白元形象上就要差一些,主要问题在于,他个头不是很高。

不过,翟白元在仪仗营,主要从事政治教育工作,一般仪仗营执行仪仗任务,翟白元都是被编入预备队中,随时应对各方面突发的情况。

当然,这支仪仗营组成后,对外称外事警卫营,当有外事活动时作为国家的脸面迎接外国来宾,而在平常则是执行警卫任务,包括武装警卫和便衣警卫,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就从这个角度来讲,翟白元的作用不可忽视。

毛主席对翟元白也很信任和放心。

1954年,越南总理范文同访华,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聂荣臻、彭真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到前门火车站迎接。

客人还没来的时候,毛主席在休息室等候,隔了一会儿,他走出休息室,看见了在预备队队列里的翟白元,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

“呦,小鬼,一年多不见,你也来了。”

翟白元看见毛主席走过来,心里也很激动,嘴上也不自觉的打开话匣子:

“您老头来,我这个小鬼还能不来。”

一旁的周总理等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倒是彭真在一旁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毛主席跟身边的警卫战士都成了好朋友了,多时不见还能这样开玩笑。”

聂荣臻则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他与毛主席的关系可不一般,甚至比和我们还要好啊!”

在范文同来之前,毛主席接见了仪仗营的战士们,按照惯例,翟白元本来应该向毛主席报告,但整个过程中两人始终站在一起,所以也没能报告成。

看着组建只有半年的仪仗营军容严整,毛主席回头忍不住表扬了翟白元:

“小鬼,你带仪仗营,我很放心!”

在仪仗营的工作异常辛苦,特别是参加日常训练,他们与正常部队的训练完全不同,每天重复的都是机械式的、枯燥的重复动作,有时苛刻到每一步行走的距离,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要符合标准。有时候一个身强体壮的战士,都难以抵挡得住长时间的训练。

翟白元心里很清楚战士们的辛苦,可他却也只能竭尽全力的做好本职工作,帮助战士们解决具体的问题。

后来无论调到哪个工作岗位,翟白元都把这种工作作风带入,赢得了部队指战员们的广泛赞誉。

翟白元离开仪仗营后,陆续还担任了警卫三师三团干部处长、一团干部处长、北京市宣武区人武部副政委兼党委书记等职。

尽管翟白元离开了毛主席身边,但他始终记挂着毛主席,也始终记得他的教诲,并竭尽全力的做好工作。

1965年7月,在北京召开学习毛著经验交流大会,翟白元出席了会议,也就是在会议间隙,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毛主席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在自己身边十几年的警卫员,高兴的上前打招呼:

“小翟,你也来啦。”

翟白元哈哈一笑:

“还小翟呢!都老翟了。”

翟白元1919年出生,到1965年已经有差不多46岁。

一听翟白元的话,毛主席也笑了:

“在我面前,你再老也是小翟。”

一次,毛主席偶然听说市面上手纸缺乏,特意抽了个时间到纸厂视察,那时翟白元正带队在纸厂施行军管,骤然间看见毛主席,顿时有种亲切的感觉。

“小鬼,你也来啦?”

毛主席还是笑容可掬的模样,只是比过去要老许多,想到这里,翟白元的眼睛不觉红了许多。

“我在这里搞军管。”

翟白元好奇地问毛主席:

“您这么忙,还有时间视察工作啊?”

毛主席摇摇头:

“听说市面上手纸紧缺,我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翟白元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告诉毛主席:

“以前北京地区每年有200多吨就够了,现在不知什么原因,人们都在抢购,今年已经向市场投放了350吨了,可还是紧张!”

“是得想个办法。”

毛主席略一沉吟,转头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

“以后少出些书,多出些卫生纸,买不到毛泽东著作没关系,买不到卫生纸,老百姓是要骂娘的。”

就在那天,毛主席拉着翟白元的手,说了很长时间话。

一直到许多年后,翟白元都没有忘记,只是很遗憾,这次也是他同毛主席见的最后一面。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翟白元骤然听闻消息,当即痛苦的流下了眼泪……

1981年10月,翟白元离职休养。

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岁月中,翟白元大多都是从事政治工作,勤勤恳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部队的警卫和管理工作,而且任劳任怨,无论调到哪一个岗位上,始终甘之如饴。

翟白元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并贯彻始终,这份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同样让人动容。

0 阅读: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