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看着自己慢慢变老,但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看着却比自己年轻?
扎心不!
果妈前些时候去看大学看侄女儿,在宿舍楼下等她的时候,看到了她们的宿管阿姨。
说真的,一开始果妈还以为这个宿管阿姨,是个女大学生,肤白貌美,身材窈窕,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侄女儿后来告诉我,这个宿管阿姨已经50多岁了,孙子都有了。
只不过在家待得实在无聊,从未工作过的她,就来做宿管的工作。
这着实令人惊讶!
从侄女口中得知,这位宿管阿姨家境优渥,从未吃过苦,自己的儿子是公婆带的,现在有了孙子,也是亲家在带。
完全不愁钱,就是太无聊了。
这是在生活中遇到的,网络上,我们也能轻易找到这样的“不显老”宝妈。
看到一个街头采访,以为是个年轻人,不想是一位宝妈。
从面容上不难看出,这位宝妈颜值不错,看着很年轻的样子。
但是,她已经40岁了。
不得不说一个40岁的人,这眼神,比大学生的眼神都要清澈了!
在问到职业的时候,宝妈回答:家庭主妇!
这和传统的家庭主妇,似乎很不一样啊!
传统理念里,家庭主妇忙于孩子和灶台间,满是油腻,眉宇间也都是忧愁。
但她的眉宇间,都是开心与快乐。
这位宝妈从大学毕业这十几年来,就没有工作过,孩子也是家里人带得多,自己偶尔带娃,更多的时间,她是在跳舞、弹琴、旅游、玩儿,做一些让自己愉悦的事情。
所以,她为什么不显老呢?
因为,她生活在蜜罐里,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怎么玩儿,怎么让自己开心快乐。
和果妈遇到的那位宿管类似,她们没啥烦心事儿,生活中充满的都是快乐。
发现一个扎心的现实:“不显老”的宝妈,大多具备3个特质
特质一:会“取悦”自己
一个人,只有会“取悦”自己,才知道如何“爱”自己。
一个人,只有会“爱”自己,才会知道如何“爱”别人。
那位宿管阿姨,虽然只是一个宿管,但是自从她来了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管理员待的小房间内,有好看的挂饰,有每天开不败的鲜花,有煮茶的茶壶等等。
虽然还是一个办公间,但是却赏心悦目了许多。
她,一直在取悦自己。
取悦到了自己,心情便会变好,人也会更年轻。
只是,很多宝妈做不到。
她们会先去取悦老公、取悦孩子,对老公孩子的要求一应满足,但是自己却委曲求全。
时间积累下来,老公孩子并不一定会去感激宝妈,反而会嫌弃:
你看人家老婆/妈妈,打扮得那么好看,你却像个黄脸婆;
你看人家老婆/妈妈,每天笑容满面,你却耷拉这个脸……
有时候,是老公孩子三观的问题。
有时候,老公孩子的思想,也是被宝妈给“惯”的。
有很多事情,可以让我们愉悦自己。
比如,看书、唱歌、绘画等兴趣爱好;
比如,跑步、跳绳等可以分泌使人快乐的多巴胺的运动;
比如,享受美食,味蕾上的冲击会使人快乐;
比如,突破自己,取得一些成就感等等。
让自己快乐,取悦自己,是不是也没那么难?
活成自己,比活成XXX的老婆、XXX的妈妈更重要。
特质二:乐观,有松弛感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松弛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Stephen W. Porges提出了“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松弛感,便是一种腹侧迷走神经活跃下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产生安全感,与他人之间的相关性,能够体验到快乐、冷静等当下等各种比较积极乐观向上的感受。
而“松弛感”其实起源于一个故事。
这位博主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其实真的很平平无奇。
不过就是一个孩子证件过期了,没能登机,妈妈陪着孩子没登机,但是所有托运的行李都在妈妈名下,妈妈不登机,行李自然也就被退回了。
最后,就是其他家人只带着身份证去旅行了。
但是,家人的态度,却让很多人想哭。
这家人没有责备,全程都在解决问题,整个氛围相当松弛。
反倒是坐在一旁的博主,瞬间开始胃痛、紧张、恶心。
为什么?
因为博主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要是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会遭遇怎样的责备,家庭成员会如何互相指责,甚至谩骂。
只因为一个“松弛感”,就让博主想要哭。
想必,想哭的不只是博主,还有很多没有松弛感家庭的孩子。
没有松弛感的家庭,不允许错误的发生,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负面情绪会非常多。
而具备松弛感,便会更乐观,多了很多的耐心,对自己也会更自信。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情绪紧张,而是淡定地想办法解决,情绪相当稳定。
我们或许没能成为在“松弛感”下长大的孩子,但是,我们的孩子,是否可以在“松弛感”的环境下长大呢?
比如,孩子作业没完成,是让孩子想办法完成,还是将孩子骂一顿?
比如,孩子出门又忘了带钥匙,是想着如何让孩子记住下次带钥匙,还是将孩子关门外让他长长记性?
具备松弛感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没啥烦心事,都是能够解决的小事儿!
而一位宝妈没有了烦心事,心境开阔、乐观了,那么整个人也会更容易年轻。
特质三:不过度关注孩子
这一点,其实很多宝妈都很难做到。
但是,我们得做到。
说一个身边的例子。
宝妈小林平时不太管孩子,老大成绩优异,性格很好。
很多人都说,小林命好,有这么一个“报恩”的孩子,啥都不用管。但凡摊上一个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小林都不会这么淡定。
小林笑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家老大很优秀,但是老二成绩是真的平平。
只是即便老二成绩不好,她也从未去打骂、责备等等,照样带着出去玩。
有一次老二问小林:“妈妈,我成绩不好,他们都说你会揍我,你为什么不揍我?”
小林笑着回答:“我为啥要揍你?你只是成绩不好,又不是人品不好!”
外人看到的,都是两个孩子成绩的差异。
但是小林看到的,是两个孩子的成长。
小到吃饭、睡觉、玩游戏,大到学习、做选择,小林从来不做过多干涉,只引导,决定权都在孩子自己手里。
小的时候,孩子想要用手抓饭吃,不让喂,小林没阻止,只是慢慢引导孩子用筷子、勺子之类的餐具吃饭;
长大后,别的男孩都报篮球课、足球课、轮滑课,但是老大想要学绘画课,小林也满足。
老大已经进入青春期,但和小林依旧非常亲近。
很多人都觉得是孩子好,但是,谁又曾知道,是小林教得好。
她关注孩子,却从来不过度关注,或干涉孩子。
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也先学会爱自己,家庭又具备松弛感,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绩无论如何,性情、亲子关系等,都差不了。
话题讨论:这3个特质,你具备了几个呢?
PS: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