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作家李娟大热,尤其是随着由她创作的散文而改编的电视剧的热播,更是把李娟推向了一种高
但说实话,李娟的散文写作,自然有其可取之处,如率真、接地气、轻松活泼,但还很难说有多么高明、高深,有多大的文学价值。
特别是看到龙冬先生对李娟现象的深刻分析,去非觉着龙冬先生说得非常到位,深有同感。
龙冬先生说,文学艺术绝对需要一个最起码的高度,绝非一般的水疗、化疗、泪疗、泥浴、日光浴……不必把小清新读物过度拔高,也力避把深刻经典作家作品扁平化,降低到吃吃喝喝花花朵朵。
龙冬先生甚至打了个比方,自己也高兴看着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玩泼水。但是,拿这些玩意不分场合洒到正在思考的成人身上,干扰大人,不能不被制止。龙冬先生的这番话和比喻,虽然显得有些刻薄,但确实是道出了李娟散文写作的底层次和局限性。
诚如龙冬先生所言,总体上来说,李娟的散文写作,还是属于小情小调范畴。李娟的文章看看可以,过度拔高还真没必要。她的写作深度有多高,谈不上;文学价值有多大,也谈不上。
李娟的讨巧在于,她所写的题材,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特别是久居城市的人而言,比较新鲜、稀奇,这就让李娟的散文具有热捧的基础。这就像许多人吃大食堂吃久了,偶尔吃点土菜,感觉真是新鲜一样,兴奋感立马被激发了。
再说李娟那些所谓的散文,基本上都是叙事性很强,偏重于生活琐事的记录,与传统的真正的文学价值比较高的散文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可从李娟的散文能够被改造成连续剧的原因。因为它故事性强啊!否则没有一定的故事性的散文,无论如何也是改编不成连续剧的。
那你来写不是小资小调的啊?